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臨晉帖
成語分析
基本解釋臨:摹仿字畫;帖:書法、繪畫的范本。唐人書法多臨摹晉人范本,脫胎變化而成。比喻善臨摹,少獨創。
出處明 陶宗儀《輟耕錄 論詩》:“德機詩如何?曰:‘德機詩如唐臨晉帖。’”
基礎信息
拼音táng lín jìn tiē
注音ㄊㄤˊ ㄌ一ㄣˊ ㄐ一ㄣˋ ㄊ一ㄝ
繁體唐臨晉帖
感情唐臨晉帖是中性詞。
用法作賓語、定語;多用于比喻句。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愛不釋手(意思解釋)
- 以柔克剛(意思解釋)
- 步調一致(意思解釋)
- 牽強附會(意思解釋)
- 因小失大(意思解釋)
- 拉拉扯扯(意思解釋)
- 飲鴆止渴(意思解釋)
- 破鏡重圓(意思解釋)
- 矢志不渝(意思解釋)
- 無所不為(意思解釋)
- 只爭朝夕(意思解釋)
- 克敵制勝(意思解釋)
- 賓至如歸(意思解釋)
- 歡聲雷動(意思解釋)
- 與世長辭(意思解釋)
- 安家落戶(意思解釋)
- 因循守舊(意思解釋)
- 投機倒把(意思解釋)
- 仗勢欺人(意思解釋)
- 大義滅親(意思解釋)
- 驕奢淫逸(意思解釋)
- 面黃肌瘦(意思解釋)
- 光宗耀祖(意思解釋)
- 謙謙君子(意思解釋)
- 天府之國(意思解釋)
- 人小鬼大(意思解釋)
- 暴殄天物(意思解釋)
- 品頭論足(意思解釋)
- 妻離子散(意思解釋)
- 顯山露水(意思解釋)
※ 唐臨晉帖的意思解釋、唐臨晉帖是什么意思由CNDU提供。
成語接龍(順接)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下臨無地 | 臨:居高處朝向低處。從高往下看,望不見底。形容地勢極其陡峭。 |
下臨無際 | 臨:居高處朝向低處。從高往下看,望不見底。形容地勢極其陡峭。 |
不知有漢,何論魏晉 | 不知道有漢朝,三國魏及晉朝就更不知道了。形容因長期脫離現實,對社會狀況特別是新鮮事物一無所知。也形容知識貧乏,學問淺薄。 |
臨事制變 | 臨到時機制定應變計劃。 |
臨事而懼 | 臨:遭遇,碰到;懼:或懼。遇事謹慎戒懼。 |
臨軍對壘 | 臨:面對;壘:軍營,堡壘。面對敵方軍隊。指作戰的場合。 |
臨軍對陣 | 臨:面對。面對敵方軍隊。指作戰的場合。 |
臨別贈言 | 分別時贈送勉勵的話或忠告。 |
臨別贈語 | 分別時贈送勉勵的話或忠告。 |
臨危下石 | 在人家處于危急時向他扔石頭。比喻乘人之危,加以打擊。 |
臨危不亂 | 臨:面臨;危:危險;亂:慌亂,紊亂。指面臨危險心情不慌亂。 |
臨危不懼 | 臨:碰到;面臨;懼:害怕;畏懼。面對危難;絲毫也不畏懼。 |
臨危不憚 | 臨:碰到,面臨;憚:畏懼。遇到危難,一點也不害怕。 |
臨危不撓 | 撓:屈,折。遇到危險時并不屈服。形容英勇堅貞。 |
臨危不茍 | 臨:面對;茍:茍且,草率。指遇到危難不茍且偷生 |
臨危不顧 | 臨:遇到;危:危險。遇到危難的時候,一點也不怕。 |
臨危制變 | 面臨危難時緊急應變。 |
臨危受命 | 在危難之際接受任命。 |
臨危履冰 | 臨:面臨;履:踩,踏。面臨危境,走在冰上。比喻處境艱危,應時時戒懼謹慎。 |
臨危授命 | 面對危急時勇于獻出生命。 |
臨危效命 | 效:獻出。面對危難,勇于獻出自己生命。 |
臨危自悔 | 悔:懊悔。遇到危難時自己懊悔。形容意志不堅定。 |
臨危自省 | 省:醒悟。臨到危難時能夠自己覺醒。 |
臨危自計 | 計:計算。指臨到危險時刻只為自己著想。 |
臨危致命 | 在遇到危難時肯豁出性命。 |
臨去秋波 | 秋波:秋天的水波,比喻眼睛明澈。臨走時的回眸一盼。形容別情依依。 |
臨噎掘井 | 臨:臨到;噎:食物堵住喉嚨。臨到食物堵住喉嚨才去掘井。比喻無濟于事。 |
臨崖勒馬 | 走到懸崖邊緣勒住了奔馬。①比喻到了危險邊緣能及時醒悟回頭。②比喻運用筆墨,當意境入近高潮時,突然煞住筆鋒。亦作“懸崖勒馬”、“勒馬懸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