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文 > 張鎡的詩 > 滿庭芳·促織兒

      滿庭芳·促織兒

      [宋代]:張鎡

      月洗高梧,露漙幽草,寶釵樓外秋深。土花沿翠,螢火墜墻陰。靜聽寒聲斷續,微韻轉、凄咽悲沉。爭求侶,殷勤勸織,促破曉機心。

      兒時,曾記得,呼燈灌穴,斂步隨音。任滿身花影,猶自追尋。攜向華堂戲斗,亭臺小、籠巧妝金。今休說,從渠床下,涼夜伴孤吟。

      “滿庭芳·促織兒”譯文及注釋

      譯文

      月光清澈如水,沐浴著高高的梧桐林。夜露潤濕幽暗的秋草,寶釵樓外秋意正深。青苔沿著墻根伸展,忽見一個螢火蟲墜下墻陰。靜靜地聽著蟋蟀的叫聲,斷斷續續,聲聲凄涼。它并不是為了尋求伴侶,而是殷勤地督促婦女織布做衣,可謂費盡了苦心。

      曾記得孩提時,小伙伴相互招呼著,提著燈籠四處搜尋蟋蟀。端水灌進蟋蟀的洞穴里,又放輕腳步仔細聽著,追尋逃跑蟋蟀的聲音。任憑月光花影鋪了滿身,獨自一個人也要追蹤。將逮到的蟋蟀興致勃勃地帶到精美的廳堂參加戲斗,與他人的蟋蟀決一雌雄,亭臺般的小籠小巧而涂金色。而今不必再度提起幼年趣事,雅興已經沒了。蟋蟀正在我的床下發出低吟,在寒冷的夜里陪伴著我這孤獨的人哀嘆悲吟。

      注釋

      促織:蟋蟀。

      漙(tuán):露水多。

      寶釵樓:唐宋時咸陽酒樓名。

      土花:青苔,苔蘚。

      勸:催促。

      機心:原指機巧功利之心。這里是說蟋蟀為“勸織”而煞費苦心。

      灌穴:古時抓蟋蟀的一種方法,將水灌進蟋蟀穴,逼迫蟋蟀出來。

      斂步:腳步很輕。

      華堂:精美的廳堂。

      亭臺:指盛蟋蟀的籠子

      籠巧妝金:因籠子小巧而涂金色。

      渠:它。

      “滿庭芳·促織兒”鑒賞

      賞析

      詠物詞主要是借物抒情或托物言志,把個人的情感體驗和志向選擇寄寓在所詠的具體可感的形象中,化抽象為具體,化無形為有體,而且要使詞人的主觀情志與聽詠的客觀物象渾然一體,密不可分。張鎡這首詞就達到了這一境界。

      上闋寫聽到蟋蟀聲的感受。

      “月洗”五句,蟋蟀聲發出的地方。詞人首先刻畫庭院秋夜的幽美環境。夜空澄明,高大的梧桐沐浴在月光之中。“洗”字傳出秋月明凈之美用字傳神。

      《詩·鄭風·野有蔓草》:“野有蔓草,零露漙兮。”毛《傳》:“漙漙然盛多也。”“漙”字傳出露水凝聚之美。寶釵樓,本是咸陽古跡,邵博曾餞客于樓上,歌李白《憶秦娥》詞(《邵氏聞見后錄》卷十九),這里借指杭州張達可家的樓臺。張鎡字功甫(功父),舊字時可,祖籍西秦,張達可當是他的兄弟輩,所以信手拈來,寄寓對故鄉的懷念之情。秋深,點出時令,在一個美好的月皎露漙的秋夜,墻下的苔蘚順著墻腳鋪去。“沿”字化靜態為動態,用字極生動巧妙。突然一點螢火,飄墜墻根,這就是蟋蟀發出聲音的地方。許昂霄《詞綜偶評》云:“螢火句陪襯。”所謂陪襯,用視覺里的螢火襯托出聽覺里的蟋蟀鳴聲,用螢火墜落的無關情節,襯托出蟋蟀鳴聲的中心題材。看螢火,聽蟋蟀,富有生活情趣,而這種生活情趣是從閑適的生活中領略到的。《武林舊事》卷十錄載了張鎡自己記敘的一年十二月燕游次序,題名《張約齋賞心樂事》,自序云:“余掃軌林扃,不知衰老,節物遷變,花鳥泉石,領會無余。每適意時,相羊小園,殆覺風景與人為一。”由于長期過著優游舒適生活的王孫,張鎡對這種情趣有很深的體會。

      “靜聽”五句寫蟋蟀的鳴聲和聽者的感受。“斷續”、“微韻”是蟋蟀鳴聲的特點,“轉”則有音調抑揚頓挫之致。“寒”與“凄咽悲沉”是詞人聽來的主觀感受。“爭求侶”與“殷勤勸織”,是詞人對蟋蟀鳴聲的理解和想象:蟋蟀鳴,一是為了求侶,二是為了促織。《太平御覽》卷九百四十九引陸機《毛詩疏義》謂蟋蟀:“幽州人謂之促織,督促之言也。里語曰:趣織(即促織)鳴,懶婦驚。”破,盡也,煞也,與楊萬里《題朝英進齋》詩“用破半生心”的破字用法相同,猶言促盡、促煞用詞精當。蟋蟀的鳴聲伴隨和推動著織女紡織到曉。

      下闋追憶兒時捕蟋蟀、斗蟋蟀的情趣,反襯今日的孤獨悲苦情懷,充滿不勝今昔之感。“兒時”五句,寫捕蟋蟀,最為后代詞人所激賞。“呼燈”二句,刻畫入微。“任滿身”二句,尤為工細。賀裳《皺水軒詞筌》評論說:“形容處,心細入絲發。”它將兒童的天真活潑以及帶著稚氣的小心和淘氣,純用白描語言,細細寫出,給人以身臨其境之感,周密稱之為“詠物之入神者”(《歷代詩余·詞話》引)。“攜向”二句,寫斗蟋蟀。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每秋時,宮中妃妾皆以小金籠閉蟋蟀,置枕函畔,夜聽其聲。民間爭效之。”從捕蟋蟀寫到斗蟋蟀,補足當時情事,筆勢連貫,一氣呵成,為下面的感慨蓄勢。

      “今休說”三句,今昔相較,感慨深遠。《詩·豳風·七月》:“十月蟋蟀入我床下。”杜甫《促織》詩:“促織甚微細,哀音何動人。草根吟不穩,床下夜相親。”今日的寂寞凄苦與兒時的歡樂情趣形成鮮明的對比,在這種對比的刺激下,正是欲揚還抑,欲展還收,欲說還休啊。張鎡于淳熙十四年(1187)自直秘閣、臨安通判稱疾去職,在家閑居,“暢懷林泉”,“安恬嗜靜”(見《武林舊事》卷十所載《約齋桂隱百詠自序》),不免有孤寂之嘆,所以末句也非浮泛之語。

      這首詞采用明線結構,所以線索明晰,結構平實,雖運用了幾個典故,但并不晦澀難懂。

      創作背景

      據姜夔《齊天樂》詠蟋蟀的小序,張鎡這首詞是宋寧宗慶元二年(1196)在張達可家與姜夔會飲時,聽到屋壁間蟋蟀聲,兩人同時寫來交給歌者演唱的。 ?

      張鎡簡介

      宋代·張鎡的簡介

      張鎡

      張鎡,字功甫,原字時可。因慕郭功甫,故易字功甫。號約齋。居臨安,卜居南湖。循王張俊之曾孫。隆興二年(1164),為大理司直。淳熙年間直秘閣通判婺州。慶元初為司農寺主簿,遷司農寺丞。開禧三年(1207)與謀誅韓侂胄,又欲去宰相史彌遠,事泄,于嘉定四年十二月被除名象州編管,卒于是年后。張鎡出身華貴,能詩擅詞,又善畫竹石古木。嘗學詩于陸游。尤袤、楊萬里、辛棄疾、姜夔等皆與之交游。《齊東野語》載“其園池聲妓服玩之麗甲天下”,又以其牡丹會聞名于世。

      ...〔? 張鎡的詩(3篇)

      猜你喜歡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手机麻豆| 亚洲成人高清在线观看| 亚洲色成人中文字幕网站| 亚洲中文无码av永久| 国产AⅤ无码专区亚洲AV| 国产精品亚洲va在线观看| 91亚洲国产在人线播放午夜| 亚洲高清最新av网站| 亚洲人妖女同在线播放| 亚洲成综合人影院在院播放| 亚洲综合激情另类小说区| 亚洲韩国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色偷偷亚洲第一综合网| 亚洲videosbestsex日本| 亚洲人成激情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精品国自产电影| 狠狠色婷婷狠狠狠亚洲综合| 亚洲高清国产拍精品熟女| 亚洲的天堂av无码|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天堂古代| 亚洲娇小性xxxx| 亚洲日本乱码一区二区在线二产线| 亚洲成a人片毛片在线| 亚洲sss综合天堂久久久| 中文字幕亚洲精品无码| 亚洲精品欧洲精品| 亚洲人成日本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123区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色| 亚洲一卡一卡二新区无人区| 欧美日韩亚洲精品| 亚洲一区日韩高清中文字幕亚洲| 亚洲av成人中文无码专区| 精品久久亚洲中文无码| 亚洲乱亚洲乱妇24p| 亚洲一级特黄特黄的大片| 亚洲A∨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下载| 亚洲第一黄色网址| 亚洲中文字幕在线乱码|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