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師糜餉
成語分析
基本解釋謂徒勞兵力,空費軍餉。
出處清·葉廷琯《鷗陂漁話·潘吳二家論楊嗣昌詩》:“按嗣昌小有才,思宗任之頗專且久,而勞師糜餉,辦賊迄無成功。”
例子范文瀾《中國近代史》第一章第一節(jié):“侵略者從外面用兵船大炮來對付虛驕心,投降派從內(nèi)部用勞師糜餉來對付鄙吝心。”
基礎(chǔ)信息
拼音láo shī mí xiǎng
注音ㄌㄠˊ ㄕ ㄇ一ˊ ㄒ一ㄤˇ
繁體勞師蘪餉
感情勞師糜餉是中性詞。
用法作謂語、定語、賓語;用于處事。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愛不釋手(意思解釋)
- 以柔克剛(意思解釋)
- 步調(diào)一致(意思解釋)
- 牽強附會(意思解釋)
- 因小失大(意思解釋)
- 拉拉扯扯(意思解釋)
- 飲鴆止渴(意思解釋)
- 破鏡重圓(意思解釋)
- 矢志不渝(意思解釋)
- 無所不為(意思解釋)
- 只爭朝夕(意思解釋)
- 克敵制勝(意思解釋)
- 賓至如歸(意思解釋)
- 歡聲雷動(意思解釋)
- 與世長辭(意思解釋)
- 安家落戶(意思解釋)
- 因循守舊(意思解釋)
- 投機倒把(意思解釋)
- 仗勢欺人(意思解釋)
- 大義滅親(意思解釋)
- 驕奢淫逸(意思解釋)
- 面黃肌瘦(意思解釋)
- 光宗耀祖(意思解釋)
- 謙謙君子(意思解釋)
- 天府之國(意思解釋)
- 人小鬼大(意思解釋)
- 暴殄天物(意思解釋)
- 品頭論足(意思解釋)
- 妻離子散(意思解釋)
- 顯山露水(意思解釋)
※ 勞師糜餉的意思解釋、勞師糜餉是什么意思由CNDU提供。
成語接龍(順接)
相關(guān)成語
成語 | 解釋 |
---|---|
勞燕分飛 | 勞:伯勞;鳥名。伯勞和燕子分飛東西;比喻親人或朋友別離。 |
師心自是 | 師心:以心為師。指固執(zhí)己見,自以為是。 |
出師無名 | 謂沒有正當理由而出兵征伐。 |
勞民傷財 | 勞民:使人民勞累;傷:耗費。既讓人民勞累受苦;又耗費了資財。指濫用人力物力;造成浪費。 |
主憂臣勞 | 憂:憂患。君主有了憂患,臣下就要為他效力。 |
三人行,必有我?guī)?/a> | 三個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為我的老師。指應(yīng)該不恥下問,虛心向別人學習。 |
汗馬功勞 | 汗馬:戰(zhàn)馬奔馳出汗。指將士立下戰(zhàn)功。后指對事業(yè)的辛勤貢獻。 |
出師不利 | 師:軍隊。利:順利。出戰(zhàn)不順利。形容事情剛開始,就遭受敗績。 |
師嚴道尊 | 為師之道要尊貴、莊嚴。《禮記 學記》:“凡學之道,嚴師為難。師嚴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學。”宋 韓淲《澗泉日記》:“鄭康成事馬融,三年不得見,乃使高業(yè)弟傳授于玄……漢之師道尊嚴如此。” |
按勞分配 | 根據(jù)勞動的大小進行分配。 |
分心勞神 | 勞:費。分散心力和耗費精神。 |
不辭勞苦 | 辭:推辭。雖然勞累和辛苦也不推辭。形容工作勤奮努力。也作“不辭辛苦”。 |
勞苦功高 | 勞苦:勞累辛苦。出了極大的力氣;立下了很大的功勞。 |
一勞永逸 | 逸:安逸。辛苦一次。把事情辦好;以后就可以不再費力了。 |
任勞任怨 | 任:擔當、承擔。做事既能承受勞苦;又能承受埋怨。 |
往返徒勞 | 徒勞:白花力氣。來回白跑。 |
興師動眾 | 舊指大規(guī)模出兵。現(xiàn)多指動用很多人力。興、動:發(fā)動;眾:指大隊人馬。 |
勞民費財 | 亦作“勞民傷財”。 |
師直為壯 | 師:軍隊;直:理由正當;壯:壯盛,有力量。出兵有正當理由,軍隊就氣壯,有戰(zhàn)斗力。現(xiàn)指為正義而戰(zhàn)的軍隊斗志旺盛,所向無敵。 |
任怨任勞 | 見“任勞任怨”。 |
無師自通 | 沒有老師的傳授就能通曉。 |
興師問罪 | 宣布對方罪狀;發(fā)兵討伐。形容群起而嚴厲斥責對方的過失。興、動:發(fā)動;師:軍隊;眾:大隊人馬。 |
開山祖師 | 原為佛教用語;指最初創(chuàng)建寺院的和尚。 |
舉手之勞 | 舉:抬起。一動手就能辦到的一點勞動。比喻事情輕而易舉;毫不費力。 |
徒勞無功 | 徒:徒然;白白地;功:成就。白白付出勞動而沒有功效。 |
教無常師 | 受教不必有固定的老師。 |
學無常師 | 學習沒有固定的老師。即凡有點長處、學問的人都是老師。 |
吃苦耐勞 | 耐:受得起;禁得起。能經(jīng)受困苦的生活;也禁得起勞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