丸泥封關(guān)的成語故事
拼音wán ní fēng guān
基本解釋丸泥:一點泥,比喻少;封:封鎖。形容地勢險要,只要少量兵力就可以把守。
出處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隗囂傳》:“元清以一丸泥為大王東封函谷關(guān)。”
暫未找到成語丸泥封關(guān)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丸泥封關(guān))相關(guān)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泥牛入海 | 宋 釋道原《景德傳燈錄 潭州龍山和尚》:“我見兩個泥牛斗入海,直至如今無消息。” |
致遠恐泥 | 春秋·魯·孔丘《論語·子張》:“雖小道,必有可觀者焉;致遠恐泥,是以君子不為也。” |
過五關(guān),斬六將 | |
閉關(guān)自守 | 東漢 班固《漢書 王莽傳》:“閉門自守,又坐鄰伍鑄錢挾銅,奸吏因以愁民。” |
危急關(guān)頭 | 王朔《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我對她也很好,一方面是感激她在危急關(guān)頭毫不猶豫地站在我一邊。” |
無關(guān)緊要 |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十七回:“可見字音一道,乃讀書人不可忽略的。大賢學問淵博,故視為無關(guān)緊要;我們后學,卻是不可少的。” |
性命攸關(guān) | 劉斯奮《白門柳·雞鳴風雨》第八章:“我怎么忘記了沈昆銅,忘記了城外的抗清義師,忘記了我正在做著性命攸關(guān)的勾當!” |
息息相關(guān) | 清 嚴復《救亡決論》:“二者皆與扎營踞地息息相關(guān)者也。” |
過五關(guān)斬六將 | 《三寶太監(jiān)西洋記通俗演義》第76回:“這如今萬世之下,那一個不說道過五關(guān)斬六將、掀天揭地的好大丈夫?” |
泥塑木雕 | 元 無名氏《冤家債主》第四折:“城隍也是泥塑木雕的,有甚么靈感在那里。” |
泥沙俱下 | 清 袁枚《隨園詩話》第一卷:“人稱才大者,如萬里黃河,與泥沙俱下。余以為:此粗才,非大才也。” |
帶水拖泥 | 宋·葉適《修路疏》:“南來北往,何憂帶水拖泥;朝去暮來,不到撞頭磕腦。” |
鬼門關(guān) |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95回:“那知越吃越離‘鬼門關(guān)’近,這樣治病,無怪又生出斗毆的事來。” |
人命關(guān)天 | 元 關(guān)漢卿《拜月亭》:“召新郎更揀選,忒姻眷不得可將人怨。可須因緣數(shù)定,則這人命關(guān)天。” |
漠不關(guān)心 | 明 朱之瑜《與岡騎昌純書二首》:“至于一身之榮瘁,祿食之厚薄,則漠不關(guān)心,故惟以得行其道為悅。” |
關(guān)懷備至 | 劉白羽《海天集 偉大創(chuàng)業(yè)者》:“總理對人總是關(guān)懷備至,體貼入微。” |
一夫當關(guān),萬夫莫開 | 唐 李白《蜀道難》詩:“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guān),萬夫莫開。” |
云泥異路 | 宋·陳亮《與辛幼安殿撰書》:“亮空閑沒可做時,每念臨安相聚之適,而一別遽如許,云泥異路又如許。 |
華封三祝 | 《莊子外篇·天地篇》:“堯觀乎華。華封人曰:嘻,圣人!請祝圣人壽…圣人富…圣人多男子。” |
拖泥帶水 | 宋 釋道原《景德傳燈錄》:“主人勤拳,帶累阇梨,拖泥涉水。” |
閉關(guān)鎖國 | 《周易 復》:“復,先王以至日閉關(guān),商旅不行,后不省方。” |
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 | 丁玲《太陽照在桑干河上》:“哥哥說:‘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送回去也好。” |
過關(guān)斬將 |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第21卷:“漢末三國時,關(guān)云長獨行千里,過五關(guān)斬六將,護著兩位皇嫂,直到古城與劉皇叔相會。” |
關(guān)門打狗 | 王朔《千萬別把我當人》:“‘就是這個意思。’趙航宇說,‘誘敵深入,關(guān)門打狗。’” |
拜將封侯 | 元 無名氏《暗度陳倉》第一折:“我也曾陋巷淹留,貧寒常受,紅塵火,今日個拜將封侯,才得個功名成就。” |
出污泥而不染 | 宋 周敦頤《愛蓮說》:“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 |
泥古守舊 | 馮玉祥《我的生活》第27章:“我們要寫許多通俗的書,說明古不如今,舊不如新的道理,以破除社會上一般泥古守舊的思想。” |
性命交關(guān) | 清 夏綸《杏花村 監(jiān)鬧》:“此事是你我性命交關(guān)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