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水稻土呈酸性至微酸性反應,通透性好,可耕性良好.
2.土壤分為棕壤、褐土、潮土、砂礓黑土和水稻土5個土類,80個土種。
3.對江蘇常熟生態站長期施肥條件下的水稻土進行了磷素轉化的研究。
4.研究了川中丘陵區紫色水稻土土壤腐殖質碳的剖面分布及其組成特征,探討了土壤腐殖質與活性有機碳、土壤全氮含量的關系。
5.以潮土、旱地紅壤和紅壤性水稻土為研究對象,探討了長期施肥對土壤腐殖質含量與性質的影響。
6.通過建立野外采樣系統,對一個生長周期內水稻土釋放的揮發性含硫氣體進行了檢測。
7.水稻土有較長耕作歷史,并已形成了潛育層和潴育層,但土壤肥力并不高.
8.潛育型水稻土試驗小區骨無冷泉串流,水土溫度比大田高.
9.目前已認識到,水耕土壤的表土有機碳庫高于旱地土壤;近年來中國水稻土有機碳庫呈現明顯的增長。
10.采用自創的“三維坐標容器法”,研究了潮砂土、紅壤土、水稻土對陸稻根系生長發育的影響。
11.采用田間試驗,研究了白漿土型水稻土不同生物硅肥施用量對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的影響。
12.探討了各種濃度的果爾對水稻土中厭氧細菌群的影響.
13.通過盆栽試驗,探討了在吉林省砂壤水稻土中銅對水稻的毒性效應以及在水稻各器官的分布、累積、遷移規律,并確定了銅在該土壤中對水稻毒性臨界值。
14.水稻土中鐵的微生物還原過程在土壤環境化學方面具有特殊的意義。
15.采用在田間埋設400目尼龍絹網制作的網袋限制根系下扎的試驗方法,研究了限制根系下扎對水稻土上不同基因型小麥生長和錳營養的影響。
16.冷漿型水稻土上種植水稻,插秧密度為每平方米14.3穴以上時,采用超稀植施肥法有利于提高產量。
17.廣泛分布于我國南方地區的磚紅壤、紅壤以及發育于紅色粘土的水稻土,大多數屬于高固磷土壤。
18.其次為黃壤、棕壤、石灰土、潮土和水稻土。
※ "水稻土"造句CNDU漢語詞典查詞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