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腰潘鬢
成語分析
基本解釋形容姿態、容貌美好(特指男子)。
出處南唐 李煜《破陣子》詞:“一旦歸為臣虜,沈腰潘鬢消磨。”
基礎信息
拼音shěn yāo pān bìn
注音ㄕㄣˇ 一ㄠ ㄆㄢ ㄅ一ㄣˋ
繁體沈腰潘鬢
感情沈腰潘鬢是中性詞。
用法聯合式;作定語;形容身體過早衰弱。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愛不釋手(意思解釋)
- 以柔克剛(意思解釋)
- 步調一致(意思解釋)
- 牽強附會(意思解釋)
- 因小失大(意思解釋)
- 拉拉扯扯(意思解釋)
- 飲鴆止渴(意思解釋)
- 破鏡重圓(意思解釋)
- 矢志不渝(意思解釋)
- 無所不為(意思解釋)
- 只爭朝夕(意思解釋)
- 克敵制勝(意思解釋)
- 賓至如歸(意思解釋)
- 歡聲雷動(意思解釋)
- 與世長辭(意思解釋)
- 安家落戶(意思解釋)
- 因循守舊(意思解釋)
- 投機倒把(意思解釋)
- 仗勢欺人(意思解釋)
- 大義滅親(意思解釋)
- 驕奢淫逸(意思解釋)
- 面黃肌瘦(意思解釋)
- 光宗耀祖(意思解釋)
- 謙謙君子(意思解釋)
- 天府之國(意思解釋)
- 人小鬼大(意思解釋)
- 暴殄天物(意思解釋)
- 品頭論足(意思解釋)
- 妻離子散(意思解釋)
- 顯山露水(意思解釋)
※ 沈腰潘鬢的意思解釋、沈腰潘鬢是什么意思由CNDU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衣香鬢影 | 形容婦女儀態嫻雅,服飾艷麗。 |
鬢亂釵橫 | 鬢:耳邊的頭發;釵:婦女的首飾。耳邊的頭發散亂,釵子橫在一邊。形容婦女心緒不佳,無心梳妝打扮。 |
帶減腰圍 | 語本《梁書·昭明太子統傳》:“體素壯,腰帶十圍,至是減削過半。”常用以形容病愁瘦損。 |
柳腰蓮臉 | 腰如柳,臉似蓮。形容女性之美。亦代指美女。 |
不為五斗米折腰 | 五斗米:指微薄的俸祿;折腰:下拜,彎腰行禮。比喻為人清高,有骨氣。 |
耳鬢廝磨 | 鬢:鬢發;臉頰兩旁靠近耳朵的軟發;廝:互相;磨:擦。頭靠得很近;耳邊的頭發互相挨在一起。形容小兒女朝夕相處親密無間的情態。 |
膀大腰圓 | 形容魁梧粗壯的人。 |
顏丹鬢綠 | 見“顏丹鬢綠”。 |
雪鬢霜毛 | 同“雪鬢霜鬟”。 |
摧眉折腰 | 低眉彎腰。形容沒有骨氣,巴結奉承。 |
綠鬢紅顏 | 指年輕女子。同“綠鬢朱顏”。 |
腰金衣紫 | 腰中掛著金印,身上穿著紫袍。指做了大官。 |
潘鬢沈腰 | 潘鬢:晉潘岳年始三十二歲,即生白發;沈腰:南朝梁沈約老病,百余日中,腰帶數移孔。形容身體消瘦,頭發斑白。 |
蜂腰鶴膝 | 指詩歌聲律八病中的兩種。泛指詩歌聲律上的毛病。 |
背曲腰躬 | 腰背彎曲。常指坐久或年老。 |
蜂腰削背 | 細腰窄背。形容輕盈俊俏。同“蜂腰猿背”。 |
潘鬢成霜 | 潘:晉代詩人潘岳。指中年鬢發開始發白。 |
點頭哈腰 | 比喻虛假的恭敬或過分的客氣。 |
浮瓜沈李 | 亦作“浮瓜沉李”。語出三國魏曹丕《與朝歌令吳質書》:“浮甘瓜于清泉,沈朱李于寒水。”謂以寒泉洗瓜果解渴。后因以“浮瓜沈李”代指消夏樂事。 |
兩鬢如霜 | 鬢:鬢角的頭發。兩邊的鬢發白如霜雪。 |
楚腰纖細 | 楚腰:稱婦人的細腰。形容美人的細腰,曲線玲瓏。 |
背紫腰金 | 身穿紫袍,腰佩金飾。指做大官。 |
耳鬢相磨 | 鬢:鬢發;相:互相;磨:擦。耳與鬢發互相摩擦。形容相處親密。 |
蜂腰猿背 | 細腰窄背。形容輕盈俊俏。 |
朱顏綠鬢 | 朱:紅色。形容青春年少。 |
釵橫鬢亂 | 鬢:耳邊的頭發;釵:婦女的首飾,由兩股合成。耳邊的頭發散亂,首飾橫在一邊。形容婦女睡眠初醒時未梳妝的樣子。 |
眼腰黃赤 | 黃:金色的腰帶;赤:紅色的官服。眼前是紅色的官服,腰中是金色的腰帶。指榮華富貴。 |
腰纏萬貫 | 腰纏:隨身攜帶;貫:錢串;古時穿錢用的繩索;一千文為貫。 形容錢財很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