呴濕濡沫
成語分析
基本解釋比喻同處困境,互相救助。
出處戰國·宋·莊周《莊子·大宗師》:“相呴以濕,相濡以沫。”
例子清·錢謙益《祭姚母文夫人》:“鏃礪道義,切磨文章,呴濕濡沫。”
基礎信息
拼音nì shī rú mò
注音ㄋ一ˋ ㄕ ㄖㄨˊ ㄇㄛˋ
繁體濡濕濡沫
感情呴濕濡沫是中性詞。
用法作賓語、定語;用于書面語。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愛不釋手(意思解釋)
- 以柔克剛(意思解釋)
- 步調一致(意思解釋)
- 牽強附會(意思解釋)
- 因小失大(意思解釋)
- 拉拉扯扯(意思解釋)
- 飲鴆止渴(意思解釋)
- 破鏡重圓(意思解釋)
- 矢志不渝(意思解釋)
- 無所不為(意思解釋)
- 只爭朝夕(意思解釋)
- 克敵制勝(意思解釋)
- 賓至如歸(意思解釋)
- 歡聲雷動(意思解釋)
- 與世長辭(意思解釋)
- 安家落戶(意思解釋)
- 因循守舊(意思解釋)
- 投機倒把(意思解釋)
- 仗勢欺人(意思解釋)
- 大義滅親(意思解釋)
- 驕奢淫逸(意思解釋)
- 面黃肌瘦(意思解釋)
- 光宗耀祖(意思解釋)
- 謙謙君子(意思解釋)
- 天府之國(意思解釋)
- 人小鬼大(意思解釋)
- 暴殄天物(意思解釋)
- 品頭論足(意思解釋)
- 妻離子散(意思解釋)
- 顯山露水(意思解釋)
※ 呴濕濡沫的意思解釋、呴濕濡沫是什么意思由CNDU提供。
成語接龍(順接)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上漏下濕 | 上:指屋頂;下:指地面。形容房屋破舊,不能蔽風雨。 |
久束濕薪 | 長期捆著的潮濕柴草。喻思想保守,不易接受新事物。 |
以沫相濡 | 沫:唾沫;口水;濡:沾濕;潤澤。用唾沫互相濕潤。比喻在困境中以微力互相救助。 |
偎干就濕 | 形容母親撫育幼兒之辛苦。謂幼兒溺床,母親寧可以身就濕,使小兒臥處常干。 |
回干就濕 | 謂母親育兒時,讓嬰兒居干處,自己就濕處。 |
干啼濕哭 | 干啼:沒有眼淚地啼哭。濕哭:有眼淚地啼哭。無淚和有淚地哭。①形容哭哭啼啼。②也泛指因苦楚而呈現的各種表情。亦作“濕哭干啼”。 |
惡濕居下 | 厭惡潮濕卻住在低洼的的地方。比喻行動跟愿望相違背。 |
推干就濕 | 同“推燥居濕”。 |
推燥居濕 | 把干的地方讓給幼兒,自己睡在濕的地方。形容撫育孩子的辛勞。 |
日濡月染 | 濡:浸潤。染:熏染。天長日久地漸漸熏染。指受外界事物的影響而發生逐漸的變化。亦作“日漸月染”。 |
水流濕,火就燥 | 水向濕處流,火往干處燒。指物之氣質類似必相感應。后用以比喻事物發展的必然規律。 |
漚沫槿艷 | 漚:水泡;槿:木槿。晶瑩的水泡,艷麗的槿花。比喻短暫的幻象或易消失的事物。 |
涎玉沫珠 | 流出美玉,吐出珍珠。比喻水花四濺的美麗景象。 |
渣滓濁沫 | 渣滓:物品提煉后的廢物;濁沫:混濁的泡沫。指無用之物。 |
濕肉伴干柴 | 形容拷打。 |
潛濡默化 | 猶潛移默化。 |
潛濡默被 | 猶潛移默化。 |
濡沫涸轍 | 濡:沾濕;沫:唾沫;涸:干枯。車轍里的水干了,魚吐沫互相潤濕。比喻在困難的處境中用微薄的力量互相幫助。 |
煨干就濕 | 極言撫育孩子的辛苦。 |
煨干避濕 | 見“煨干就濕” |
目染耳濡 | 見“目擩耳染”。 |
目濡耳染 | 濡:沾濕;染:沾染。耳朵經常聽到,眼睛經常看到,不知不覺地受到影響。 |
相呴以濕 | 彼此以呼出的氣濕潤對方。《莊子·大宗師》:“泉涸,魚相與處于陸,相呴以濕,相濡以沫。”成玄英疏:“呴氣相濕。”后以喻在困難時以微小的力量,竭力互相幫助。 |
相呴相濟 | 謂互相救助。語本《莊子·大宗師》:“相呴以濕。” |
相呴相濡 | 呴:吐口水;濡:沾濕。互相吐口水,濕潤對方。比喻在困境中相互救助。 |
相喣以沫 | 喣:吐口水。彼此吐口水來濕潤對方。比喻在困境中以微薄的力量竭力互相幫助。 |
相濡以沫 | 濡:沾濕;沫:唾沫。水干了;魚互相以吐沫沾濕;以維持生命。現比喻在困境中以微薄的力量相互救助。 |
相濡以澤 | 濡:沾濕;澤:唾液或汗水。水干了,魚吐沫互相潤濕。比喻在困難的處境中用微薄的力量互相幫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