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精求治
成語分析
基本解釋厲:振作,振奮;治:治理國家。振奮精神,想辦法治理好國家。
出處《新唐書·魏知古等傳贊》:“觀玄宗開元時,厲精求治,元老魁舊,動所尊悼。”
基礎信息
拼音lì jīng qiú zhì
注音ㄌ一ˋ ㄐ一ㄥ ㄑ一ㄡˊ ㄓˋ
繁體厲精裘治
感情厲精求治是中性詞。
用法作謂語、賓語;用于統治者。
英語make great efforts to build a strong state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愛不釋手(意思解釋)
- 以柔克剛(意思解釋)
- 步調一致(意思解釋)
- 牽強附會(意思解釋)
- 因小失大(意思解釋)
- 拉拉扯扯(意思解釋)
- 飲鴆止渴(意思解釋)
- 破鏡重圓(意思解釋)
- 矢志不渝(意思解釋)
- 無所不為(意思解釋)
- 只爭朝夕(意思解釋)
- 克敵制勝(意思解釋)
- 賓至如歸(意思解釋)
- 歡聲雷動(意思解釋)
- 與世長辭(意思解釋)
- 安家落戶(意思解釋)
- 因循守舊(意思解釋)
- 投機倒把(意思解釋)
- 仗勢欺人(意思解釋)
- 大義滅親(意思解釋)
- 驕奢淫逸(意思解釋)
- 面黃肌瘦(意思解釋)
- 光宗耀祖(意思解釋)
- 謙謙君子(意思解釋)
- 天府之國(意思解釋)
- 人小鬼大(意思解釋)
- 暴殄天物(意思解釋)
- 品頭論足(意思解釋)
- 妻離子散(意思解釋)
- 顯山露水(意思解釋)
※ 厲精求治的意思解釋、厲精求治是什么意思由CNDU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一無所求 | 指沒有什么要求或需要 |
一治一亂 | 治:太平。一段時期太平,一段時期動亂。指治世與亂世相間。 |
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 | 病久了才去尋找治這種病的干艾葉。比喻凡事要平時準備,事到臨頭再想辦法就來不及。 |
萬事不求人 | 指做事只靠自己的努力,不依賴別人。 |
三求四告 | 再三求告。 |
上求下告 | 告:請求。指到處請求 |
不厭求詳 | 厭:嫌;詳:詳細。不嫌過于詳細。指越詳細越好。 |
不得已而求其次 | 次:差一點。沒有別的辦法,只好用差一些的或次品來湊合。 |
不忮不求 | 忮:嫉妒;求:貪求。指不妒忌,不貪得無厭。 |
不求有功,但求無過 | 不要求立功,只希望沒有錯誤。 |
不求甚解 | 甚:很;解:了解;理解。原指讀書時不求深入;只求了解一個大概。現多指學習、辦事等不認真;不求深入了解。 |
不求聞達 | 聞:有名望;達:顯達。不追求名譽和地位。 |
不治之癥 | 治不好的病、絕癥。也比喻無法挽救的禍患或無法改正的弊端、錯誤。 |
不治生產 | 治:管理。指不注意或無暇料理自己的生計。 |
專精覃思 | 覃:深入地。精心專研,深入思考。 |
業精于勤 | 學業方面的精深造詣是由于勤奮。 |
嚴詞厲色 | 色:臉色。說話很嚴厲,臉色很嚴肅。 |
舉要治繁 | 舉:提出;治:治理;繁:蕪雜。指寫文章時突出主要的,把蕪雜的地方加以刪除。 |
久安長治 | 形容國家長期安定、鞏固。 |
習無不精 | 習:學習;精:精通。學習沒有不精通的。 |
買菜求益 | 比喻爭多嫌少。 |
買靜求安 | 謂息事寧人,以圖安逸。 |
予取予求 | 予:我。原指從我這里取,從我這里求(財物)。后指任意索取。 |
井中求火 | 在水井里去尋求火。比喻方法或方向不對,根本達不到目的。 |
人逢喜事精神爽 | 人遇到喜慶之事則心情舒暢。 |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 以:拿;治:懲處。用別人的辦法來懲治別人。 |
以危為安,以亂為治 | 治:合理。把危亡當作安定,把禍亂當作太平。形容缺乏政治遠見,看不到潛在的危機。 |
以夷治夷 | 利用外族或外國之間的矛盾,使其互相沖突,削減力量,以便控制或攻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