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驥共牢
成語分析
基本解釋驥:好馬。牛跟馬同槽。比喻不好的人與賢人共處。
出處《晉書 張載傳》:“及其無事也,則牛驥共牢,利鈍齊列,而無長涂犀革以決之,此離朱與瞽者同眼之說也。”
基礎信息
拼音niú jì gòng láo
注音ㄋ一ㄡˊ ㄐ一ˋ ㄍㄨㄥˋ ㄌㄠˊ
繁體牛驥共牢
感情牛驥共牢是中性詞。
用法作謂語、定語;指賢愚不分。
英語horses and oxen kept in the same stable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愛不釋手(意思解釋)
- 以柔克剛(意思解釋)
- 步調一致(意思解釋)
- 牽強附會(意思解釋)
- 因小失大(意思解釋)
- 拉拉扯扯(意思解釋)
- 飲鴆止渴(意思解釋)
- 破鏡重圓(意思解釋)
- 矢志不渝(意思解釋)
- 無所不為(意思解釋)
- 只爭朝夕(意思解釋)
- 克敵制勝(意思解釋)
- 賓至如歸(意思解釋)
- 歡聲雷動(意思解釋)
- 與世長辭(意思解釋)
- 安家落戶(意思解釋)
- 因循守舊(意思解釋)
- 投機倒把(意思解釋)
- 仗勢欺人(意思解釋)
- 大義滅親(意思解釋)
- 驕奢淫逸(意思解釋)
- 面黃肌瘦(意思解釋)
- 光宗耀祖(意思解釋)
- 謙謙君子(意思解釋)
- 天府之國(意思解釋)
- 人小鬼大(意思解釋)
- 暴殄天物(意思解釋)
- 品頭論足(意思解釋)
- 妻離子散(意思解釋)
- 顯山露水(意思解釋)
※ 牛驥共牢的意思解釋、牛驥共牢是什么意思由CNDU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一牛九鎖 | 比喻無法解脫。 |
一牛吼地 | 謂牛鳴聲可及之地。喻距離較近。 |
一牛鳴 | 指牛鳴聲可及之地。比喻距離較近。同“一牛吼地”。 |
一牛鳴地 | 見“一牛吼地”。 |
不共戴天 | 共:共同;戴:頂著。不跟仇敵在同一個天底下生活。形容仇恨極深;誓不兩立。 |
丙吉問牛 | 看到牛的異常想起天氣變化,贊揚官員關心百姓疾苦。 |
兩虎共斗 | 斗:爭斗。比喻兩個強者互相搏斗。 |
久慣牢成 | 比喻深于世故。 |
九牛一毛 | 九:表示多數。許多牛身上的一根毛。比喻極大數量中微不足道的一點。 |
九牛一毫 | 九條牛身上的一根毛。比喻極其微小,微不足道。 |
九牛二虎之力 | 九頭牛和兩只老虎的力氣。比喻非常大的力氣。 |
九牛拉不轉 | 形容態度十分堅決。 |
買牛賣劍 | 見“買牛賣劍”。 |
買牛息戈 | 猶言賣劍買牛。 |
爭貓丟牛 | 比喻貪小失大。 |
亡羊得牛 | 丟掉羊,得到牛。比喻損失小而收獲大。 |
亡羊補牢 | 羊丟了再去修補羊圈還不算晚。比喻出了問題以后想辦法補救可以防止繼續受損失。亡:逃亡,丟失;牢:關牲口的圈。 |
人中騏驥 | 騏驥:良馬。比喻才能出眾的人。 |
人所共知 | 人人都知道。 |
人神共嫉 | 人與神都憎恨厭惡。極言民怨之甚。 |
人神共憤 | 人和神都憤恨。形容民憤極大。 |
以羊易牛 | 易:更換。用羊來替換牛。比喻用這個代替另一個。 |
休戚與共 | 彼此有福有禍都共同承受。休:福;歡樂;戚:憂愁。形容關系密切;同甘共苦。 |
休牛歸馬 | 亦作“休牛散馬”。放歸軍用的牛馬,表示停止戰事。語本《書·武成》:“乃偃武修文,歸馬于華山之陽,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 |
休牛放馬 | 休:休息。將牛馬放牧,停止軍用。比喻天下太平,停止戰爭。 |
休牛散馬 | 見“休牛歸馬”。 |
眾所共知 | 眾:很多人。大家普遍知道的。 |
眾目共睹 | 所有人的眼睛都看到了。形容非常明顯,亦作“眾目共視”、“眾目具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