斂骨吹魂
成語分析
基本解釋謂再造生靈,使死者復(fù)生。斂骨,使散掉的骨骼集結(jié)起來。吹魂,把散走的魂魄吹送回體。
出處《南史·袁昂傳》:“幸因約法之弘,承解網(wǎng)之宥,猶當(dāng)降等薪粲,遂乃頓釋鉗赫,斂骨吹魂,還編黔庶。”
基礎(chǔ)信息
拼音liǎn gǔ chuí hún
注音ㄌ一ㄢˇ ㄍㄨˇ ㄔㄨㄟˊ ㄏㄨㄣˊ
繁體斂骨吹魂
感情斂骨吹魂是中性詞。
用法作謂語、定語;用于比喻句。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愛不釋手(意思解釋)
- 以柔克剛(意思解釋)
- 步調(diào)一致(意思解釋)
- 牽強(qiáng)附會(意思解釋)
- 因小失大(意思解釋)
- 拉拉扯扯(意思解釋)
- 飲鴆止渴(意思解釋)
- 破鏡重圓(意思解釋)
- 矢志不渝(意思解釋)
- 無所不為(意思解釋)
- 只爭朝夕(意思解釋)
- 克敵制勝(意思解釋)
- 賓至如歸(意思解釋)
- 歡聲雷動(意思解釋)
- 與世長辭(意思解釋)
- 安家落戶(意思解釋)
- 因循守舊(意思解釋)
- 投機(jī)倒把(意思解釋)
- 仗勢欺人(意思解釋)
- 大義滅親(意思解釋)
- 驕奢淫逸(意思解釋)
- 面黃肌瘦(意思解釋)
- 光宗耀祖(意思解釋)
- 謙謙君子(意思解釋)
- 天府之國(意思解釋)
- 人小鬼大(意思解釋)
- 暴殄天物(意思解釋)
- 品頭論足(意思解釋)
- 妻離子散(意思解釋)
- 顯山露水(意思解釋)
※ 斂骨吹魂的意思解釋、斂骨吹魂是什么意思由CNDU提供。
相關(guān)成語
成語 | 解釋 |
---|---|
骨肉分離 | 骨肉:指父母兄弟等親人。比喻親人分散,不能團(tuán)聚。 |
道骨仙風(fēng) | 謂有得道者及仙人的氣質(zhì)神采。 |
死腦瓜骨 | 不開通。 |
失魂喪膽 | 形容極度恐慌。 |
刻骨銘心 | 刻:刻劃;銘:在金屬上刻寫。刻在骨頭上;銘刻在心靈中。形容感受深刻或感激之至。 |
骨肉離散 | 骨肉:指父母兄弟子女等親人。比喻親人分散,不能團(tuán)聚。 |
不費(fèi)吹灰之力 | 形容事情做起來非常容易,不花一點(diǎn)力氣。 |
骨肉之親 | 骨肉:骨和肉,比喻至親;親:親愛。比喻父母、兄弟、子女之間相親相愛的關(guān)系。 |
眾口鑠金,積毀銷骨 | 鑠金:熔化金屬;積毀:積累的毀謗;銷骨:熔化骨頭。眾人的言論能夠熔化金屬,紛紛而來的毀謗足以致人于死地。比喻輿論力量的強(qiáng)大。 |
魂飛天外 | 靈魂脫離軀體飛到天空之外。形容驚恐到極點(diǎn)。 |
亡魂失魄 | 魂、魄:舊指人身中離開形體能存在的精神為魂,依附形體而顯現(xiàn)的精神為魄。形容驚慌憂慮、心神不定、行動失常的樣子。 |
馳魂宕魄 | 形容振撼心靈。 |
神魂顛倒 | 神魂:精神。精神恍惚;顛三倒四;失去常態(tài)。形容對某人或某事著了迷;以致心神不定;失去常態(tài)。 |
顏骨柳筋 | 見“顏筋柳骨”。 |
毛骨悚然 | 毛:頭發(fā)和汗毛;骨:指脊背;悚然:害怕的樣子。毛發(fā)豎起;脊骨透寒。形容非常恐懼驚駭。 |
入骨相思 | 形容思念之深,歷久難移。 |
風(fēng)吹草動 | 微風(fēng)一吹;草就晃動。比喻輕微的動蕩或變故。 |
碎骨粉尸 | 比喻把事物徹底打碎、摧毀。 |
亡魂喪膽 | 形容驚慌恐懼到極點(diǎn)。 |
一將功成萬骨枯 | 指一個(gè)將帥功成名就要以上萬人的死亡為代價(jià)。 |
夢魂顛倒 | 比喻心神恍惚,失去常態(tài) |
吹毛求疵 | 求:尋找;疵:缺點(diǎn);小毛病。吹開皮上的毛;尋找里面的疤痕。比喻故意挑剔毛病;尋找差錯(cuò)。 |
骨肉相連 | 像骨頭和肉一樣互相連接著。比喻關(guān)系密切;不可分割。 |
瘦骨零丁 | 形容人瘦弱孤單的樣子。 |
魂飛魄散 | 魂:靈魂;魄:是指所謂依附形體而顯現(xiàn)的精神。指魂飛了;魄也散了。形容極度驚恐。 |
骨顫肉驚 | 顫:發(fā)抖。形容驚恐萬狀。 |
鏤塵吹影 | 吹影子,刻塵土。比喻工藝精細(xì)到不見形跡。 |
魄散魂消 | 同“魂飛魄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