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木
詞語解釋
麻木
失去知覺。
例感官全都麻木了。
英numb;
麻木的感覺。又稱麻痹。
例感覺麻木。
英apathetic; benumbed; insenate; be dead to all feeling;
比喻思想不敏銳,反應遲鈍。
例使一個民族衰弱、壓抑、麻木。
翻譯
- 英語 numb, insensitive, apathetic
- 德語 Stupor (S)?, abgestumpft (Adj)?, apathisch (Adj)?, bet?ubt, taub (Adj)?, empfindungslos, gefühllos (Adj)?
- 法語 engourdi, indifférent
引證解釋
同“麻痹”。
引《朱子語類》卷二五:“心既不仁……如人身體麻木,都不醒了。”
《二刻拍案驚奇》卷十四:“放綁要緊,手腳都麻木了。”
鄭觀應 《盛世危言·醫道》:“衰邁之人腦氣不足,遂有麻木、昏瞶之病。”謂感覺遲鈍。
引《水滸傳》第一一八回:“雷炯、計稷 驚得麻木了,動彈不得。”
魯迅 《故事新編·理水》:“‘先生’,鄉下人麻木而平靜的回答道:‘您是學者,總該知道現在已是午后,別人也要肚子餓的。’”周立波 《暴風驟雨》第一部二十:“想不到的悲哀的襲擊使她麻木了。”
國語辭典
麻木
醫學上稱知覺完全喪失,分為全身麻木、局部麻木及部位麻木三種。
引《西游記·第四〇回》:「沙僧聞言,打了一個失驚,渾身麻木道:『師兄,你都說的是那里話,我等因生前有罪,感蒙觀世音菩薩勸化,與我們摩頂受戒,改換法名,皈依佛果。』」《儒林外史·第一一回》:「昨晚跌了一交,半身麻木,口眼有些歪斜。」
近麻痺 麻醉
譏人感覺頑鈍,不能振作。
例如:「麻木不仁」。
反敏感 激動
網絡解釋
麻木 (漢語詞語)
麻木,指身體某部分感覺發麻甚至喪失感覺;比喻對外界事物反應不靈敏。如:他變得越來越麻木不仁了。
最近近義詞查詢:勸說的近義詞(quàn shuō)影視的近義詞(yǐng shì)傲睨萬物的近義詞(ào nì wàn wù)奉上的近義詞(fèng shàng)安靖的近義詞(ān jìng)賢能的近義詞(xián néng)遲笨的近義詞(chí bèn)訣別的近義詞(jué bié)怙惡不悛的近義詞(hù è bù quān)反悔的近義詞(fǎn huǐ)全始全終的近義詞(quán shǐ quán zhōng)飭令的近義詞(chì lìng)女主的近義詞(nǚ zhǔ)停筆的近義詞(tíng bǐ)鄙言的近義詞(bǐ yán)大札的近義詞(dà zhá)貪心不足的近義詞(tān xīn bù zú)腐儒的近義詞(fǔ rú)運限的近義詞(yùn xiàn)題材的近義詞(tí cái)陷害的近義詞(xiàn hài)貪得無厭的近義詞(tān dé wú yàn)結余的近義詞(jié yú)摹擬的近義詞(mó nǐ)判詞的近義詞(pàn cí)更多詞語近義詞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