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
詞語解釋
國學
古代指國家設立的學校。指我國固有的文化、學術。
引證解釋
古代指國家設立的學校。參見“國子監”。
引《周禮·春官·樂師》:“樂師掌國學之政,以教國子小舞。”
《宋書·臧燾徐廣傅隆傳贊》:“高祖 受命,議創國學。”
唐?韓愈 《竇公墓志銘》:“教誨於國學也,嚴以有禮,扶善遏過。”
清?和邦額 《夜譚隨錄·莊劚松》:“吉州 莊壽年,號 斸松。乾隆 初年,貢入國學。”指我國固有的文化、學術。參見“國故”。
引魯迅 《花邊文學·考場三丑》:“于是使文人學士大嘆國學之衰落。”
胡適 《<國學季刊>發刊宣言》:“我們深信國學的將來,定能遠勝國學的過去。”
國語辭典
國學
本國固有的學術。
例如:「我國的國學,包括經學、史學、子學、文學等。」
近國粹
國家為全國設立的學校。
引《幼學瓊林·卷三·宮室類》:「成均辟雍,皆國學之號。」
網絡解釋
國學 (中國傳統思想文化學術)
國學,是以先秦經典及諸子百家學說為根基,它涵蓋了兩漢經學、魏晉玄學、隋唐道學、宋明理學、明清實學和同時期的先秦詩賦、漢賦、六朝駢文、唐宋詩詞、元曲與明清小說并歷代史學等一套完整的文化、學術體系。中國歷史上“國學”是指以“國子監”為首的官學,自 “西學東漸”后相對西學而言泛指“中國傳統思想文化學術”。
國學 (中文學術期刊)
《國學》是一本關注國學領域最新進展的國際中文期刊,主要刊登國學領域內最新研究進展及成果展示的相關論文。
最近近義詞查詢:國學的近義詞(guó xué)正經的近義詞(zhèng jīng)民氣的近義詞(mín qì)刁鉆的近義詞(diāo zuān)戮力同心的近義詞(lù lì tóng xīn)扭轉的近義詞(niǔ zhuǎn)興辦的近義詞(xīng bàn)云霄的近義詞(yún xiāo)術數的近義詞(shù shù)氣義相投的近義詞(qì yì xiāng tóu)借使的近義詞(jiè shǐ)出驚的近義詞(chū jīng)見告的近義詞(jiàn gào)吃醋的近義詞(chī cù)包伙的近義詞(bāo huǒ)別具一格的近義詞(bié jù yī gé)事項的近義詞(shì xiàng)堅韌不拔的近義詞(jiān rèn bù bá)當即的近義詞(dāng jí)損害的近義詞(sǔn hài)抄寫的近義詞(chāo xiě)仙境的近義詞(xiān jìng)法場的近義詞(fǎ chǎng)完璧歸趙的近義詞(wán bì guī zhào)公務的近義詞(gōng wù)更多詞語近義詞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