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
【分段注釋】
年矢每催:時光如箭一樣飛逝,頻頻催促人們珍惜。矢,箭。每,頻。催,催促。曦:日光。暉:陽光。朗:明亮。曜:照耀。
璇(xuán)璣(jī):均為天上的恒星,此處代指北斗七星,其中第二顆為天璇星,第三顆為天璣星。懸:懸掛在空中。斡:旋轉,運轉。北斗七星不停轉動代表四季更替。晦:農歷每月的最后一日。魄:即“霸”,月亮剛出來或即將落下時的微光。環:循環。照:照耀。
指薪:即薪火相傳。指,同“脂”。修祜:修福,積德。祜,福德、福祿。出自《莊子·養生主》:“指窮于為薪,火傳也,不知其盡也。”意思是燭薪的燃燒是有窮盡的,火種卻可以一直傳下去沒有窮盡。
修祜:造福,積德。修,治。祜,福。永:長。綏:安。吉:吉祥。劭:美好。
【翻譯】
青春易逝,歲月匆匆催人漸老,只有太陽的光輝永遠照耀。
北斗七星運轉不停,月缺月圓循環往復。
只有修福積德,子孫才能薪火相傳,永享平安幸福。
【解讀】
中華民族極為重視文明的演進及民族的延續。一個民族若沒有歷史,就會缺乏走向未來的勇氣與智慧,而一個民族若沒有未來,就什么都沒有了。
這個世界有很多永恒的東西:交替的日月、漫天的繁星、地球的運轉,還有無窮的光陰,遺憾的是,這其中唯獨沒有永遠存在的民族。幸運的是,在這一刻的日月交替、這一夜的滿天繁星,這一瞬間的地球運轉,這一剎那的流逝光陰中,偏偏就傳承著永恒不變的一脈文明。
一個人會衰老,但一個群體所創造的文明會永遠年輕;一個人的生命會消失,但民族的延續不會中斷,而這個真理,中國的先民很早就知曉了。于是,他們做了最明智的決定,選擇了最適合中國發展的道路,找到了實現民族延續和文明傳承的最佳方式——與人為善,修福積德;錘煉品性,沉淀底蘊。
我們應該引以為傲,古人所希望的“子子孫孫無窮匱也”的美好愿望,直到今天仍然在不斷地實現著;而遍觀世界歷史所罕有的“文明代代相承無斷絕”的奇跡在今天的中國出現了。這就是中國的先民留給后世子孫最寶貴的財富,正因為如此,我們沒有理由不幸福,沒有理由不快樂。接下來,我們該做的,就是繼續將幸福與快樂留給后人。
世界歷史有“四大文明古國”“五大文明發祥地”之分。
四大文明古國分別是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倫和中國。古代文明往往依水而興,這四大古國的建立也遵循這個道理,它們分別坐落于尼羅河、印度河和恒河、底格里斯河和幼發拉底河、黃河及長江流域之上。這四大文明發祥地再加上古希臘,就是世界五大文明的發祥地。由于“中國”作為一個指代區域的稱號至今仍然在使用,因此不稱作“古中國”,但中國的確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古老國度。
五大文明中,創造古埃及文明的古埃及人、創造古印度文明的雅利安人、創造古愛琴文明的克里特人和邁錫尼人及創造古希臘文明的古希臘人、創造古巴比倫文明的阿摩利人以及創造兩河流域其他文明的蘇美爾人、赫梯人、亞述人等,都消失在了歷史的長河中,他們所創造的文明也跟著消失了。相較之下,我們很幸運,中國這片古老的土地一直為中國人所擁有,中華民族自古至今不曾斷絕,中華文明跨越數千年,一脈相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