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王嘯詠良久,直指竹曰:“何可一日無此君?”。
2.故丹青書法,確為余事,鮮有以此引類連朋、嘯詠林下而成地域性文化現象者。
3.王維與朋友裴迪“浮舟往來、彈琴賦詩、嘯詠終日、互為唱和”的畫面,恰如盛唐時期的風華般只能任憑后人在腦海中想象。
4.雄峻多姿、層巒疊嶂的戴云山、九仙山、清源山、紫帽山,是歷代文人墨客登臨嘯詠的勝地。
5.九月九正值仲秋時節,秋高氣爽,登高遠望,嘯詠騁懷,活動筋骨,所以,人們于重陽登高,在時令上是最合適不過的。
6.至于該窟頂部平棊藻井飛天群中,一伎者左手吹指嘯詠,右手托圓鏡供養的圖像,更是云岡晚期伎樂雕刻世俗化的典型例舉。
7.一掬苦汗,使一泓清流落英繽紛;或一蓑煙雨,放浪山水,“終日無事,嘯詠而已”,倚杖聽江聲,夜飲醒復醉。
8.“彈琴嘯詠,樂之忘歸”的王維,是居士,又豈止是居士!蘇軾的文藝成就,在最重文化的宋代,乃至在整個中國古代,都是登峰造極的。
9.朝廷派謝萬率軍北征,他常以嘯詠自高,從不撫慰將士。
10.有道是“登高今夕事,九九是天長”,在即將到來的重陽節,與家中的老人一起登高遠眺、出游賞秋,不但能嘯詠騁懷,還能舒展筋骨,如其“九九”長久之意。
11.將有望于吾輩臨風嘯詠,舒泄其精靈耶?賞宜夜飲,燃蠟則不如坐月之妙矣。
12.這種稅法不免牽強附會,然而,九月九正值仲秋時節,秋高氣爽,登高遠望,嘯詠騁懷,活動筋骨,所以,人們于重陽登高,在時令上是最合適不過的。
※ "嘯詠"造句CNDU漢語詞典查詞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