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宋代以后,有不少詩話家不主張詩中發(fā)議論,認為詩以不犯本位為高,議論便落言筌,不是詩的本色。
2.文學闡釋學則反對“文以載道”、主張“吟詠性情”的俗文學,即在詩話詞話曲話和小說評點中表現(xiàn)出來的審美理論。
3.本書征引或評述了宋以來的詩話近130種,中國詩話史上的重要著作幾乎都被涉及。
4.禪作為一種文化現(xiàn)象對中國文學理論產(chǎn)生過重要影響,尤其是“詩話”這種類似語錄體的詩評形式就是直接習自禪家的一個成果。
5.琴棋書畫詩酒花,當年件件不離它,如今七事皆更變,柴米油鹽醬醋茶。書畫琴棋詩酒花,開門見見人人夸,而今有酒獨自飲,奈何無人對詩話。瓊瑤?
6.從詩話角度切入,研究晚明時期的竟陵派是很有必要的。
7.中唐詩文大家韓愈,在宋代詩話批評中受到廣泛的關(guān)注,人們結(jié)合歷史時期詩學趣尚對其進行了多方面、多角度的論評。
8.清人趙翼稱他“才氣超邁,音節(jié)響亮,宗派唐人而自出新意,一涉筆即有博大昌明氣象”,并說“論者推為(明代)開國詩人第一”(見《甌北詩話》)。
9.朝鮮詩話中的接受者既是寫作對象和讀者,又具有中朝文化雙重的文化背景。
10.《木蘭辭》《出師表》《岳陽樓記》及《南濠詩話》《歸去來兮辭》等經(jīng)典詩文,他都能背誦,終生不忘。
11.本論文共分三個部分,第一部分為第一章即略論理性在宋詩話中的興起和發(fā)展。
12.對詩話的研究,有利于探討茶陵派的理論基石,特別是茶陵派“格調(diào)”說的形成對整個明代詩話理論產(chǎn)生深遠的影響。
13.清代袁枚《隨園詩話》中說:“齊武帝于興光樓上施青漆,謂之青樓”。
14.我記得袁枚在《隨園詩話》里有句話,叫“美人自古如名將,不許人間見白頭”。
15.絞盡腦汁,也只記得袁枚在《隨園詩話》里用的小印:“錢塘蘇小是鄉(xiāng)親”。
16.此書付梓后,一直傳世不衰,不僅被《昭代叢書》、《叢書集成》、《屏廬叢刻》等叢書收入,也被丁福保所輯《清詩話》收入。
17.厲鬼不能奪其正,利劍不能折其剛。出自:明·謝榛《四溟詩話》剛正耿直的品質(zhì)不為邪惡威武所屈折。謝榛?
18.人不見,煙已昏,擊筑彈鋏與誰論。黃塵變,紅日滾,一篇詩話易沉淪??咨腥?
19.因此,以中國詩話詞話的觀念為主線,以西方詩學為參照,可以論證中國詩學的基本特性。
※ "詩話"造句CNDU漢語詞典查詞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