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魚病鶴的成語故事
拼音kū yú bìng hè
基本解釋比喻處境窮困之士。
出處明·高濂《玉簪記》:“似枯魚病鶴,空懷霄漢,挨著寒雞茅店。”
暫未找到成語枯魚病鶴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枯魚病鶴)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水至清則無魚 | 西漢 戴圣《大戴禮記 子張問入官》:“故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 |
炒魷魚 | 張賢亮《出賣“荒涼”》:“絕對聽從我指示,做不到這點,立即‘炒魷魚’!” |
石枯松老 | 金·丘處機《水龍吟·道運》詞:“海移山變,石枯松老。” |
同病相憐 | 漢 趙曄《吳越春秋 闔閭內傳》:“子不聞《河上歌》乎?同病相憐,同憂相救。” |
鶴立雞群 | 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容止》:“有人語王戎曰:‘嵇延祖卓卓如野鶴之在雞群。’” |
信及豚魚 | 《周易 中孚》:“豚魚吉。信及豚魚也。” |
河魚腹疾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宣公十二年》:“河魚腹疾,奈何?” |
魚死網破 | 《杜鵑山》第五場:“他就是張網捕魚,我也拼他個魚死網破。” |
風聲鶴唳 | 唐 房玄齡《晉書 謝玄傳》:“聞風聲鶴唳,皆以為王師已至。” |
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 | 唐·孟浩然《望洞庭湖贈張丞相》詩:“欲濟舟楫,端居恥圣明。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 |
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臺 | 《人民文學》1976年第6期:“他如今是‘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臺’,單等撒網下鉤了。” |
沉魚落雁 | 先秦 莊周《莊子 齊物論》:“毛嬙、麗姬,人之所美也。魚見之深入,鳥見之高飛。” |
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 | 三國·魏·王肅《孔子家語·六本》:“與不善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亦與之化矣。” |
池魚之殃 | 《剪燈新話 三山福地傳》:“汝宜擇地而居,否則恐預池魚之殃。” |
摧枯拉朽 | 《晉書 甘卓傳》:“將軍之舉武昌,若摧枯拉朽,何所顧慮乎?” |
枯樹開花 | 晉 陳壽《三國志 魏志 劉廙傳》:“起煙于寒灰之上,生華于已枯之木。” |
枯木逢春 | 宋 釋道原《景德傳燈錄 卷二十三 唐州大乘山和尚》:“問:‘枯樹逢春時如何?’師曰:‘世間希有。’” |
無病呻吟 | 宋 辛棄疾《臨江仙》詞:“百年光景百年心,更歡須嘆息,無病也呻吟。” |
一將功成萬骨枯 | 唐·曹松《已亥歲感事》詩:“澤國江山入戰圖,生民何計樂樵蘇。憑君莫話封侯事,一將功成萬骨枯。” |
雁斷魚沉 | 清·湘靈子《軒亭冤·哭墓》:“雁斷魚沉,久隔音塵,此后相思兩地分。” |
魚網鴻離 | 《詩經·邶風·新臺》:“魚網之設,鴻則離之,燕婉之求,得此戚施。” |
姜太公釣魚,愿者上鉤 | 《武王伐紂平話》下卷:“姜尚因命守時,直鉤釣渭水之魚,不用香餌之食,離水面三尺,尚自言曰:‘負命者上釣來!’” |
喪心病狂 | 《宋史 范如圭傳》:“如圭獨以書責檜以曲學倍師,忘仇辱國之罪,且曰:‘公不喪心病狂,奈何為此?必遺臭萬世矣。’” |
魚米之鄉 | 唐 王脧《清移突厥降人于南中安置疏》:“諂以繒帛之利,示以麋鹿之饒,說其魚米之鄉,陳其畜牧之地。” |
摧朽拉枯 | 清·昭槤《嘯亭雜錄·江陰口談之誣》:“國初豫通王下江南時,所至摧朽拉枯,無不立下。” |
海枯石爛 | 金 元好問《西樓曲》:“海枯石爛兩鴛鴦,只合雙飛便雙死。” |
魚目間珠 | 《參同契》上:“魚目豈為珠,蓬蒿不成槚。”宋·司馬光《稷下賦》:“珷玞亂玉,魚目間珠,泥沙漲者其泉混,莨莠茂者其谷蕪。” |
續鳧截鶴 | 語出《莊子 駢拇》:“長者不為有余,短者不為不足。是故鳧脛雖短,續之則憂;鶴脛雖長,斷之則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