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陸遜在荊州之戰、彝陵之戰中其實采用的都是同一種方法,這就是驕兵之計,不知目睹了關羽之死的劉備為何還要上一次當?劉備對陸遜一直以“黃口豎子”。
2.四是沿岸駐軍多為驕兵悍將,糧米經過,馬上截留。
3.大意失荊州,驕兵必敗。
4.可是,轉型轉成了文官淪為驕兵悍將的擺設,只有像馮道一樣,心平氣和、唾面自干,才能文運長久,無論如何都是一種悲哀。
5.瀨谷支隊玉碎香消也就罷了,誰讓磯谷廉介孤軍冒進呢?小鬼子也是懂得驕兵必敗的。
6.但是,五代驕兵悍將占據社會中心日久,想要把他們一朝逐出,得慢慢來。
7.俗語說:不能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俗語又說:驕兵則必敗。看來萬事都沒有絕對,自己把握,不卑不亢才是“贏”的真諦!
8.目下賊勢狂獗,官兵屢戰無功,若不將驕兵悍將明正典刑,何以儆戒將來!
9.古人說:“驕兵必敗”。這正是曹操赤壁失利的根本原因。
10.鐘萬仇又氣又恨,知道還是中了那灰衣人的驕兵之計,心道:果然姜是老的辣,這老匹夫一貫算計別人,想不到老子如此謹慎,到頭來還是中了這老匹夫的計。
11.孫權作為一個君王,那么年輕就提領江東,身邊集中百戰成精的驕兵悍將,很多都是他的叔伯之輩,都壓在他脆弱的肩上。
12.何太后自己經此一事后皇家威信掃地,如何敢怪罪面前的這些驕兵悍將,只得委委屈屈地好言安撫眾人幾句,許諾來日定重賞今日有份鋤奸的將士。
13.王信和諸將也討論過多次,這些敵人明顯是在用驕兵之計,來放松己方的警惕心,他們絕對是想要除掉自己這些人的。
14.人在高潮時,千萬不可得意忘形,否則驕兵必敗;人處低潮時,千萬不可灰心喪志,否則郁卒自滅。
15.驕兵必敗,說大話的人必定會自食其言.
16.及至汴州,欲以峻法繩驕兵;而董晉判官楊凝、孟叔度亦縱恣淫湎,眾情共怒。
17.然而,由于秦檜專權期間的長期破壞,當時南宋國困民窮,軍備長期廢弛,驕兵悍將很多,軍力較弱,而貿然開戰,宋軍準備并不充分。
18.大概慕容博應該是認為慕容復比自己的實力高太多,有勝無敗,才這樣輕視自己吧,林君飛的心中一動,斗者相爭,驕兵必敗,這一點自己應該可以好好利用一下。
19.人在高漲時,萬萬不成寫意失神,否則驕兵必敗;人處低潮時,萬萬不成悲不美觀喪志,否則郁卒自滅。
20.我們都懂得驕兵必敗的道理,所以盡管取得了勝利,也不可驕傲。
21.犁頭的使用是生的創造,惡的鏟除”;“我們的敵人是帝國主義、媚外軍閥、買辦地主、劣紳土豪、貪官污吏、驕兵悍將。
22.首任益州知州張詠,來成都后首先懲辦王繼恩部下擾民的驕兵悍將,再用變叛民為順民的政策,整頓治安,減賦免捐。
23.回信言,此恐為敵方驕兵之計,不可輕敵。
24.古人說:"驕兵必敗"。這正是曹操敗于赤壁的根本原因。
※ "驕兵"造句CNDU漢語詞典查詞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