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勘
部首力部總筆畫11畫結(jié)構(gòu)左右
五筆ADWL、DWNE五行金統(tǒng)一碼52D8
筆順一丨丨一一一ノ丶フフノ
名稱橫、豎、豎、橫、橫、橫、撇、點(diǎn)、豎折/豎彎、橫折鉤、撇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勘kān(ㄎㄢ)
⒈ 校對,復(fù)看核定:勘核。勘正。勘誤。校勘。
⒉ 實(shí)現(xiàn)調(diào)查,探測:勘測。勘探。勘查。
⒊ 審問囚犯:勘問。推勘。
統(tǒng)一碼
勘字UNICODE編碼U+52D8,10進(jìn)制: 21208,UTF-32: 000052D8,UTF-8: E5 8B 98。
勘字位于中日韓統(tǒng)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漢英互譯
collate、investigate、survey英文
investigate; compare; collate※ 勘的意思、基本解釋,勘是什么意思由CNDU在線字典查字提供。
詳細(xì)解釋
基本詞義
◎ 勘 kān
〈動〉
(1) (形聲。從力,甚聲。本義:校訂,核對)
(2) 同本義(考訂核實(shí)異同) [read and correct the text]
勘,校也。——《說文新附》
每獲一書,即共同勘校。——李清照《金石錄后序》
(3) 又如:勘合(驗(yàn)證,核對。文書上加蓋印信,一分為二,當(dāng)事雙方各執(zhí)一半,作為憑證);勘對(核對;注定);勘婚(婚前男女兩家互相查考生辰八字、門第等)
(4) 審問 [interrogate]
當(dāng)堂對勘。——《聊齋志異》
(5) 又如:勘正(審問核實(shí));勘問(盤問;審問);勘鞠(審訊);勘當(dāng)(審問核察)
(6) 查看;調(diào)查 [survey]
又推勘妖魔作怪之由。——洪仁玕《太平天日》
(7) 又如:勘災(zāi)(查看災(zāi)情);勘破(看破);堪輿(看風(fēng)水)
(8) 判斷 [judge; decide]
天也,你錯勘賢愚枉做天!——《竇娥冤》
常用詞組
勘測,勘察,勘定,勘校,勘探,勘探,勘誤,勘誤表,勘正康熙字典
勘【子集下】【力部】 康熙筆畫:11畫,部外筆畫:9畫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苦紺切,堪去聲。《說文》校也。《玉篇》覆定也。《增韻》鞠囚也。
又《集韻》枯含切,音堪。能也。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勘【卷十三】【力部】
校也。從力甚聲。苦紺切
說文解字注
(戡)刺也。刺者、直傷也。平直皆得云刺。經(jīng)史多叚此爲(wèi)堪勝字。從戈。甚聲。竹甚口含二切。按竹甚古音也。七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