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酌清溪江石上寄權昭夷”譯文及注釋
譯文
今天我手提著一壇酒,獨自來到秋浦清溪的江祖石上。
自從盤古開天辟地開以來,這江祖石又長了幾千尺?
我舉杯向天大笑,天空回旋,太陽西照。
但愿永遠坐在江祖石上,與嚴子陵一樣釣魚。
把這詩寄給你,謝謝你這個山中人的照料,咱們一起同調歌詠。
注釋
權昭夷:天水人,相傳李白曾與他在貴池修道煉丹。
回:一作“迥”。
嚴陵:即嚴光,字子陵,曾與漢光武帝劉秀同學,劉秀稱帝,找其做宮,嚴改名換姓,隱居釣魚。此處李白借嚴自喻。
謝:告訴。山中人,即權昭夷。
“獨酌清溪江石上寄權昭夷”鑒賞
賞析
《獨酌清溪江石上寄權昭夷》是唐代詩人李白創作的一首五言古詩。此詩作于天寶十三載(754)李白游秋浦時。
該詩描述的是李白在清溪江石上獨自喝酒后的所思和所想。此詩前四句以入聲韻寫詩人攜酒獨上江祖石及石之悠古,后六句以上聲韻寫其愿效東漢嚴光(子陵)不受武帝征召而歸釣富春江和友人權昭夷隱跡山中之高格,并從側面映襯出清溪風光之美。
王琦謂“江”字下“似缺一祖字”。《一統志》:“江祖石在池州城南二十五里,有一石突然出水際,其高數丈,上有仙人跡,名曰江祖石。”
權昭夷:天水人,事跡不詳。李白《獨酌清溪江[祖]石上寄權昭夷》詩,約作于天寶十三載(754)。又《答高山人兼呈權顧二侯》詩,云:“顧侯達語默,權子識通蔽。”“權子”即“權侯”,當即權昭夷,與上詩為同時之作。又《金陵與諸賢送權十一序》云:“而嘗采姹女于江華,收河車于清溪,與天水權昭夷服勤爐火之業久矣。”證知權十一即權昭夷。此序約天寶十四載(755)作于金陵。
江祖石:有今安徽池州市西南清溪河北岸,今屬里山鄉里山村。因“形似古渡江神”故名“江祖”。石面朝清溪,與萬羅山隔溪峙立,背靠江祖山。李白《獨酌清溪江石上寄權昭夷》有“我攜一樽酒,獨上江祖石”。《秋浦歌十七首》(其九)有“江祖一片石,青天掃畫屏”。(其十一)有“邏人橫鳥道,江祖出魚梁”。
李白簡介
唐代·李白的簡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李白的號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祖籍隴西成紀(待考),李白出生于西域碎葉城,4歲再隨父遷至劍南道綿州。李白存世詩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享年61歲。其墓在今安徽當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
...〔? 李白的詩(14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