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胡繩接任社科院第三任院長三年后當選全國政協副*席。
2.胡伊朗是已故著名馬克思主義理論家、歷史學家、中國社會科學院原院長胡繩的長子,黎鋼是他的夫人,胡繩生前的秘書。
3.胡繩先生80誕辰時,寫了《八十初度》詩并一首80自壽銘。
4.今天是我國著名學者胡繩的逝世紀念日,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胡繩青年學術獎”第三屆評選在北京揭曉。
5.新華網北京11月5日電(記者鄔煥慶)5日是我國著名學者胡繩的逝世紀念日,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胡繩青年學術獎”第三屆評選當日在北京揭曉。
6.本報北京11月27日電(記者李瑞英)從全國40歲以下青年學者作品中評選出的第六屆“胡繩青年學術獎”,今天在中國社科院揭曉。
7.早在1994年,徐顯明撰寫的《生存權論》獲全國首屆青年優秀社會科學成果獎(現改稱“胡繩獎”)一等獎。
8.他開始從事的是蘇聯歷史研究,1986年在時任中國社會科學院院長胡繩的建議下,又將主要研究領域擴展為外國史學理論,從此如魚得水,成就斐然。
9.原告訴稱,原告曾向被告學院的學報投稿《難忘胡繩》,并附胡繩同志給原告的親筆信、信封、胡繩簡歷復印件。
10.投稿者以不當占有胡繩手跡為由,將南京某學院及其原學報副總編告上法庭。
11.而一旦“天命難知頻破惑,塵凡多變敢求真”后,胡繩的驚人膽識也就顯現出來了。
12.大營救從1942年1月初開始,到6月基本結束,共營救鄒韜奮、矛盾、胡繩等文化名人800余人,對我們國家的文化事業有著不可磨滅的突出貢獻。
13.胡繩同志在任人民出版社社長和多次談話中說,一個國家的出版要有門檻,如果我們把門檻放低,學術風氣會變壞。
※ "胡繩"造句CNDU漢語詞典查詞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