宵旰圖治
成語分析
基本解釋宵衣旰食,勤于政事,設法治理好國家。
出處《明史 羅僑傳》:“愿陛下慎逸游,屏玩好,放棄小人,召還舊德,與在廷臣工,宵旰圖治,并敕法司慎守成律。”
基礎信息
拼音xiāo gàn tú zhì
注音ㄒ一ㄠ ㄍㄢˋ ㄊㄨˊ ㄓˋ
繁體宵旰圖治
感情宵旰圖治是中性詞。
用法作謂語、定語;用于治政等。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愛不釋手(意思解釋)
- 以柔克剛(意思解釋)
- 步調一致(意思解釋)
- 牽強附會(意思解釋)
- 因小失大(意思解釋)
- 拉拉扯扯(意思解釋)
- 飲鴆止渴(意思解釋)
- 破鏡重圓(意思解釋)
- 矢志不渝(意思解釋)
- 無所不為(意思解釋)
- 只爭朝夕(意思解釋)
- 克敵制勝(意思解釋)
- 賓至如歸(意思解釋)
- 歡聲雷動(意思解釋)
- 與世長辭(意思解釋)
- 安家落戶(意思解釋)
- 因循守舊(意思解釋)
- 投機倒把(意思解釋)
- 仗勢欺人(意思解釋)
- 大義滅親(意思解釋)
- 驕奢淫逸(意思解釋)
- 面黃肌瘦(意思解釋)
- 光宗耀祖(意思解釋)
- 謙謙君子(意思解釋)
- 天府之國(意思解釋)
- 人小鬼大(意思解釋)
- 暴殄天物(意思解釋)
- 品頭論足(意思解釋)
- 妻離子散(意思解釋)
- 顯山露水(意思解釋)
※ 宵旰圖治的意思解釋、宵旰圖治是什么意思由CNDU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一治一亂 | 治:太平。一段時期太平,一段時期動亂。指治世與亂世相間。 |
不此之圖 | 此:這個;圖:圖謀,計劃。不打算做此事或不考慮這個問題。 |
不治之癥 | 治不好的病、絕癥。也比喻無法挽救的禍患或無法改正的弊端、錯誤。 |
不治生產 | 治:管理。指不注意或無暇料理自己的生計。 |
舉要治繁 | 舉:提出;治:治理;繁:蕪雜。指寫文章時突出主要的,把蕪雜的地方加以刪除。 |
久安長治 | 形容國家長期安定、鞏固。 |
以為后圖 | 為以后作打算。 |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 以:拿;治:懲處。用別人的辦法來懲治別人。 |
以危為安,以亂為治 | 治:合理。把危亡當作安定,把禍亂當作太平。形容缺乏政治遠見,看不到潛在的危機。 |
以夷治夷 | 利用外族或外國之間的矛盾,使其互相沖突,削減力量,以便控制或攻伐。 |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 提高自身修養,理好家政,治理好所在的地區,最后使全國安寧 |
修齊治平 | 泛指倫理哲學和政治理論。 |
冗不見治 | 冗:繁雜;治:治績。事務繁雜,無所建樹。 |
分宵達曙 | 猶通宵達旦。 |
分而治之 | ①分別治理。②利用手段使國家、民族或宗教等產生分裂,然后對其進行控制和統治。 |
別作良圖 | 另作好的打算。 |
別有企圖 | 另外有別的打算或謀劃。 |
剸繁治劇 | 見“剸繁決劇”。 |
勵精圖治 | 勵:原作厲;振作;振奮;精:精神;圖:設法;謀求;治:治理國家。振奮精神;想辦法治理好國家。 |
勵精求治 | 振奮精神,盡力設法治好國家。 |
半部論語治天下 | 舊時用來強調學習儒家經典的重要。 |
即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 就用那個人對付別人的辦法返回來對付那個人自己。 |
歷精為治 | 振奮精神,治理好國家。 |
歷精圖治 | 振奮精神,力圖治理好國家。 |
厲精為治 | 厲:振作,振奮;治:治理國家。振奮精神,治理好國家。 |
厲精圖治 | 圖:謀求,設法。厲:奮勉。治:治理。振奮精神,設法把國家治理好。亦作“勵精圖治”、“厲精求治”、“厲精為治”。 |
厲精求治 | 厲:振作,振奮;治:治理國家。振奮精神,想辦法治理好國家。 |
反治其身 | 治:整治;身:身體;其身:自身。反而整治自身。指自己反被自己整治的別人的方法所治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