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容月貌的成語故事
拼音huā róng yuè mào
基本解釋如花嫵媚的容顏;像圓月般的豐潤的面貌。形容女子容貌美麗。
出處明 吳承恩《西游記》第62回:“那公主花容月貌,有二十分人才。”
暫未找到成語花容月貌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花容月貌)相關(guān)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曇花一現(xiàn) | 《妙法蓮華經(jīng) 方便品》:“佛告舍利佛,如是妙法,諸佛如來,時(shí)乃說之,如優(yōu)曇缽花,時(shí)一現(xiàn)耳。” |
冰壺秋月 | 宋 蘇軾《贈(zèng)潘谷》詩:“布衫漆黑手如龜,未害冰壺貯秋月。” |
從容不迫 | 魏蘭《<浙案紀(jì)略>原序》:“當(dāng)其臨事之時(shí),從容不迫,顏色不變,尤非庸常之輩所能及。” |
月明如水 | 元·王實(shí)甫《西廂記》第一折:“彩云何在,月明如水浸樓臺。” |
日月合壁 | 《漢書·律歷志上》:“日月如合壁,五星如連珠。” |
月明千里 | 南朝 宋 謝莊《月賦》:“美人邁兮音塵闕,隔千里兮共明月。” |
奇花異草 | 明 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50回:“命周賈于絳州城內(nèi),起一座花園,遍求奇花異草,種植其中。” |
殘花敗柳 | 元 白樸《墻頭馬上》第三折:“休把似殘花敗柳冤仇結(jié),我與你生男長女填還徹,指望生則同衾,死則共穴。” |
五花大綁 | 李季《王貴與李香香》第二部二:“順著捆來橫著綁,五花大綁吊在二梁上。” |
火樹銀花 | 唐 蘇味道《正月十五夜》詩:“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 |
阿世取容 | 魯迅《漢文學(xué)史綱要》第六篇:“至叔孫通,則正以曲學(xué)阿世取容,非重其能定朝儀,知典禮也。” |
犀牛望月 | 《關(guān)尹子 五鑒》:“譬如犀牛望月,月形入角,特因識生,始有月形,而彼真月,初不在角。” |
走馬觀花 | 唐 孟郊《登科后》詩:“昔日齷齪不足夸,今朝放蕩思無涯。春風(fēng)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
柳暗花明又一村 | 宋 陸游《游山西村》詩:“山重水復(fù)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
德容言功 | 語出《禮記·昏義》。見“德言容功”。 |
花拳繡腿 | 清·錢彩《說岳全傳》第69回:“只見張國乾縛得花拳繡腿,戚光祖、戚繼祖兩個(gè)教師在后面跟著,走上臺來,兩邊坐定。” |
火燭銀花 | 宋 朱淑真《元夜》詩之三:“火燭銀花觸目紅,揭天鼓吹鬧東風(fēng)。” |
花言巧語 | 宋 朱熹《朱子語類》第20卷:“巧言,即所謂花言巧語,如今世舉子弄筆端做文字者是也。” |
海底撈月 |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27卷:“先前的兩個(gè)轎夫,卻又不知姓名住址,有影無蹤,海中撈月,眼見得一個(gè)夫人送在別處去了。” |
目眩心花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17卷:“任道元抬頭起來看見,驚得目眩心花,魂不附體。” |
常年累月 | 高云覽《小城春秋》第一章:“福建內(nèi)地常年累月鬧著兵禍、官災(zāi)、綁票、械斗。” |
水中撈月 | 元 楊景賢《劉行道》三:“恰便似沙里淘金,石中取火,水中撈月。” |
鐵樹開花 | 明 來集之《鐵氏女》:“頓開鸚鵡籠,扭上鴛鴦配。定教那鐵樹開花還結(jié)子。” |
口墜天花 | 據(jù)《大乘本生心地觀經(jīng)·序品》載,佛祖說法,感動(dòng)天神,“六欲諸天及天子眾,以天福力雨種種華:優(yōu)缽羅華,波頭摩華……于虛空中繽紛亂墜”,“天華亂墜滿虛空,眾香普熏于大會”。華,同“花”。 |
風(fēng)情月意 | 明 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第九回:“眉似初春柳葉,常含著雨恨云愁;臉如三月桃花,暗帶著風(fēng)情月意。” |
刻不容緩 | 清 李汝珍《鏡花緣》:“胎前產(chǎn)后以及難產(chǎn)各癥,不獨(dú)刻不容緩,并且兩命攸關(guān)。” |
笑貌聲音 | 清·百一居士《壺天錄》下卷:“女輾轉(zhuǎn)床席,絕而復(fù)蘇者數(shù)次,迨至轉(zhuǎn)危為安,笑貌聲音,不殊常度,而言動(dòng)舉止,如出兩人。” |
月兒彎彎照九州,幾家歡樂幾家愁 | 《京本通俗小說·馮玉梅團(tuán)圓》:“月兒彎彎照九州,幾家歡樂幾家愁?幾家夫妻同羅帳,幾家飄散在他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