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征西怨
東征西怨 (東征西怨)是一個漢語成語,拼音是dōng zhēng xī yuàn,東征西怨是中性詞。。。。。
拼音讀音
拼音dōng zhēng xī yuàn
怎么讀
注音ㄉㄨㄥ ㄓㄥ ㄒ一 ㄩㄢˋ
出處語出《書·仲虺之誥》:“惟王不邇聲色,不殖貨利,德懋懋官,功懋懋賞……東征西夷怨,南征北狄怨。”
例子古先哲王,東征西怨。顧予不德,重以勞人。唐·陸贄《重優復興元府及洋鳳州百姓等詔》
用法作賓語、定語;用于書面語。
※ 成語東征西怨的拼音、東征西怨怎么讀由CNDU成語大全提供。
在線漢字轉拼音
※ 與(東征西怨)相關的成語及拼音:
聲東擊西 | 迷惑敵人的一種戰術;虛張聲勢說攻擊東邊;實際進攻西邊。聲:聲張;擊:打擊。 |
說東道西 | 沒有中心地隨意說。 |
學貫中西 | 形容中文、外語都十分好。 |
自怨自艾 | 原指自己悔恨;自己改正。現形容悔恨交加。怨:悔恨;艾:割草;改正。 |
旁征博引 | 旁:廣泛;征:征求;博:廣博;引:引證。廣泛地引用材料作為依據、例證。 |
東扶西倒 | 從這邊扶起,卻又倒向那邊。比喻顧此失彼。也形容壞習氣太多,糾正了這一點,那一點又冒頭了。 |
東施效顰 | 美女西施因病皺眉;顯得更美。鄰里丑女(后稱東施);機械地模仿;也皺起眉頭;結果這副苦相使她顯得更丑(效:模仿;顰:皺眉頭)。比喻不顧具體條件;不加分析地胡亂摹仿別人;結果適得其反;顯得可笑。 |
南征北戰,東蕩西殺 | 征:征戰;蕩:掃蕩。形容轉戰南北,奮勇殺敵。 |
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 用公道來回報怨恨,用恩德來回報恩德。 |
東道主 | 泛指接待或宴客的主人。 |
西學東漸 | 漸:流入。西方的各種學說向東方流傳。 |
拆東墻補西墻 | 拆倒東邊的墻,以修補西邊的墻。比喻臨時勉強應付。亦比喻臨時救急,不是根本辦法。 |
角巾東路 | 《晉書·羊祜傳》:“嘗與從弟琇書曰:‘既定邊事,當角巾東路,歸故里,為容棺之墟。’”意謂辭官退隱,登東歸之路。后用以為歸隱的典故。 |
東扯西拉 | 形容說話離題,沒有中心。 |
大江東去 | 長江的水往東奔流而去。后借用為詞牌名。多表示陳跡消逝,歷史向前發展。 |
盡付東流 | 比喻完全喪失或前功盡棄。 |
東扯西拽 | 謂事情互相糾纏。猶言拆東補西。 |
市怨結禍 | 市:買,換取;禍:災禍。換取怨恨,結下禍根。 |
朝西暮東 | 朝:早晨。早晨在西,晚上在東。指行蹤不定。比喻變來變去,不專一 |
以直報怨 | 以公道對待有怨恨的人。 |
怨府禍梯 | 怨府:怨恨集中的處所;禍梯:導致禍害的途徑。指人成天沉浸在怨恨之中,成為致禍的根由。 |
夕陽西下 | 指傍晚落日的景象。也比喻人遲暮之年或事物走向衰落。 |
內舉不避親,外舉不避怨 | 舉:推薦。舉薦身邊的人,即使是親屬也不回避;舉薦外面的人,即使是仇敵也不躲開。形容辦事公正無私 |
任勞任怨 | 任:擔當、承擔。做事既能承受勞苦;又能承受埋怨。 |
怨離惜別 | 怨:幽怨。形容離別之際的愁緒和依依惜別的心情。 |
西山日薄 | 薄:逼近。太陽快要落山。比喻事物接近衰亡或人近老年。亦作“日薄西山”、“西山日迫”。 |
東談西說 | 指議論的面很寬。 |
日薄西山 | 薄:迫近;西山:泛指西邊的高山。太陽快落山了。比喻人已經衰老或事物衰敗腐朽;臨近死亡。 |
最近成語拼音查詢:東征西怨的拼音(dōng zhēng xī yuàn) 眷紅偎翠的拼音(juàn hóng wēi cuì) 碎身糜軀的拼音(suì shēn mí qū) 玉液金波的拼音(yù yè jīn bō) 不棄故舊的拼音(bù qì gù jiù) 夜深人靜的拼音(yè shēn rén jìng) 抵瑕蹈隙的拼音(dǐ xiá dǎo xì) 罕譬而喻的拼音(hǎn pì ér yù) 沒金鎩羽的拼音(méi jīn shā yǔ) 鶉居鷇飲的拼音(chún jū yàn yǐn) 有忝祖德的拼音(yǒu tiǎn zǔ dé) 矜功自伐的拼音(jīn gōng zì fá) 賣爵鬻官的拼音(mài jué yù guān) 茂林深篁的拼音(mào lín shēn huáng) 風馳電掣的拼音(fēng chí diàn chè) 恭逢其盛的拼音(gōng féng qí shèng) 聊復爾爾的拼音(liáo fù ěr ěr) 死皮賴臉的拼音(sǐ pí lài liǎn) 杯酒戈矛的拼音(bēi jiǔ gē máo) 氣象一新的拼音(qì xiàng yī xīn) 夸誕生惑的拼音(kuā dàn shēng huò) 取之不盡的拼音(qǔ zhī bù jìn) 懸心吊膽的拼音(xuán xīn diào dǎn) 一舉成名的拼音(yī jǔ chéng míng) 錦繡前程的拼音(jǐn xiù qián chéng) 更多成語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