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徹大悟
成語分析
基本解釋徹:明白;貫通;悟:領會;領悟。最徹底的了解和最深刻的覺悟。佛教或道教指識破本來面目。
出處元 鄭德輝《立成湯伊尹耕萃》:“蓋凡升天之時,先參貧道,授與仙訣,大徹大悟以后,方得升九天朝真而觀元始。”
例子這一回,得看你是不是大徹大悟,決心離開下流社會,邁步走進上流社會了。(歐陽山《苦斗》四三)
基礎信息
拼音dà chè dà wù
注音ㄉㄚˋ ㄔㄜˋ ㄉㄚˋ ㄨˋ
繁體大徹大悟
感情大徹大悟是褒義詞。
用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狀語;含褒義,指徹底明白。
謎語成佛
英語great awakening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愛不釋手(意思解釋)
- 以柔克剛(意思解釋)
- 步調一致(意思解釋)
- 牽強附會(意思解釋)
- 因小失大(意思解釋)
- 拉拉扯扯(意思解釋)
- 飲鴆止渴(意思解釋)
- 破鏡重圓(意思解釋)
- 矢志不渝(意思解釋)
- 無所不為(意思解釋)
- 只爭朝夕(意思解釋)
- 克敵制勝(意思解釋)
- 賓至如歸(意思解釋)
- 歡聲雷動(意思解釋)
- 與世長辭(意思解釋)
- 安家落戶(意思解釋)
- 因循守舊(意思解釋)
- 投機倒把(意思解釋)
- 仗勢欺人(意思解釋)
- 大義滅親(意思解釋)
- 驕奢淫逸(意思解釋)
- 面黃肌瘦(意思解釋)
- 光宗耀祖(意思解釋)
- 謙謙君子(意思解釋)
- 天府之國(意思解釋)
- 人小鬼大(意思解釋)
- 暴殄天物(意思解釋)
- 品頭論足(意思解釋)
- 妻離子散(意思解釋)
- 顯山露水(意思解釋)
※ 大徹大悟的意思解釋、大徹大悟是什么意思由CNDU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一元大武 | 指古時祭祀用的牛。 |
一子悟道,九族升天 | 九族:本人的父、祖父、曾祖、高祖和子、孫、曾孫、重孫。一個孩子領悟天道,整個家族都能升到天堂去。 |
一子悟道,九族生天 | 猶言一子出家,九祖升天。借喻一人得勢,全家沾光。 |
一徹萬融 | 猶言一通百通。 |
一秉大公 | 謂言論行事全秉公心。 |
一聞千悟 | 形容悟性極高。謂略一指點,即完全了悟。 |
七大八小 | ①大小不一。②零落貌。③謂妻妾眾多。 |
萬事大吉 | 什么事都很圓滿順利。大吉:很吉利。 |
上根大器 | 佛家語。具上等根器者。亦泛指天資、才能極高的人。 |
不以一眚掩大德 | 以:因;眚:過失,錯誤;掩:遮蔽,遮蓋;德:德行。不因為一個人有個別的錯誤而抹殺他的大功績。 |
不大對頭 | 有了問題,出了毛病,指有失調的跡象。 |
不登大雅 | 大雅:高貴典雅。不能登上高雅的廳堂。形容某些不被人看重的、“粗俗”的事物(多指文藝作品)。 |
不登大雅之堂 | 形容某些不被人看重的、“粗俗”的事物(多指文藝作品)。 |
不知大體 | 知:知道;大體:重要的道理。不懂得大道理或從全局出發。 |
不能登大雅之堂 | 形容不夠文雅。 |
不識大體 | 識:懂得;大體:重要的道理;關系全局的道理。指不能認清大局;不懂得做事、處理問題從整體和長遠利益出發。 |
不達大體 | 大體:大局,整體利益。不懂得從大局考慮。 |
不顧大局 | 不考慮整個局面或形勢。 |
東洋大海 | 東洋:東邊的大海。泛指無邊無際的大海。 |
豐亨豫大 | 形容富足興盛的太平安樂景象。 |
為人為徹 | 徹:徹底。指幫人要幫助徹底。 |
為小失大 | 為了小利,造成巨大損失。 |
舉止大方 | 舉動不俗氣,不做作。形容人行為動作不拘束,堂堂正正。 |
久聞大名 | 聞:聽到。早就聽到對方的盛名。多用作初見面時的客套話。 |
九間大殿 | 見“九間朝殿”。 |
九鼎大呂 | 比喻說得話力量大,分量重。 |
事關重大 | 指事情關系著根本或全局 |
事無大小 | 事情不分大小。形容什么事都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