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大宅》拼音版
唐代:白居易
傷大宅
誰家起甲第,朱門大道邊?豐屋中櫛比,高墻外回環。累累六七堂,棟宇相連延。一堂費百萬,郁郁起青煙。洞房溫且凊,寒暑不能干。高堂虛且迥,坐臥見南山。繞廊紫藤架,夾砌紅藥欄。攀枝摘櫻桃,帶花移牡丹。主人此中坐,十載為大官。廚有臭敗肉,庫有貫朽錢。誰能將我語,問爾骨肉間:豈無窮賤者,忍不救饑寒?如何奉一身,直欲保千年?不見馬家宅,今作奉誠園。唐代·白居易的簡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
? 白居易的詩(5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