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龍
詞語解釋
沙龍
舊時法國巴黎的文人和藝術家常在崇尚藝術的貴婦人的客廳里集會,談論文藝。后來就把文人雅士聚談的場所叫沙龍,現也指在文學藝術方面志趣相投的人們的一種社交場所。
例文學沙龍;美術沙龍;語言學沙龍。
英salon;
翻譯
- 英語 salon (loanword)?
- 德語 Literarischer Salon (S, Gesch)?
- 法語 salon
引證解釋
法語salon的譯音。原義客廳。十七世紀末和十八世紀, 法國 文人和藝術家常接受貴族婦女的招待,在客廳集會,談論文學、藝術。后因稱文藝家等聚會談論的場所為“沙龍”。
引柳亞子 《郭沫若五十生朝》詩:“溫馨遙隔市聲嘩,小小沙龍淡淡花。”
冰心 《冬兒姑娘·我們太太的客廳》:“袁小姐 是個畫家,又是個詩人,是我們太太的唯一女友,也是這‘沙龍’中的唯一女客人。”
徐遲 《牡丹》六:“當時 梅 家是 上海 的一個藝術沙龍。許多著名的戲劇家,詩人,音樂家,舞蹈家,美術家和評論家,他們聚集在一起,此去彼來,高談闊論,研究藝術,幫他創作新戲。”十七世紀下半葉起 法國 官方每年在 巴黎 定期舉行的造型藝術展覽會。
引靳以 《生存》:“他還記得那張在 法國 沙龍入選的畫,他特意要我拿給他看。”
即沙籠。參見“沙籠”。
引陸俊超 《三個小伙伴·斗魚》:“蘇塔 呢,她是全校長得最俊的姑娘,雖然跟男孩子一樣,終年赤著腳,沙龍又補著補釘,可是裹在身上,還是顯得那么漂亮。”
國語辭典
沙龍
法語 salon的音譯。原為客廳之意,因法國十八世紀時,文人常在貴族客廳中談論文藝時事,故漸成文藝集會的專稱。
昔時巴黎每年所舉行的圖畫、雕刻等美術品展覽會。
設計雅致,供人飲酒談天的場所。
網絡解釋
沙龍 (漢語詞語)
“沙龍”一詞最早源于意大利語單詞"Salotto",是法語Salon一字的譯音,原指法國上層人物住宅中的豪華會客廳。從17世紀起,巴黎的名人(多半是名媛貴婦)常把客廳變成著名的社交場所。進出者,多為戲劇家、小說家、詩人、音樂家、畫家、評論家、哲學家和政治家等。他們志趣相投,聚會一堂,一邊呷著飲料,欣賞典雅的音樂,抱膝長談,無拘無束。后來人們便把這種形式的聚會叫做“沙龍”,并風靡歐美各國文化界,十九世紀是它的鼎盛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