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山一段云·清旦朝金母”譯文及注釋
譯文
清晨朝拜西王母,傍晚醉于西王母居住的金龜處。風搖蕩著仙人輕薄的六銖衣,乘著無力的鶴背,感覺孤立危急。
貪看劉海撒金錢之戲,不覺天關已全部關閉。相偕到何處寄居度過這漫漫長夜,還是去造訪句曲山的三茅兄弟吧。
注釋
清旦:清晨。金母:即西王母。
玉龜:西王母所居之處。
六銖衣:仙人之衣。
孤危:孤高、危聳。
海蟾:蟾蜍,此指月亮。
三茅:即茅山。
參考資料:
1、葉嘉瑩 顧之京.柳永詞新釋輯評.北京:中國書店,2005:150-157
“巫山一段云·清旦朝金母”鑒賞
柳永簡介
宋代·柳永的簡介

柳永,(約987年—約1053年)北宋著名詞人,婉約派代表人物。漢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變,字景莊,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稱柳七。宋仁宗朝進士,官至屯田員外郎,故世稱柳屯田。他自稱“奉旨填詞柳三變”,以畢生精力作詞,并以“白衣卿相”自詡。其詞多描繪城市風光和歌妓生活,尤長于抒寫羈旅行役之情,創作慢詞獨多。鋪敘刻畫,情景交融,語言通俗,音律諧婉,在當時流傳極其廣泛,人稱“凡有井水飲處,皆能歌柳詞”,婉約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對宋詞的發展有重大影響,代表作 《雨霖鈴》《八聲甘州》。
...〔? 柳永的詩(18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