擒賊擒王
成語分析
基本解釋指作戰(zhàn)要先抓主要對手。比喻做事要抓住要害。
出處唐 杜甫《前出塞》詩之六:“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
例子葉圣陶《倪煥之》:“只要他肯答應(yīng),我相信其余的抵抗力也就消散了。這是\'擒賊擒王\'的辦法。”
基礎(chǔ)信息
拼音qín zéi qín wáng
注音ㄑ一ㄣˊ ㄗㄟˊ ㄑ一ㄣˊ ㄨㄤˊ
繁體擒賊擒王
感情擒賊擒王是中性詞。
用法聯(lián)合式;作謂語;比喻做事先要抓關(guān)鍵。
英語to catch bandits first catch the ringleader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愛不釋手(意思解釋)
- 以柔克剛(意思解釋)
- 步調(diào)一致(意思解釋)
- 牽強附會(意思解釋)
- 因小失大(意思解釋)
- 拉拉扯扯(意思解釋)
- 飲鴆止渴(意思解釋)
- 破鏡重圓(意思解釋)
- 矢志不渝(意思解釋)
- 無所不為(意思解釋)
- 只爭朝夕(意思解釋)
- 克敵制勝(意思解釋)
- 賓至如歸(意思解釋)
- 歡聲雷動(意思解釋)
- 與世長辭(意思解釋)
- 安家落戶(意思解釋)
- 因循守舊(意思解釋)
- 投機倒把(意思解釋)
- 仗勢欺人(意思解釋)
- 大義滅親(意思解釋)
- 驕奢淫逸(意思解釋)
- 面黃肌瘦(意思解釋)
- 光宗耀祖(意思解釋)
- 謙謙君子(意思解釋)
- 天府之國(意思解釋)
- 人小鬼大(意思解釋)
- 暴殄天物(意思解釋)
- 品頭論足(意思解釋)
- 妻離子散(意思解釋)
- 顯山露水(意思解釋)
※ 擒賊擒王的意思解釋、擒賊擒王是什么意思由CNDU提供。
相關(guān)成語
成語 | 解釋 |
---|---|
稱王稱霸 | 王:帝王;君王;霸:霸主;古代諸侯聯(lián)盟的首領(lǐng)。自稱為君主、霸主。比喻憑借勢力;飛揚跋扈;獨斷專行。 |
天王老子 | 比喻至尊至貴、最有權(quán)威的人。 |
混世魔王 | 比喻擾亂人世的兇人或驕縱恣肆的人。 |
作賊心虛 | 虛:怕。指做了壞事怕人知道,心里老是不安。 |
認(rèn)賊作父 | 把壞人當(dāng)作父親;常指賣身投靠壞人或敵人。 |
尊王攘夷 | 王:指周王朝;尊王:尊重周王室;攘:排斥;夷:我國古代對東方各民族的泛稱。效忠統(tǒng)治者排除少數(shù)民族侵?jǐn)_。 |
帝王將相 | 皇帝、王侯、及文臣武將。指封建時代上層統(tǒng)治者。 |
齊王舍牛 | 《孟子·梁惠王上》:“王(齊宣王)坐于堂上,有牽牛而過堂下者,王見之,曰:‘牛何之?’對曰:‘將以釁鐘。’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無罪而就死地。’對曰:‘然則廢釁鐘與?’曰:‘何可廢也?以羊易之。’”后以“齊王舍牛”比喻帝王對臣民懷有惻隱之心。 |
賊人膽虛 | 比喻做了壞事的人心里總是不踏實。 |
內(nèi)圣外王 | 指一方面具有圣人的才德,一方面又能施行王道。這是道家的政治思想。 |
王侯將相 | 泛指封建社會中位尊、祿厚、權(quán)重、勢大的貴族。 |
做賊心虛 | 做賊的人心里虛。比喻做壞事的人疑神疑鬼;心神不安。 |
遇文王施禮樂,遇桀紂動干戈 | 文王:周文王;桀:夏桀;紂:商紂。指碰到好人以禮相待,遇到壞人以武相待。 |
閻羅王面前須沒放回的鬼 | 人死后就不會復(fù)活。比喻到手的錢不會再退出來。 |
賊喊捉賊 | 做賊的叫喊捉賊。比喻轉(zhuǎn)移目標(biāo);混淆視聽以逃脫罪責(zé)。 |
亂臣賊子 | 舊時指不忠君主;不守臣道;作風(fēng)反叛的大臣。后指破壞國家統(tǒng)一;損害人民利益的惡人。也作“逆子賊臣”。 |
捉奸見雙,捉賊見贓,殺人見傷 | 奸:通奸;贓:贓物。指問罪要有真憑實據(jù)。 |
霸王別姬 | 形容英雄末路的悲壯情景。 |
賊去關(guān)門 | 賊偷了東西走后才云關(guān)門。比喻事故發(fā)生之后才采取防范措施。 |
王孫貴戚 | 泛指皇親國戚。同“王公貴戚”。 |
老而不死是為賊 | 責(zé)罵老而無德行者的話。 |
擒奸討暴 | 暴:豪強。指捕捉奸人,討伐強暴。 |
賊臣亂子 | 指心懷異志、為奸作惡的人。 |
王祥臥冰 | 王祥臥冰求魚以奉母。比喻子女孝順父母。 |
賊眉鼠眼 | 形容神情鬼鬼祟祟。 |
牛皮大王 | 牛皮:指虛套的話。指會吹噓而不干實事的人。 |
成王敗寇 | 成功的人稱王稱帝,失敗者淪為草寇。 |
淮王雞狗 | 比喻攀附別人而得勢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