滅虢取虞
成語分析
基本解釋比喻攻擊甲國時先穩住乙國,等滅掉甲國后再滅乙國。
出處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115回:“今先定西蜀,乘順流之勢,水陸并進,并吞東吳,此‘滅虢取虞’之道也。”
例子今先定西蜀,乘順流之勢,水陸并進,并吞東吳,此“滅虢取虞”之道也。(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一百一十五回)
基礎信息
拼音miè guó qǔ yú
注音ㄇ一ㄝˋ ㄍㄨㄛˊ ㄑㄨˇ ㄩˊ
繁體滅虢取虞
感情滅虢取虞是貶義詞。
用法連動式;作定語、補語;含貶義。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愛不釋手(意思解釋)
- 以柔克剛(意思解釋)
- 步調一致(意思解釋)
- 牽強附會(意思解釋)
- 因小失大(意思解釋)
- 拉拉扯扯(意思解釋)
- 飲鴆止渴(意思解釋)
- 破鏡重圓(意思解釋)
- 矢志不渝(意思解釋)
- 無所不為(意思解釋)
- 只爭朝夕(意思解釋)
- 克敵制勝(意思解釋)
- 賓至如歸(意思解釋)
- 歡聲雷動(意思解釋)
- 與世長辭(意思解釋)
- 安家落戶(意思解釋)
- 因循守舊(意思解釋)
- 投機倒把(意思解釋)
- 仗勢欺人(意思解釋)
- 大義滅親(意思解釋)
- 驕奢淫逸(意思解釋)
- 面黃肌瘦(意思解釋)
- 光宗耀祖(意思解釋)
- 謙謙君子(意思解釋)
- 天府之國(意思解釋)
- 人小鬼大(意思解釋)
- 暴殄天物(意思解釋)
- 品頭論足(意思解釋)
- 妻離子散(意思解釋)
- 顯山露水(意思解釋)
※ 滅虢取虞的意思解釋、滅虢取虞是什么意思由CNDU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一介不取 | 一介:一粒芥菜子,形容微小。一點兒小東西也不拿。形容廉潔、守法,不是自己應該得到的一點都不要。 |
一無可取 | 沒有一點有用的或值得肯定的地方。 |
一無所取 | 原指一點都沒拿。后也形容什么都未得到。 |
一朝權入手,看取令行時 | 一朝:一旦。一旦掌了權,就發號施令,指手畫腳,作威作福。 |
一毫不取 | 一毫:一根毫毛,比喻極小的事物。連一根毫毛那樣小的東西都不拿。形容為人廉潔,不沾便宜。 |
不可磨滅 | 磨滅:指痕跡、印象、功績、事實、道理等;經過相當長的時間逐漸消失。形容永遠不會消失。 |
不生不滅 | 指超脫生死的界限。現指半死不活。 |
不虞之譽 | 虞:料想;譽:稱贊。沒有意料到的贊揚。 |
不虞之隙 | 不虞:沒有料到;隙:裂痕。指意外的誤會。 |
豐取刻與 | 豐:多;刻:刻薄;與:給予。取之于民的多,用之于民的少。多形容殘酷地剝削。 |
舉如鴻毛,取如拾遺 | 舉一根羽毛,拾一件東西。比喻事情容易做,不費氣力。 |
義不取容 | 取容:討好。為追求正義而不取悅于人。指人剛直不阿。 |
予取予奪 | 見“予取予攜”。 |
予取予攜 | 從我處掠取。 |
予取予求 | 予:我。原指從我這里取,從我這里求(財物)。后指任意索取。 |
二者必取其一 | 只能在兩者中選擇其中的一種。 |
云飛煙滅 | 比喻消逝。 |
亙古不滅 | 亙:橫貫;亙古:從古至今;滅:絕滅。從古到今,永不絕滅。形容永久的生命力。 |
亡國滅種 | 國家滅亡,種族滅絕。謂一個國家被徹底毀滅。 |
人不為己,天誅地滅 | 舊時指人不替自己打算,就會為天地所不容。 |
人取我與 | 取:拿;與:給。指商人囤積物資,待時出售以獲厚利。 |
人棄我取 | 別人拋棄的東西我拾起來。原指商人廉價收買滯銷物品,待漲價賣出以獲取厚利,后用來表示不跟別人爭,仍然有好處。 |
以公滅私 | 謂出以公心而去掉個人的私情或恩怨。 |
以備不虞 | 不虞:意料不到的。事先做好準備,以防沒有料到的事發生 |
以容取人 | 只憑容貌來衡量人的品質和才能。 |
以言取人 | 根據人的口才去判斷其智能。 |
以貌取人 | 以:根據;憑據;貌:外貌;取:衡量、判斷。根據人的外貌衣著來判斷、衡量其品質能力的高下。 |
以辭取人 | 見“以言取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