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
《禹貢》中記載大禹治水按照冀州、兗州、青州、徐州、揚州、荊州、豫州、梁州、雍州的順序進行的。根據地理來說,豫州在九州的中心地區,和兗州、徐州交界,為什么徐州之后就是揚州,卻把豫州放在后邊呢?原來都是因為大禹是按照五行方位治理水患的。冀州是帝都,所以理所當然應該放在第一個,而且地理位置上處在北方,換化成五行就是水。水生木,木代表東方,所以緊隨其后的就是兗州、青州、徐州了。木生火,火代表南方,所以接下來就是揚州、荊州了。火生土,土代表的位置是中央,所以跟著就是豫州了。土生金,金代表了西方,所以最后邊的就是梁州和雍州了。這就是《尚書》中所說的常理都是有了秩序。這和大禹的父親打破五行的秩序,是差距很大的做法啊。這種說法我是從魏幾道那兒聽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