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文 > 舒頔的詩 > 小重山·端午

      小重山·端午

      [元代]:舒頔

      碧艾香蒲處處忙。誰家兒共女,慶端陽。細纏五色臂絲長??浙皭?,誰復吊沅湘。

      往事莫論量。千年忠義氣,日星光。離騷讀罷總堪傷。無人解,樹轉午陰涼。


      “小重山·端午”譯文及注釋

      譯文

      到處采擷艾蒿、蒲草繁忙,誰家的青年男女,準備過端午節?五色絲帶纏繞著手臂唱歌跳舞。我內心惆悵,還有誰在端午節追悼屈原?

      過去的事不要評論衡量,屈原忠義氣節,可與日月相比。讀完了《離騷》總能感到悲傷。沒有人理解我的心情,只有在樹蔭底下乘涼。

      注釋

      小重山:詞牌名。又名“小重山令”?!督饖Y集》入“雙調”。唐人例用以寫“宮怨”,故其調悲。五十八字,前后片各四平韻。

      端午:農歷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午日節等,中國傳統的民間節日。亦以紀念相傳于是自沉汨羅江的古代愛國詩人屈原,有裹粽子及賽龍舟等風俗。

      碧艾:綠色的艾草。香蒲(pú):多年生草本植物。俗稱蒲草。生長在水邊或池沼內。葉狹長,夏季開花,雌雄花穗緊密排列在同一穗軸上,形如蠟燭,有絨毛,可做枕頭心;葉片可編織席子、蒲包、扇子?;ǚ鄯Q蒲黃,用為止血藥。舊時端午節有在門口掛菖蒲、艾葉、蒿草、白芷等植物的習俗。明陳汝元《金蓮記·就逮》:“角黍包金,香蒲切玉,是處龍舟飛競。”

      端陽:端陽節,端午節的別稱。明馮應京《月令廣義·歲令一·禮節》:“五月初一至初五日名女兒節,初三日扇市,初五日端陽節,十三日龍節?!?/p>

      五色臂絲:荊楚風俗,端午節以紅、黃、藍、白、黑五彩絲系臂,相傳這五彩絲線代表著東、西、南、北、中五方神力,可以抵御邪祟災瘟,人們稱之為“長命線”。一說這五彩象征著五色龍,可以降服鬼怪。

      惆悵:因失意或失望而傷感、懊惱?!冻o·九辯》:“廓落兮,羈旅而無友生;惆悵兮,而私自憐?!?/p>

      吊:憑吊,悼念。沅(yuán)湘:二水名,沅水和湘水的并稱。沅水發源于貴州,湘水發源于廣西,都經過湖南省注入洞庭湖。戰國楚詩人屈原遭放逐后,曾長期流浪沅湘間。湘水支流中有汨羅江,為屈原自沉之處。《楚辭·離騷》:“濟沅湘以南征兮,就重華而陳詞?!边@里指代屈原。

      往事:過去的事情?!盾髯印こ上唷罚骸坝^往事,以自戒,治亂是非亦可識。”此指屈原投江自盡之事。論量(liáng):評論,計較。唐吳兢《貞觀政要·論任賢》:“至于論量人物,直道而言。”

      千年:極言時間久遠。晉陶淵明《挽歌詩》:“幽室一已閉,千年不復朝。”忠義:忠貞義烈。《后漢書·桓典傳》:“ 獻帝即位,三公奏典前與何進 謀誅閹官,功雖不遂,忠義炳著?!贝酥盖闹邑懥x氣。

      日星光:屈原《九章·涉江》:“與天地兮比壽,與日月兮同光?!边@句是說屈原的忠義氣節永不泯滅,就像太陽和星星的光輝一樣。

      離騷:指屈原的長篇政治抒情詩《離騷》。此詩抒發了不與邪惡勢力同流合污的斗爭精神和至死不渝的愛國熱情。

      解:懂得,明白。無人解:此句寫出作者感嘆不被世俗所理解的心情。

      午陰:中午的陰涼處。常指樹蔭下。宋蘇舜欽《寄題趙叔平嘉樹亭》詩:“午陰閑淡茶煙外,曉韻蕭疏睡雨中?!?/p>

      “小重山·端午”鑒賞

      創作背景

      《小重山·端午》是元曲作家、詩人、詞人舒頔的作品,作于明朝建立(1368年)之后的一個端午節。舒頔生平處于元明之際,《新元史》稱他“遭逢亂世”,“嘗避寇巖谷,被執,頔正色叱賊(指朱元璋等起義軍),賊感而釋之”。他忠于元朝,入明不仕。 ?

      賞析

      “空惆悵”慨嘆了世人忙于節日的喜慶,而不理解或淡忘了端午節厚重的歷史內涵:表達對愛國詩人屈原的懷念之情?!盁o人解”抒發了作者不為世俗理解的孤寂落寞情懷,也表達了對屈原忠義氣節的崇敬。

      這首詞最突出的表現手法是對比。上闋中,眾人的繁忙喜慶和作者的獨自惆悵形成對比;下闋中,世俗對屈原的不理解和作者讀《離騷》的深切感傷形成對比。

      這首詞蘊含了濃重的民族風味,描寫的是荊楚之地的端午風俗。全詞從“碧艾香蒲”入筆,“處處忙”道出了端午時節的忙碌。兒共女,慶端陽,描摹出一幅合家團圓共度佳節的溫馨,刻畫出了中華民族在節日之中共享天倫的樂趣。“細纏五色臂絲長”,纏五色臂絲是荊楚之地的一種民族風俗,是在端午節由孩子們將五色絲帶纏在臂上,這種五色的臂絲又叫“朱索”或者“長命縷”,據說能夠降服鬼怪,企保平安。上闋的最后兩句“空惆悵,誰復吊沅湘”,將全詞開辟了一個新的境界,為下闋的悼念屈原奠定了基調,為抒情作了鋪墊。“誰復吊沅湘”,交代了“空惆悵”的緣由,原來人們忙著過端午,只是一般性地喜慶,而忘卻了這個特殊節日所蘊含的歷史文化內涵,誰還記得那為愛國詩人屈原呢?作者有感而發,直指俗弊。在這熱鬧喜慶的節日里,詩人卻“空惆悵”,與“慶端陽”的熱鬧形成鮮明的對比。下闋直抒自己的感情,仍然運用了對比手法。就是寫追悼屈子之情思了?!巴履摿俊?,確實,千年已過,人們記住最多的不是屈子的《離騷》,而是汨羅江投河自盡的忠義氣節?!扒曛伊x氣,日星光”,日星本是天地的精華,終明兒不滅,將屈原的千古大義與日星之光相提并論,并不為過,大忠大義,理當被永世銘記?!半x騷讀罷宗堪傷”,此一句不單單寫出了對屈子大義的崇敬,還道出了文人的惺惺相惜?!盁o人解”,抒發了作者不為世俗理解的孤寂落寞情懷,也表達了對屈原忠義氣節的崇敬。千年已過,便是何等的悲歌大義,又能被幾人記得呢?便是記得,又有幾人能解?樹轉午陰涼,端午之時的燥熱天氣,能得一份的涼意已是不易,莫非也是屈子的美意嗎?結尾由情歸景,景中又似有余情,大有余音不絕之意。

      本曲以端午節為載體,從眼前所見的荊楚端午風俗寫起,描畫出一幅熱鬧繁忙的景象,與下片的“無人解”形成鮮明對比。但沅湘之水卻把作者帶入了歷史,通過紀懷屈原抒發自己對元朝覆滅的感傷和不仕明朝的節烈,“空惆悵,誰復吊沅湘” 、“《離騷》讀罷總堪傷。無人解”等詩句傳達就是作者的傷感失落,而“往事莫論量。千年忠義氣,日星光”則表明了作者對元朝的忠貞決心?!皹滢D午陰涼”,以景結情,情在景中,是古詩詞的常用收尾法。可以收到“曲終人不見,江上數峰青”的余韻繚繞的效果。作者的悲觀絕望之情溢于言表。

      歷來寫端午的詩詞都很多,多半會提到屈原的舊事,借屈原之酒杯澆自己之塊壘,或者抒發自己郁郁不得志的失落情懷,或者贊揚屈原的精神而表明自己的忠義之心,總之,流不盡的沅湘之水,就是中國失意文人的辛酸之淚?!般湎姹烫端?,應自照千峰”(梅堯臣),“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文秀),“沅湘流不盡,屈子怨何深”(戴叔倫)。

      讀中國古詩詞總讓人覺得氣悶,而沒有怒發沖冠的暢快,好像他們只會躲在角落里哀怨或者表明忠心,從來都不會憤怒似的。最多不過是裝瘋賣傻,“學呆,妝癡,誰解其中意?”“盡教他爭甚底,不如他瞌睡,不如咱沉醉,都不管天和地”,沒有幾個敢真正站起來去怒去喊去抗爭!這和《詩經》開創的“悲而不傷,哀而不怨”的溫柔敦厚的詩風與屈原的香草美人的藝術傳統是分不開的。

      舒頔簡介

      元代·舒頔的簡介

      舒頔

      舒頔(dí)(一三○四~一三七七),字道原,績溪,(今屬安徽?。┤恕I瞄L隸書,博學廣聞。曾任臺州學正,后時艱不仕,隱居山中。入朝屢召不出,洪武十年(一三七七)終老于家。歸隱時曾結廬為讀書舍,其書齋取名“貞素齋”。著有《貞素齋集》、《北莊遺稿》等?!缎略贰酚袀?。

      ...〔? 舒頔的詩(1篇)

      猜你喜歡

      小重山·端午

      元代舒頔

      碧艾香蒲處處忙。誰家兒共女,慶端陽。細纏五色臂絲長。空惆悵,誰復吊沅湘。

      往事莫論量。千年忠義氣,日星光。離騷讀罷總堪傷。無人解,樹轉午陰涼。


      戀情深 其一

      五代毛文錫

      滴滴銅壺寒漏咽,醉紅樓月。宴馀香殿會鴛衾,蕩春心。

      真珠簾下曉光侵,鶯語隔瓊林。寶帳欲開慵起,戀情深。


      競渡歌

      唐代張建封

      五月五日天晴明,楊花繞江啼曉鶯。

      使君未出郡齋外,江上早聞齊和聲。

      使君出時皆有準,馬前已被紅旗引。

      兩岸羅衣破暈香,銀釵照日如霜刃。

      鼓聲三下紅旗開,兩龍躍出浮水來。

      棹影斡波飛萬劍,鼓聲劈浪鳴千雷。

      鼓聲漸急標將近,兩龍望標目如瞬。

      坡上人呼霹靂驚,竿頭彩掛虹蜺暈。

      前船搶水已得標,后船失勢空揮橈。

      瘡眉血首爭不定,輸岸一朋心似燒。

      只將輸贏分罰賞,兩岸十舟五來往。

      須臾戲罷各東西,競脫文身請書上。

      吾今細觀競渡兒,何殊當路權相持。

      不思得岸各休去,會到摧車折楫時。


      端午日禮部宿齋有衣服彩結之貺以詩還答

      唐代權德輿

      良辰當五日,偕老祝千年。彩縷同心麗,輕裾映體鮮。

      寂寥齋畫省,款曲擘香箋。更想傳觴處,孫孩遍目前。


      南歌子·游賞

      宋代蘇軾

      山與歌眉斂,波同醉眼流。游人都上十三樓。不羨竹西歌吹、古揚州。

      菰黍連昌歜,瓊彝倒玉舟。誰家水調唱歌頭。聲繞碧山飛去、晚云留。


      澡蘭香·淮安重午

      宋代吳文英

      盤絲系腕,巧篆垂簪,玉隱紺紗睡覺。銀瓶露井,彩箑云窗,往事少年依約。為當時曾寫榴裙,傷心紅綃褪萼。黍夢光陰,漸老汀洲煙蒻。

      莫唱江南古調,怨抑難招,楚江沉魄。薰風燕乳,暗雨梅黃,午鏡澡蘭簾幕。念秦樓也擬人歸,應剪菖蒲自酌。但悵望、一縷新蟾,隨人天角。



      亚洲AV男人的天堂在线观看| 亚洲一级毛片免观看| 亚洲精品无码成人片在线观看| 亚洲熟妇av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欧洲综合在线| 亚洲中文字幕视频国产| 亚洲一本之道高清乱码| 亚洲成av人片在线看片|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青青草原|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久久久|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 精品亚洲成AV人在线观看| 亚洲毛片av日韩av无码| 亚洲人成网站色在线入口| 亚洲日韩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亚洲一区精品伊人久久伊人|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人人网站 | 亚洲日本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电影| 亚洲欧洲国产成人精品| 亚洲国产成人超福利久久精品| 亚洲一级毛片在线观| 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 亚洲最大成人网色|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蜜桃| 日本亚洲欧洲免费天堂午夜看片女人员|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亚洲一级毛片视频| 亚洲人成电影网站色| 亚洲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啊|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mv| 亚洲AV成人无码网站| 亚洲男人的天堂网站|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小说| 亚洲精品岛国片在线观看| 亚洲日产无码中文字幕| 亚洲韩国—中文字幕| 亚洲精品高清国产一线久久| 无码乱人伦一区二区亚洲| 亚洲区小说区图片区QVOD| 亚洲AV日韩精品久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