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鏖兵
成語分析
基本解釋鏖:激戰。漢獻帝建安十三年,曹操大軍伐吳,孫權聯合劉備軍隊聯合抗曹,聯軍于赤壁用火攻大破曹兵的一次激戰。泛指激烈的戰斗。
出處元·無名氏《兩軍師隔江斗智》第一折:“叵耐劉備那廝,暗地奪取荊州,想他赤壁鏖戰,全仗我東吳力氣。”
例子高陽《胡雪巖全傳·紅頂商人》:“最后有人獻策,仿照赤壁鏖兵,大破曹軍的辦法,用小船滿載茅柴,澆上油脂,從上游順流而下,火攻糧船。”
基礎信息
拼音chì bì áo bīng
注音ㄔˋ ㄅ一ˋ ㄠˊ ㄅ一ㄥ
感情赤壁鏖兵是中性詞。
用法作主語、賓語;比喻經過艱苦奮斗取得勝利。
英語decisive Battle of Chibi between Cao Cao\'s army and allied forces of Sun Quan and Liu Bei in 208 A.D. in present-day Hubei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愛不釋手(意思解釋)
- 以柔克剛(意思解釋)
- 步調一致(意思解釋)
- 牽強附會(意思解釋)
- 因小失大(意思解釋)
- 拉拉扯扯(意思解釋)
- 飲鴆止渴(意思解釋)
- 破鏡重圓(意思解釋)
- 矢志不渝(意思解釋)
- 無所不為(意思解釋)
- 只爭朝夕(意思解釋)
- 克敵制勝(意思解釋)
- 賓至如歸(意思解釋)
- 歡聲雷動(意思解釋)
- 與世長辭(意思解釋)
- 安家落戶(意思解釋)
- 因循守舊(意思解釋)
- 投機倒把(意思解釋)
- 仗勢欺人(意思解釋)
- 大義滅親(意思解釋)
- 驕奢淫逸(意思解釋)
- 面黃肌瘦(意思解釋)
- 光宗耀祖(意思解釋)
- 謙謙君子(意思解釋)
- 天府之國(意思解釋)
- 人小鬼大(意思解釋)
- 暴殄天物(意思解釋)
- 品頭論足(意思解釋)
- 妻離子散(意思解釋)
- 顯山露水(意思解釋)
※ 赤壁鏖兵的意思解釋、赤壁鏖兵是什么意思由CNDU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杯酒釋兵權 | 釋:解除。本指在酒宴上解除將領的兵權。泛指輕而易舉地解除將領的兵權。 |
日月合壁 | 日月同時上升,出現于陰歷的朔日。古人以為是國家的瑞兆。 |
起兵動眾 | 眾:大隊人馬。舊指大規模出兵。現多指動用很多人力做某件事。 |
鑿壁借光 | 鑿:挖。在墻上鑿一小孔,借鄰居的燈光讀書。形容家貧刻苦讀書。 |
秣馬厲兵 | 磨好兵器,喂好馬。形容準備戰斗。 |
兵無常勢 | 兵:戰爭;常:常規、不變;勢:形勢。指用兵作戰沒有一成不變的方式。指根據敵情采取靈活對策。 |
兵荒馬亂 | 兵、馬:指戰爭;荒:荒亂。指社會秩序極端不安定。形容戰時社會動蕩不安;混亂的情景。 |
飛檐走壁 | 舊小說中形容有武藝的人身體輕捷,能夠跳上房檐,越過墻壁。 |
將寡兵微 | 寡:少;兵:士兵;微:衰敗。兵少將少。形容兵力薄弱。 |
室徒四壁 | 猶言室內空無一物。喻貧窮。 |
作壁上觀 | 壁:壁壘;營寨周圍的高墻。在壁壘上觀看別人交戰。比喻從旁觀望;置身事外。 |
兵微將寡 | 微、寡:少。兵少將也不多。形容力量薄弱。 |
兵戎相見 | 兵戎:武器。以武力相見。指用戰爭解決問題。 |
韓信將兵,多多益善 | 將:統率,指揮。比喻越多越好。 |
赤膽忠心 | 赤:赤誠、真誠;忠:忠誠。形容很忠誠;有時也指非常真誠的心。也作“忠心赤膽”。 |
哀兵必勝 | 哀兵:由受迫而悲憤地奮起反抗的軍隊。一說“哀;憫也”。憐惜和慈愛士卒。①指因受欺侮而懷著激憤情緒為正義而戰的軍隊一定能打勝仗。反引申為由橫遭侵凌殘害而悲憤滿腔的國家和民族;能奮起抗戰;必獲勝利。②慈愛士卒而得人心者勝。 |
精兵強將 | 精良的士兵,勇猛的將領。形容戰斗力很強的將士。 |
息兵罷戰 | 兵:打仗。停止或結束戰爭。 |
鑿壁偷光 | 在墻上鑿開一個小孔;偷借鄰家的燈光讀書。形容在艱苦的條件下仍堅持刻苦學習。 |
解甲休兵 | 見“解甲休士”。 |
兵無斗志 | 士兵缺乏作戰的決心和勇氣。 |
足食足兵 | 食:糧食;兵:武器。糧食充足,武備修整。 |
半壁江山 | 半壁:半邊;江山:國土。指外敵大半入侵或內戰割據所造成的國土分裂狀態。 |
賠了夫人又折兵 | 賠:蝕本;折:虧損。比喻想算計別人;反而遭受雙重損失。 |
損兵折將 | 軍士和將領都遭到損失。 |
殘兵敗將 | 殘:殘余的;不完整的;敗:輸。剩下的士兵;打敗的將官。形容損失慘重;被打得七零八落;失去戰斗力的軍隊。也作“殘兵敗卒”、“敗將殘兵”。 |
調兵遣將 | 調動軍隊;派遣將領;或是調動、安排人力。 |
一片赤心 | 一片紅心。指忠誠之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