十步香草的成語故事
拼音shí bù xiāng cǎo
基本解釋比喻處處都有人才。
出處漢·劉向《說苑·談叢》:“十步之澤,必有香草,十室之邑,必有忠士。”
暫未找到成語十步香草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十步香草)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一五一十 |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25回:“這婦人聽了這話,也不回言,卻踅過來,一五一十,都對王婆和西門慶說了?!?/td> |
一人傳十,十人傳百 |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四回:“一人傳十,十人傳百,都道:‘我等背正從逆,天理難容?!?/td> |
一以當十 | 《戰國策 齊策一》:“一而當十,十而當百,百而當千?!妒酚?項羽本紀》:“楚戰士無不一以當十,楚兵呼聲動天,諸侯軍無不人人惴恐?!?/td> |
一傳十,十傳百 | 宋 陶彀《清異錄 喪葬義疾》:“一傳十,十傳百,展轉無窮,故號義疾?!?/td> |
一十八層地獄 | 明 吳承恩《西游記》第十一回:“判官道:‘此是陰山背后一十八層地獄。’” |
一十八般兵器 | 元 關漢卿《哭存孝》第一折:“你放下一十八般兵器,你掄不動那鞭、簡、撾、錘?!?/td> |
一十八般武藝 | 元 白樸《梧桐雨》楔子:“臣左右開弓,一十八般武藝,無有不會。” |
一夜十起 | |
一夜被蛇咬,十日怕麻繩 | 清·李綠園《歧路燈》第73回:“真真‘一夜被蛇咬,十日怕麻繩’光景。” |
一尺水十丈波 | 明 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第88回:“到底還是媒人嘴,一尺水十丈波的。” |
一年被蛇咬,三年怕草索 |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卷一:“文若虛道:‘一年被蛇咬,三年怕草索。說到貨物,我就沒膽氣了。只是守了這些銀錢回去罷。’” |
一年被蛇咬,三年怕草繩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一卷:“一年被蛇咬,三年怕草索,說到貨物,我就沒有膽氣了。” |
一年被蛇咬,十年怕井繩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一卷:“一年被蛇咬,三年怕草索,說到貨物,我就沒有膽氣了?!?/td> |
一暴十寒 | 先秦 孟軻《孟子 告子上》:“雖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
一曝十寒 | 先秦 孟軻《孟子 告子上》:“雖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
一步一個腳印 | 老舍《正紅旗下》:“只有正正堂堂,一步一個腳印的婦人才能負此重任?!?/td> |
一步一計 | |
一步一趨 | 語本《莊子·田子方》:“夫子步亦步,夫子趨亦趨。”清·百一居士《壺天錄》卷下:“斜睨之,美而艷,一步一趨,相離僅尺咫耳。” |
一步一鬼 | 漢·王充《論衡·訂鬼》:“人病則憂懼,憂懼見鬼出……晝日則鬼見,暮臥則夢聞?!?/td> |
一步三搖 | 清·無名氏《劉公案》第29回:“囑咐家丁看門戶,他這才一步三搖來到大門。” |
一步登天 | 清 李綠園《歧路燈》:“萬望口角春風,我就一步登天,點了買辦差,就過好日子?!?/td> |
一漿十餅 | 《新唐書 藩鎮傳 李師道》:“公初不示諸將腹心,而今委以兵,此皆嗜利者,朝廷以一漿十餅誘之,去矣!” |
一瓣心香 | 宋 王十朋《行可生日》詩:“祝公壽共詩書久,一瓣心香已敬焚?!?/td> |
一登龍門,身價十倍 | 唐·李白《與韓荊州書》:“一登龍門,則聲譽十倍。” |
一百二十行 | 《宣和遺事》前集:“[微宗等]無日歌歡作樂,遂于宮中內列為市肆,令其宮女賣茶賣酒及一百二十行經紀買賣皆全?!?/td> |
一目十行 | 宋 劉克莊《雜記六言詩》詩:“五更三點待漏,一目十行讀書?!?/td> |
一脈香煙 |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二十六回:“正因為姐姐你在黑風崗能仁寺救了他兒子性命,保了他安家一脈香煙,因此我公婆以德報德,也想續你何家一脈香煙?!?/td> |
一草一木 |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應劭傳》:“春一草枯則為災,秋一木華亦為異?!?/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