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同
詞語解釋
協同
互相配合。
例協同辦理。
英do sth.in coordination; cooperate with; work in coordination with;
引證解釋
諧調一致;和合共同。
引《漢書·律歷志上》:“咸得其實,靡不協同。”
《后漢書·桓帝紀》:“內外協同,漏刻之閒,桀逆梟夷。”
宋?莊季裕 《雞肋編》卷中:“誓書之外,各無所求,必務協同,庶存悠久。”
魯迅 《熱風·隨感錄三六》:“太特別,便難與種種人協同生長,掙得地位。”指團結統一。
引《三國志·魏志·鄧艾傳》:“艾 性剛急,輕犯雅俗,不能協同朋類,故莫肯理之。”
《樂府詩集·燕射歌辭二·北齊元會大饗歌皇夏三》:“我應天歷,四海為家。協同內外,混一戎華。”協助;會同。
引《三國志·魏志·呂布傳》:“卿父勸吾協同 曹公,絶婚 公路。”
元?馬致遠 《岳陽樓》第三折:“勾頭文書元著我協同著你拿這 胡道人。”
清?李漁 《比目魚·奏捷》:“若果然是他,只消協同地方,拿來就是了。”
毛澤東 《給中國人民志愿軍的命令》:“協同 朝鮮 同志向侵略者作戰并爭取光榮的勝利。”指互相配合。
引范文瀾 蔡美彪 等《中國通史》第四編第三章第一節:“遇有戰事,召集各部落長共同商議,調發兵眾,協同作戰。”
郭光 《英雄列車》一:“我們的英雄乘務員和旅客協同動作,又從洪水里搶救出來了九個災民。”
國語辭典
協同
共同。
引《后漢書·卷七五·呂布傳》:「將軍宜與協同策謀,共存大計。」
《儒林外史·第一三回》:「煩貴縣查點來文事理,遣役協同來差訪該犯潛蹤何處。」
網絡解釋
協同
協同一詞來自古希臘語, 或曰協和、同步、和諧、協調、協作、合作, 是協同學(Synergetics)的基本范疇。協同的定義, 《說文》提到“協, 眾之同和也。同, 合會也”。
所謂協同,就是指協調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不同資源或者個體,協同一致地完成某一目標的過程或能力。而所有有助于協同的軟件都可以稱作是協同軟件。
協同,按照康德關于范疇表中關于關系范疇的論述,協同至主動與受動之間的交互作用。
相關成語
- xié tiáo協調
- bī tóng逼同
- wén tóng文同
- děng tóng等同
- xié dìng協定
- tóng yì cí同義詞
- zhòng kǒu tóng shēng眾口同聲
- tóng yì yǔ同義語
- huǒ tóng伙同
- tóng lǐ同里
- tóng zhì同質
- tóng suì同歲
- lüè tóng略同
- zàn tóng贊同
- tóng lì ni?o同力鳥
- zhòng tóng fēn眾同分
- shū tú tóng guī殊途同歸
- xuán tóng玄同
- tóng rì同日
- wú yuè tóng zhōu吳越同舟
- tóng shí同時
- yì lù tóng guī異路同歸
- g?n tóng shēn shòu感同身受
- tóng zú同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