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于是在其他人喝得七顛八倒的時候,他來了個后發制人,拿出了一瓶六斤裝的軒尼斯,給每個人的水杯倒滿,帶頭一飲而盡。
2.終于把所有技能全部點到25級了,楊凡的各項屬性也是大增,同時也可以使用后發制人,殺氣訣,神兵鑒定,還有神行千里,反間之計這幾個技能了。
3.從以上部署看,曹操所采取的戰略方針,不是分兵把守黃河南岸,而是集中兵力,扼守要隘,重點設防,以逸待勞,后發制人。
4.后發制人沒那么容易,先發制人才是王道。
5.這里浮現出來了一個重要的閱讀問題,就是用先入為主的方式去閱讀文學作品是錯誤的,偉大的閱讀應該是后發制人,那就是懷著一顆空白之心去閱讀,在閱讀的過程里內心迅速地豐富飽滿起來。余華?
6.在敵強我弱的情況下,我們不妨先讓一步,采取后發制人的辦法戰勝敵人。
7.因此,中資銀行必須抓緊時間和機遇,發揮自己的優勢,后發制人,在激烈的競爭中健康發展。
8.俗話說:先聲奪人;俗話又說:后發制人!做事說話搶先一步,可能會占得先機,但卻往往露出破綻,給對手可乘之機。故遇事不妨冷靜下來,靜觀其變,以后發制人!
9.堅持以靜制動,后發制人,"避其鋒銳,擊其惰歸";"深溝高壘,立于不敗之地"。
10.智者,以靜制動,后發制人。
11.上半場先摸清對方實力,以守為主,下半場積極進攻,后發制人。
12.紅隊后發制人,最終取得這場比賽的勝利。
13.鑒于近年來氣候變化無常,秋行夏令,專家提醒,要在不失時機地利用降雨蓄水防旱的同時,務必警惕汛情后發制人出現前旱后澇。
14.由于你不了解對方,這局棋,你要以靜待動,采取后發制人的策略。
15.在這次辯論中,我們采取引蛇出洞,后發制人的辦法,掌握了對方的弱點,然后有理有據地進行反擊,從而取得了勝利。
※ "后發制人"造句CNDU漢語詞典查詞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