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故學道者,須令物不能遷其性,冶容曼色,吾視之與嫫母同,大廈華屋,吾視之與茅茨同。
2.‘堯舜采椽不刮,茅茨不翦,飯土塯,啜土形,雖監門之養,不觳于此。
3.是以堯舜之為君,茅茨不翦,飯以土簋,飲以土壞。
4.華府康衢在其北,茅茨土階在其南,其東郭里,神林堯陵之所在也,其西則藐姑射之山,神人所居也……
5.子明慨慕余風,亦“辟草為圃,結茅茨為屋”,“客退則摩挲玩賞,俛仰古今,情之所至,發為歌嘯,斗室以內泊如也”。
6.高馬達官厭酒肉,此輩杼軸茅茨空。
7.高馬達官厭肉酒,此輩杼軸茅茨空。
8.雖然整體建筑仍然是“茅茨土階”,但按照當時的標準已算考究,地面很可能抹有白砂漿,屋檐上覆蓋著成片青瓦,并擁有木石結構的排水通道。
9.臣聞圣主之馭天下也,土階三尺,茅茨不翦,食不累味,刑措而不用。
10.蘇軾環視四下,雖是村野小鎮,茅茨土階,卻也干凈整潔,四張木桌,十余把杉木椅,臨墻是五尺高的柜臺,柜臺上放著筆墨賬簿與黑漆算盤。
11.其中一號宮殿基址面闊40米,進深12米,是一座外設回廊、內分四室、木骨泥墻的“茅茨土階”式高臺寢殿建筑。
12.自昔我中國何嘗不如此,三代以上君與民近,天子猶一方之吏,茅茨之階不以為陋,沾體涂足之倫,時接于目。
13.大山深處,忽地閃出幾戶人家,都是茅茨土階,顯出一種古樸的風味。
※ "茅茨"造句CNDU漢語詞典查詞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