煎豆摘瓜
成語分析
基本解釋比喻親屬相殘。
出處三國 魏 曹植《七步詩》:“煮豆燃豆萁……相煎何太急。”唐 李賢《黃臺瓜辭》:“三摘猶自可,摘絕抱蔓歸?!?/p>
例子或兄弟爭國,煎豆摘瓜,而建文之仁,金川門改為僧??涤袨椤洞笸瑫芳撞康诹?/p>
基礎信息
拼音jiān dòu zhāi guā
注音ㄐ一ㄢ ㄉㄡˋ ㄓㄞ ㄍㄨㄚ
感情煎豆摘瓜是中性詞。
用法作謂語、賓語、定語;指親屬相殘。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愛不釋手(意思解釋)
- 以柔克剛(意思解釋)
- 步調一致(意思解釋)
- 牽強附會(意思解釋)
- 因小失大(意思解釋)
- 拉拉扯扯(意思解釋)
- 飲鴆止渴(意思解釋)
- 破鏡重圓(意思解釋)
- 矢志不渝(意思解釋)
- 無所不為(意思解釋)
- 只爭朝夕(意思解釋)
- 克敵制勝(意思解釋)
- 賓至如歸(意思解釋)
- 歡聲雷動(意思解釋)
- 與世長辭(意思解釋)
- 安家落戶(意思解釋)
- 因循守舊(意思解釋)
- 投機倒把(意思解釋)
- 仗勢欺人(意思解釋)
- 大義滅親(意思解釋)
- 驕奢淫逸(意思解釋)
- 面黃肌瘦(意思解釋)
- 光宗耀祖(意思解釋)
- 謙謙君子(意思解釋)
- 天府之國(意思解釋)
- 人小鬼大(意思解釋)
- 暴殄天物(意思解釋)
- 品頭論足(意思解釋)
- 妻離子散(意思解釋)
- 顯山露水(意思解釋)
※ 煎豆摘瓜的意思解釋、煎豆摘瓜是什么意思由CNDU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死腦瓜骨 | 不開通。 |
豆萁燃豆 | 比喻兄弟相殘。 |
黃臺之瓜 | 黃臺:指《黃臺瓜辭》,為唐李賢所作,希望以此感悟高宗及武則天不能再廢太子。比喻不堪再摘。 |
腦瓜不靈 | 指人不聰明,思想轉不過彎來。 |
小蔥拌豆腐 | 一清二白。 |
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整冠 | 經過瓜田,不可彎腰提鞋;經過李樹下不要舉起手來整理帽子。比喻避嫌疑。 |
滾瓜爛熟 | 滾圓的瓜熟透了。形容朗讀和背誦非常流利純熟。 |
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正冠 | 比喻避嫌疑。同“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整冠”。 |
及瓜而代 | 及:到。到明年瓜熟時派人接替。指任職期滿由他人繼任。 |
膽小如豆 | 極言膽子小。 |
順藤摸瓜 | 摸:尋找。順著瓜藤去摸瓜。比喻按照某個線索查究事情。 |
斷章摘句 | 裁斷章節,取綴成文。亦有割裂全文,取其所需之意。 |
摘瓜抱蔓 | 語本唐李賢《黃臺瓜辭》:“種瓜黃臺下,瓜熟子離離。一摘使瓜好,再摘令瓜稀,三摘猶尚可,四摘抱蔓歸?!焙笥靡杂饕粧叨铡?/td> |
匏瓜空懸 | 孔子比喻自己無法像匏瓜那樣系懸著而不讓人食用,應該出仕為官,有所作為。后用以比喻有才能的人卻不為世所用。 |
簞食豆羹 | 簞:盛飯的竹器;豆:古代盛食物的器皿。一簞飯食,一豆羹湯。指少量飲食。比喻小利。 |
避李嫌瓜 | 以之表示避免嫌疑。 |
瓜區豆分 | 猶言區分有序。 |
兩豆塞耳 | 比喻為局部的或暫時的現象所迷惑,不能認清全局或看到根本。 |
砍瓜切菜 | 形容操刀利落爽快。 |
強扭的瓜不甜 | 比喻勉強做成的事不會美滿。 |
蘭友瓜戚 | 蘭友:意氣相投的好友;瓜戚:瓜葛相連的親戚。形容親戚朋友關系密切。 |
滾瓜流水 | 形容說話極其熟練、流利。 |
摘艷薰香 | 形容文辭華美。 |
目光如豆 | 眼光象豆子那樣小。形容目光短淺,缺乏遠見。 |
甘瓜苦蒂 | 甜瓜的蒂是苦的。比喻沒有十全十美的事物。 |
瓜剖豆分 | 象瓜被剖開,豆從莢里裂出一樣。比喻國土被人分割。 |
數東瓜,道茄子 | 形容說話羅唆,沒完沒了。 |
瓜田李下 | 經過瓜田時不要彎腰提鞋跟;走過李子樹下不要舉手整理帽子;免得有偷瓜、偷李子的嫌疑。比喻容易發生嫌疑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