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河焚舟
成語分析
基本解釋濟:渡過;焚:燒。渡過河就把渡船燒了。形容斷絕退路;準(zhǔn)備決一死戰(zhàn)。
出處左丘明《左傳 文公三年》:“秦伯伐晉,濟河焚舟。”
例子若文度來,我以偏師待之;康伯來,濟河焚舟。(南朝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言語》)
基礎(chǔ)信息
拼音jì hé fén zhōu
注音ㄐ一ˋ ㄏㄜˊ ㄈㄣˊ ㄓㄡ
繁體濟河焚舟
正音“濟”,不能讀作“jǐ”。
感情濟河焚舟是中性詞。
用法連動式;作謂語、賓語;表示決心死戰(zhàn)。
辨形“濟”,不能寫作“擠”。
英語burn one\'s boats(draw the sword and throw away the scabbard)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愛不釋手(意思解釋)
- 以柔克剛(意思解釋)
- 步調(diào)一致(意思解釋)
- 牽強附會(意思解釋)
- 因小失大(意思解釋)
- 拉拉扯扯(意思解釋)
- 飲鴆止渴(意思解釋)
- 破鏡重圓(意思解釋)
- 矢志不渝(意思解釋)
- 無所不為(意思解釋)
- 只爭朝夕(意思解釋)
- 克敵制勝(意思解釋)
- 賓至如歸(意思解釋)
- 歡聲雷動(意思解釋)
- 與世長辭(意思解釋)
- 安家落戶(意思解釋)
- 因循守舊(意思解釋)
- 投機倒把(意思解釋)
- 仗勢欺人(意思解釋)
- 大義滅親(意思解釋)
- 驕奢淫逸(意思解釋)
- 面黃肌瘦(意思解釋)
- 光宗耀祖(意思解釋)
- 謙謙君子(意思解釋)
- 天府之國(意思解釋)
- 人小鬼大(意思解釋)
- 暴殄天物(意思解釋)
- 品頭論足(意思解釋)
- 妻離子散(意思解釋)
- 顯山露水(意思解釋)
※ 濟河焚舟的意思解釋、濟河焚舟是什么意思由CNDU提供。
相關(guān)成語
成語 | 解釋 |
---|---|
人才濟濟 | 人才:指德才兼?zhèn)涞娜嘶蛴心撤N特長的人。濟濟:眾多的樣子。形容有才能的人很多。濟濟:眾多樣子。 |
假公濟私 | 假:借;濟:補益;助。假借公家的名義來謀取個人利益。 |
河魚腹疾 | 指腹瀉。 |
不到黃河心不死 | 比喻不達目的不罷休。也比喻不到實在無路可走的的境地不肯死心。 |
心急如焚 | 心里急得像著了火一樣。形容心情極其焦急。焚:燒。 |
信口開河 | 隨口亂說一氣。指說話沒有根據(jù);不可靠。信口:隨口;開河:指說話時嘴唇張合。 |
撥亂濟危 | 平定亂世,救濟危難。亦作“撥亂濟時”。 |
河山之德 | 《詩·墉風(fēng)·君子偕老》:“委委佗佗,如山如河,象服是宜”。陸德明釋文:“《韓詩》云:德之美貌”。王先謙《詩三家義集疏》:“如山凝然而重,如河淵然而深,皆以狀德容之美”。后以《河山之德》形容婦人德容之美。 |
材優(yōu)干濟 | 指才能優(yōu)異,有干練的辦事能力。 |
破釜沉舟 | 釜:古代的一種鍋;舟:船。砸碎鍋子;鑿沉船只。比喻戰(zhàn)斗到底。 |
逆水行舟 | 逆著水流行船。比喻在前進道路上要克服重重困難;也比喻不努力就要后退。 |
井水不犯河水 | 指互不干擾;界限分明;不相聯(lián)系。 |
刻舟求劍 | 舟:船;求:尋找;尋求。在船上刻記號;尋找失落水中的劍。比喻辦事方法不對頭;死守教條;拘泥固執(zhí);不知道隨著情勢的變化而變化。 |
無濟于事 | 濟:有益。對事情沒有什么幫助。比喻不解決問題。 |
焚書坑儒 | 坑:挖坑活埋;儒:儒生;讀書人。指秦始皇焚燒《詩經(jīng)》、《書經(jīng)》等古代典籍;坑殺一批儒生。后泛指對文化和知識分子的摧殘。 |
山河表里 | 語出《左傳 僖公二十八年》:“楚師背酅而舍。晉侯患之,聽輿人之誦曰:‘原田每每,舍其舊而新是謀。’公疑焉。子犯曰:‘戰(zhàn)也!戰(zhàn)而捷,必得諸侯;若其不捷,表里山河,必?zé)o害也。’”后以“山河表里”形容形勢險要。 |
談若懸河 | 猶言口若懸河。 |
恩榮并濟 | 恩榮:恩惠榮寵。濟:調(diào)濟。恩惠與榮耀兩種手段一起施行。 |
濟貧拔苦 | 指救援貧苦人家。 |
濟弱鋤強 | 濟:幫助。鋤:鏟除。幫助弱者,鏟除強暴。 |
笑比河清 | 形容態(tài)度嚴肅,難見笑容。 |
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 逆:倒,反。比喻學(xué)習(xí)或做事一定要克服困難,努力向前。 |
和衷共濟 | 衷:內(nèi)心;濟:渡水。大家一條心;共同渡江河。比喻團結(jié)一致;克服困難。 |
經(jīng)濟之才 | 指治國安民的才能。 |
河傾月落 | 表示夜將盡。 |
玉石俱焚 | 俱:全部;都;焚:燒。寶玉和石頭一起燒毀。比喻好的壞的、貴的賤的一起毀滅。也作“玉石同焚”。 |
濟苦憐貧 | 救濟愛惜窮苦的人。 |
濟寒賑貧 | 濟:救濟;賑:賑濟。救助寒苦,賑濟貧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