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輒得咎
成語分析
基本解釋動不動就受到指摘或責(zé)難。輒:就;總是;咎:責(zé)備。
出處唐 韓愈《進學(xué)解》:“公不見信于人,私不見助于友,跋前躓后,動輒得咎。”
例子小廝因動輒得咎,只得說道:“請問主人:前引也不好,后隨也不好,并行也不好,究竟怎樣才好呢?”(清 李汝珍《鏡花緣》第七十八回)
基礎(chǔ)信息
拼音dòng zhé dé jiù
注音ㄉㄨㄥˋ ㄓㄜˊ ㄉㄜˊ ㄐ一ㄡˋ
繁體動輒得咎
正音“輒”,不能讀作“chē”。
感情動輒得咎是中性詞。
用法偏正式;作謂語、定語;指做事往往獲罪。
辨形“輒”,不能寫作“轍”。
英語be frequently taken to task(be blamed for every move)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愛不釋手(意思解釋)
- 以柔克剛(意思解釋)
- 步調(diào)一致(意思解釋)
- 牽強附會(意思解釋)
- 因小失大(意思解釋)
- 拉拉扯扯(意思解釋)
- 飲鴆止渴(意思解釋)
- 破鏡重圓(意思解釋)
- 矢志不渝(意思解釋)
- 無所不為(意思解釋)
- 只爭朝夕(意思解釋)
- 克敵制勝(意思解釋)
- 賓至如歸(意思解釋)
- 歡聲雷動(意思解釋)
- 與世長辭(意思解釋)
- 安家落戶(意思解釋)
- 因循守舊(意思解釋)
- 投機倒把(意思解釋)
- 仗勢欺人(意思解釋)
- 大義滅親(意思解釋)
- 驕奢淫逸(意思解釋)
- 面黃肌瘦(意思解釋)
- 光宗耀祖(意思解釋)
- 謙謙君子(意思解釋)
- 天府之國(意思解釋)
- 人小鬼大(意思解釋)
- 暴殄天物(意思解釋)
- 品頭論足(意思解釋)
- 妻離子散(意思解釋)
- 顯山露水(意思解釋)
※ 動輒得咎的意思解釋、動輒得咎是什么意思由CNDU提供。
相關(guān)成語
成語 | 解釋 |
---|---|
一舉一動 | 指人的每一個動作;所有的行動。 |
一舉兩得 | 舉:做事。做一件事同時得到兩種好處。 |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 一個人得道面仙,全家連雞、狗也都隨之升天。比喻一個人做了官,和他有關(guān)系的人也都跟著得勢。 |
一人得道,雞犬飛升 | 比喻一個人做了官,和他有關(guān)系的人也都跟著沾光。 |
一人高升,眾人得濟 | 比喻一個人做了官,和他有關(guān)系的人也都跟著沾光。 |
一動不動 | 指靜止不動或懶得活動。 |
一動不如一靜 | 沒有把握或無益的事,還是不做為好。比喻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
一夫得道,九族升天 | 比喻一個人做了官,和他有關(guān)系的人也都跟著沾光。 |
一得之功 | 一得:一點兒心得;功:成績。一點兒很微小的成績;指微小的成功。 |
一得之愚 | 指自己對某件事的一點看法。 |
一得之見 | 一點點膚淺的見解。表示謙虛。 |
一無所得 | 什么東西也沒有得到。 |
一波才動萬波隨 | 指一波方動,萬波隨之而起。比喻事情開端后的不斷發(fā)展變化。 |
一索得男 | 舊時指頭胎生子。 |
一言一動 | 一句話和一個行動。也指每句話和每一個行動。 |
一蹴而得 | 見“一蹴而就”。 |
七開八得 | 形容反反復(fù)復(fù),十分周備。 |
萬不得已 | 無可奈何;不得不這樣做。萬:絕對;萬萬。 |
萬頭攢動 | 形容許多人聚集在一起爭著看。 |
上下浮動 | 短促而反復(fù)地由下而上或由上而下地移動。 |
上不得臺盤 | 臺:桌子。比喻不懂禮節(jié)或地位卑微的人不能在正式的或隆重的場合出現(xiàn)。 |
不入獸穴,不得獸子 | 不進野獸窩,不能捉到小野獸。比喻不冒險進入險境就不能取得成果。 |
不入獸穴,安得獸子 | 不進野獸窩,怎能捉到小野獸。比喻不冒險進入險境就不能取得成果。 |
不入虎穴,不得虎子 | 不進老虎洞,就不能捉到小老虎。比喻不擔(dān)風(fēng)險就不可能取得成果。 |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 焉:怎么。不進老虎窩,怎能捉到小老虎。比喻不親歷險境就不能獲得成功。 |
不動聲色 | 動:變動;聲:說話的聲音;色:臉色。內(nèi)心活動絲毫沒有在語言和神情上流露出來。形容鎮(zhèn)靜、沉著。也作“聲色不動”、“不露聲色”。 |
不可動搖 | 形容極其堅定、牢固。 |
不可多得 | 得:得到;獲得。不能得到很多。形容非常稀少;很難得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