襲凡蹈故
成語分析
基本解釋襲:因襲;蹈:蹈襲。因襲俗套,循蹈舊軌。
出處明·方孝孺《與舒君書》:“世人或不察其立辭之說,而徒取其所謂襲凡蹈故,綴緝成篇者?!?/p>
基礎信息
拼音xí fán dǎo gù
注音ㄒ一ˊ ㄈㄢˊ ㄉㄠˇ ㄍㄨˋ
繁體襲凡蹈故
感情襲凡蹈故是中性詞。
用法作賓語、定語;用于處事。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愛不釋手(意思解釋)
- 以柔克剛(意思解釋)
- 步調一致(意思解釋)
- 牽強附會(意思解釋)
- 因小失大(意思解釋)
- 拉拉扯扯(意思解釋)
- 飲鴆止渴(意思解釋)
- 破鏡重圓(意思解釋)
- 矢志不渝(意思解釋)
- 無所不為(意思解釋)
- 只爭朝夕(意思解釋)
- 克敵制勝(意思解釋)
- 賓至如歸(意思解釋)
- 歡聲雷動(意思解釋)
- 與世長辭(意思解釋)
- 安家落戶(意思解釋)
- 因循守舊(意思解釋)
- 投機倒把(意思解釋)
- 仗勢欺人(意思解釋)
- 大義滅親(意思解釋)
- 驕奢淫逸(意思解釋)
- 面黃肌瘦(意思解釋)
- 光宗耀祖(意思解釋)
- 謙謙君子(意思解釋)
- 天府之國(意思解釋)
- 人小鬼大(意思解釋)
- 暴殄天物(意思解釋)
- 品頭論足(意思解釋)
- 妻離子散(意思解釋)
- 顯山露水(意思解釋)
※ 襲凡蹈故的意思解釋、襲凡蹈故是什么意思由CNDU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舉例發凡 | 發凡:揭示全書的通例。指分類舉例,說明全書的體例。 |
手舞足蹈 | 蹈:跳動。兩手舞動;兩只腳也跳起來。形容高興到了極點。 |
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高 | 讓:推辭,拒絕。泰山不排除細小的土石,所以能那么高。比喻人度量大,能包容不同的事物。 |
高蹈遠舉 | 意為隱居避世。 |
故家喬木 | ①謂世家的人才、器物必定出眾。②喻指鄉賢。 |
明知故問 | 明明白白地知道某種情況;卻還要故意問別人。 |
故步不離 | 故步:舊的步法。比喻因循守舊,安于現狀,不求上進。 |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 | 預:預先,指事先作好計劃或準備;立:成就;廢:敗壞。不論做什么事,事先有準備,就能得到成功,不然就會失敗。 |
自命不凡 | 自稱自己不平常(凡:平凡;平常)。形容自高。 |
赴湯蹈火 | 赴:去;走向;湯:開水;蹈:踩。投入沸水;踏上烈火。比喻奮不顧身;不避艱險。 |
凡夫俗子 | 泛指平庸的人。 |
故態復萌 | 老樣子又重新恢復。指原來的舊習氣和老毛病又重犯了。 |
超凡入圣 | 凡:凡人;普通人。超越凡俗;進入圣賢境界。后來多指學術、技藝、修養達到登峰造極的境界。 |
微故細過 | 細過:小的過失。指微小的過失和事故。 |
儉故能廣 | 平素儉省,所以能夠富裕。 |
去故納新 | 猶言去舊迎新。 |
一見如故 | 故:故人;老朋友。初次相見就像老朋友一樣。形容彼此一接觸就情投意合。 |
重蹈覆轍 | 重:再一次;蹈:踏上;覆:翻倒;轍:車輪軋出的痕跡。再走翻過車的老路。比喻不吸取失敗的教訓;重犯過去的錯誤。 |
故意刁難 | 指有意為難別人。 |
蹈厲之志 | 蹈厲:踏地猛烈。本形容舞蹈的動作威武有力。比喻奮發向上的志向。 |
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 | 讓:推辭,拒絕。泰山不排除細小的土石,所以能那么高。比喻人度量大,能包容不同的事物。 |
依然如故 | 故:過去的。仍舊像從前一樣。比喻情況沒有發生變化。 |
故土難離 | 故土:出生地,或過去住過的地方,這里指故鄉、祖國。難于離開故鄉的土地。形容對家鄉或祖國有無限的眷戀之情。 |
傳爵襲紫 | 謂繼承高爵顯位。漢制,公侯皆佩紫綬龜紐金印。 |
白首如新,傾蓋如故 | 白首:老年;傾蓋:停車,初見。有人相識到老還是不怎么了解,有人初次見面卻一見如故。 |
非親非故 | 故:老友。不是親屬,也不是熟人。表示彼此沒有什么關系。 |
平白無故 | 平白:憑空;故:緣故;原因。沒有道理;沒有原因。 |
毛舉細故 | 煩瑣地列舉細小事情,加以責難或攻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