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親問友
成語分析
基本解釋訪:拜訪;問:問候。指拜訪親朋好友。
出處茅盾《<子夜>后記》:“足有半年多不能讀書作文,于是每天訪親問友,在一些忙人中間鬼混,消磨時光。”
例子春節期間,國人大多數都在訪親問友
基礎信息
拼音fǎng qīn wèn yǒu
注音ㄈㄤˇ ㄑ一ㄣ ㄨㄣˋ 一ㄡˇ
繁體訪親問友
感情訪親問友是中性詞。
用法作謂語、賓語;指拜訪親友。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愛不釋手(意思解釋)
- 以柔克剛(意思解釋)
- 步調一致(意思解釋)
- 牽強附會(意思解釋)
- 因小失大(意思解釋)
- 拉拉扯扯(意思解釋)
- 飲鴆止渴(意思解釋)
- 破鏡重圓(意思解釋)
- 矢志不渝(意思解釋)
- 無所不為(意思解釋)
- 只爭朝夕(意思解釋)
- 克敵制勝(意思解釋)
- 賓至如歸(意思解釋)
- 歡聲雷動(意思解釋)
- 與世長辭(意思解釋)
- 安家落戶(意思解釋)
- 因循守舊(意思解釋)
- 投機倒把(意思解釋)
- 仗勢欺人(意思解釋)
- 大義滅親(意思解釋)
- 驕奢淫逸(意思解釋)
- 面黃肌瘦(意思解釋)
- 光宗耀祖(意思解釋)
- 謙謙君子(意思解釋)
- 天府之國(意思解釋)
- 人小鬼大(意思解釋)
- 暴殄天物(意思解釋)
- 品頭論足(意思解釋)
- 妻離子散(意思解釋)
- 顯山露水(意思解釋)
※ 訪親問友的意思解釋、訪親問友是什么意思由CNDU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大義滅親 | 為了維護正義;對犯了罪的親屬不包庇;使之受到應得的懲處。 |
化敵為友 | 將敵對勢力化成友好勢力。 |
親上作親 | 親戚間再結姻親。 |
任人唯親 | 任:任用。唯:只。任用人不管德才怎樣;只用和自己關系親近的。 |
噓寒問暖 | 問冷問熱;口可出熱氣使受寒的人溫暖。形容對別人的生活非常關心。噓:緩緩吹氣。 |
明知故問 | 明明白白地知道某種情況;卻還要故意問別人。 |
男女授受不親 | 授:給予;受:接受;親:親自接觸。封建禮教規定男女之間不能直接接觸、言談或授受物件,限制男女交往 |
投石問路 | 原指夜間潛入某處前,先投以石子,看看有無反應,借以探測情況。后用以比喻進行試探。 |
親上成親 | 謂原是親戚,又再結姻親。 |
骨肉之親 | 骨肉:骨和肉,比喻至親;親:親愛。比喻父母、兄弟、子女之間相親相愛的關系。 |
勝友如云 | 勝友:良友。許多良友聚集一處。 |
捫心自問 | 捫:按;摸;心:胸口。摸著胸口;自己問自己。指自我反思;醒悟。 |
顯親揚名 | 顯:使顯赫;揚:傳揚。使父母宗族顯耀;張揚自己的聲譽。指中舉、立功、做官的榮耀。 |
歲寒三友 | 松、竹經冬不凋,梅花耐寒開放,因此有“歲寒三友”之稱。 |
不問青紅皂白 | 比喻不分是非,不問情由。 |
舉目無親 | 舉目:抬頭看。抬頭張望;沒有一個親人。形容人生地疏、孤獨無依。 |
鳳友鸞交 | ①比喻有情男女結成的夫婦。②比喻男女間情投意合。 |
酒肉朋友 | 在一起只是吃吃喝喝;可以同歡樂;而不能共患難的朋友。 |
親上加親 | 指親戚內部再有兒女親事。形容關系十分緊密。 |
親上做親 | 指原是親戚,又再結姻親。 |
入國問俗 | 國:原指都城,后多指國家。到別的國家或地方去,先要了解它的風俗習慣。 |
內舉不避親,外舉不避怨 | 舉:推薦。舉薦身邊的人,即使是親屬也不回避;舉薦外面的人,即使是仇敵也不躲開。形容辦事公正無私 |
親痛仇快 | 仇:敵人;親:自己人。使親人悲痛;卻使敵人高興。 |
和藹可親 | 指一個人的修養好;對人謙和可親。和藹:和氣;謙遜。 |
親戚朋友 | 親人、朋友及姻親關系等人。 |
采風問俗 | 風:歌謠;俗:風俗。采集歌謠,訪問風俗。 |
有問必答 | 有什么問題都給以解答。 |
以能問于不能,以多問于寡 | 指有才干、學識豐富的人虛懷若谷敢于向沒才干、學識少的人請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