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篇幅關系,只列出前 100 個合的成語
成語 | 解釋 | 出處 |
---|---|---|
hé liǎng wéi yī合兩為一 | 亦作“合二為一”。合兩者為一體。 | 《后漢書·楊震傳》:“伏見詔書為阿母興起津城門內第舍,連里竟街,雕修繕飾,窮極巧伎。”李賢注:“合兩坊而為一宅。” |
zhū huán hé pǔ珠還合浦 | 合浦:漢代郡名,在今廣西合浦縣東北。比喻東西失而復得或人去而復回。 | 宋 吳曾《能改齋漫錄 辨誤一》:“殊不知珠還合浦,乃后漢孟嘗,不可以孟嘗君遷就也。” |
wū hé zhī zhòng烏合之眾 | 合:聚合;眾;許多人。比喻臨時雜湊的、毫無組織紀律的一群人。 | 管仲《管子》:“烏合之眾,初雖有歡,后必相吐,雖善不親也。” |
lián zhū hé bì連珠合璧 | 比喻人才或美好的事物聚集在一起。 | 北周·庚信《郊廟歌辭·昭復》:“連珠合璧重光來,天策暫轉勾陳開。” |
xíng bù gǒu hé行不茍合 | 謂做事有主見,不隨便附和別人。 | 西漢·司馬遷《史記·酈生陸賈列傳》:“行不茍合,義不取容。” |
tōu hé gǒu cóng偷合茍從 | 亦作“偷合取容”。謂茍且迎合以取悅于人。 | 東漢·班固《漢書·元帝紀》:“偷合茍從,未肯極言,朕甚閔焉。” |
qíng fú yì hé情孚意合 | 同“情投意合”。 |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25回:“我如今卻和你眷戀日久,情孚意合,卻不恁地理會。” |
dà dāi dà hé大開大合 | 形容文思跌蕩,放得開,收得攏。 | 清·趙翼《憂旱》:“今年天作奇文章,大開大合為弛張。” |
chuǎi hé féng yíng揣合逢迎 | 揣:揣測,揣摩。現指揣摩、迎合權貴的心意,以謀求私利。 |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55回:“就是那貧賤儒生,又不過做的是些揣合逢迎的考校。” |
mào hé xíng lí貌合形離 | 貌:表面上。表面上很合得來,而行動上卻又差異很大。 | 晉 葛洪《抱樸子 勤求》:“口親心離,貌合形離。” |
zhū lián bì hé珠連璧合 | ①指日月、五星同時出現于天的一方。語本《漢書·律歷志上》:“日月如合璧,五星如連珠。”顏師古注引孟康曰:“謂太初上元甲子夜半朔旦冬至時,七曜皆會聚斗、牽牛分度,夜盡如合璧連珠也。”②泛指日月五星普照天下。 | 語本《漢書·律歷志上》:“日月如合璧,五星如連珠。”顏師古注引孟康曰:“謂太初上元甲子夜半朔旦冬至時,七曜皆會聚斗、牽牛分度,夜盡如合璧連珠也。” |
cuán líng hé zhěng攢零合整 | 攢:聚,湊集。把零碎的拼湊成整數。 | 元 無名氏《陳州糶米》:“莊院里攢零合整,收拾的這幾兩銀子糶米。” |
jìng yuán bì hé鏡圓璧合 | 比喻圓滿。 | 清·陳瑞生《再生緣》第72回:“乞萬歲開一線之恩,賜歸皇甫,俾使患難婚姻遂得鏡圓璧合。” |
qiè hé shí yí切合時宜 | 十分符合當時的需要或潮流 | |
mào hé qíng lí貌合情離 | 指兩個人表面合得來,實際上感情不合。 | 清 夏敬渠《野叟曝言》第115回:“雖克竭敬愛,而貌合情離,與從夫之義悖矣。” |
ē yì gǒu hé阿意茍合 | 阿:迎合,曲從;茍:茍且;茍合:無原則地附和。曲從別人的意愿,無原則地附和。 | 東漢 班固《漢書 公孫劉車王楊蔡陳鄭傳贊》:“阿意茍合,以說其上。” |
tóng fú hé qì同符合契 | 比喻完全相合,完全相同。 | 晉·陳壽《三國志·吳志·孫策傳》:“術甚奇之,以堅部曲還策”裴松之注引《吳歷》:“一與君同符合契,有永固之分,今便行矣。” |
hé zòng lián héng合從連衡 | 從:通“縱”;衡:通“橫”。指聯合抗敵。 | 《戰國策·秦策一》:“約從連橫,兵革不藏。” |
tóng liú hé wū同流合污 | 思想、言行與惡劣的風氣、污濁的世道相合。多指跟著壞人一起做壞事。流:流俗。 | 戰國 鄒 孟軻《孟子 盡心下》:“同乎流俗,合乎污世。” |
fān shǒu shì yǔ,fù shǒu shì yún翻手是雨,合手是云 | 翻:反轉;覆:反覆。形容人反復無常或慣于玩弄權術。 | 元·張國賓《合汗衫》第一折:“咱人翻手是雨,合手是云,那塵埃中埋沒殺多才俊。” |
huán zhū hé pǔ還珠合浦 | 比喻東西失而復得或人去而復回。 | 唐 駱賓王《上兗州刺史啟》:“還珠合浦,波含遠近之星。” |
hé yǎn mō xiàng合眼摸象 | 閉著眼睛摸象。比喻盲目行事。 | 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前集·山谷上》:“山谷云:‘詩詞高勝,要從學問中來。后來學詩者,雖時有妙句,譬如合眼摸象,隨所觸體得一處。’” |
rì yuè hé bì日月合壁 | 日月同時上升,出現于陰歷的朔日。古人以為是國家的瑞兆。 | 《漢書·律歷志上》:“日月如合壁,五星如連珠。” |
tōng lì hé zuò通力合作 | 不分彼此;共同努力。通:聯合。 | 先秦 孔子《論語 顏淵》:“盍徹乎”宋 朱熹注:“一夫受田百畝,而與同溝共井之人,通力合作,計畝均收。” |
fēn jìn hé jī分進合擊 | 軍隊從幾個方向前進,協同圍擊同一目標。 | 毛澤東《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第五章第六節:“將敵軍對我軍的戰略上的分進合擊,改為我軍對敵軍的戰役或戰斗上的分進合擊。” |
hé zé liú,bù hé zé qù合則留,不合則去 | 合:投契,融洽。意見相合就留下共事,不合就離開 | 宋·蘇軾《范增論》:“增年已七十,合則留,不合則去。不以此時明去就之分,而欲依項羽以成功名,陋矣。” |
diàn hé jīn chāi鈿合金釵 | 鈿盒和金釵,相傳為唐玄宗與楊貴妃定情之信物。泛指情人之間的信物。 | 唐 白居易《長恨歌》:“唯將舊物表深情,鈿合金釵寄將去。” |
hòu yǎng qián hé后仰前合 | 仰:仰面朝天;合:彎身俯地。身體前后晃動,不能自持。形容大笑的樣子。 | |
tōu hé qǔ róng偷合取容 | 奉承迎合別人,使自己能茍且地生活下去。同“偷合茍容”。 | 《史記 白起王翦列傳論》:“偷合取容,以至圽身。” |
qǔ yì yíng hé曲意迎合 | 同“曲意逢迎”。 | 清·鄭觀應《盛世危言·吏治》:“又有一等巧于鉆營,專工窺探上司之性情嗜好,曲意迎合。” |
zòng héng kāi hé縱橫開合 | 指操縱自如。同“縱橫開闔”。 | 柯靈《向拓荒者致敬》:“這些文學的核心是迫切的現實感,而筆鋒所至,縱橫開合,娓娓而談,從歷史掌故……直至民間說唱與繪畫。” |
hé ér wéi yī合而為一 | 兩個或更多的事物合成一個。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春申君列傳》:“臣為王慮,莫若善楚。秦、楚合而為一以臨韓,韓必斂之。” |
lǐ yìng wài hé里應外合 | 應:接應;合:配合。外面攻打與里面接應相結合。 | 元 李文蔚《圯橋進履》第二折:“小官須索整點英雄將士,里應外合擒拿他,有何不可也。” |
hé pǔ zhū huán合浦珠還 | 合浦:漢代郡名,在今廣西合浦縣東北。比喻東西失而復得或人去而復回。 |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循吏傳 孟嘗》:“(合浦)郡不產谷實,而海出珠寶,與交阯比境……嘗到官,革易前敝,求民病利。曾未逾歲,去珠復還,百姓皆反其業。” |
mào lí shén hé貌離神合 | 謂表面上不同而實質上一致。 | 清·包世臣《再與楊季子書》:“縱送激射,同符《史》、《漢》,貌離神合,精彩奪人。” |
zhāo shēng mù gě朝升暮合 | 零碎賣米。形容生活困難。 |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28卷:“若有得一兩二兩贏余,便也留著些做個根本,而今只好繃繃拽拽,朝升暮合過去,那得贏余。” |
fēn gōng hé zuò分工合作 | 眾人各司其責,共同從事工作。 | 沈從文《常德的船》:“有些家中人說不定還留在縣里,經營一種不必要本錢的職業,分工合作,都不閑散。” |
ē yú gǒu hé阿諛茍合 | 阿:迎合,曲從;阿諛:曲意逢迎;茍:茍且;茍合:無原則地附和。曲從別人的意愿,無原則地附和。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封禪書》:“怪遇阿諛茍合之徒,……不可勝數也。” |
gōng dào hé lǐ公道合理 | 見“公平合理”。 | 西戎《糾紛》:“工要評的公道合理,確實是件不容易的事。” |
duàn chāi chóng hé斷釵重合 | 釵:女性首飾。被折斷的釵又重新合在一起。比喻夫妻感情破裂后又重歸于好,也指重新團聚。 | 元·施惠《幽閨記·洛珠雙合》:“幾年間破鏡重圓,今日里斷釵重合。” |
mào hé xīn lí貌合心離 | 表面上關系很密切,實際上是兩條心。 | 漢 黃石公《素書 遵義》:“貌合心離者孤,親讒遠忠者亡。” |
hé pǔ hái zhū合浦還珠 | 見“合浦珠還”。 | 明·沈鯨《雙珠記·母子分珠》:“今分一顆與你帶去,我自留一顆,以寓合浦還珠之意。” |
xìn kǒu kāi hé信口開合 | 比喻隨口亂說一氣。 | 元 關漢卿《魯齋郎》第四折:“你休只管信口開合,絮絮聒聒。” |
qiān hé fù huì牽合附會 | 猶言牽強附會。 | 宋·李綱《災異論》:“某異見,則某事為之符,其說牽合附會,迂闊而難信。” |
bēi huān lí hé悲歡離合 | 悲:悲哀;歡:歡樂;離:離散;合:團聚。指生活中的悲哀與歡樂;分離與團聚的不同遭遇。 | 宋 蘇軾《水調歌頭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杯子由》詞:“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睛陽缺,此事古難全。” |
fǎn jīng hé dào反經合道 | 見“反經合義”。 | 明·徐渭《女狀元》第一出:“此正教做以叔援嫂,因急行權;矯詔誅羌,反經合道。” |
jǔ yǔ bù hé齟齬不合 | 齟齬:上下牙齒不相配合。喻意思不合,有分歧。 | 宋·陸游《賀吏部陳侍郎啟》:“然賢能之進,常齟齬而不合,亦稀闊而難遭。” |
zhū lián bì hé珠聯璧合 | 珍珠聯成串;美玉合成雙。比喻美好的事物。人才聚合在一起。璧:中間有孔的扁圓玉器。 | 東漢 班固《漢書 律歷志上》:“日月如合璧,五星如連珠。” |
yán jīn zhī hé延津之合 | 見“延津劍合”。 | 清·余懷《板橋雜記·軼事》:“掃眉才子,慧業文人,時節因緣,不得不為‘延津之合’矣。” |
hé bù lǒng zuǐ合不攏嘴 | 指人高興得關不住嘴。 | 路遙《平凡的世界》第六卷第32章:“他父母親又會怎樣高興得合不攏嘴巴……” |
fēng hé yǐ jù蜂合蟻聚 | 形容人群蜂蟻般雜亂地聚集在一起。同“蜂屯蟻聚”。 | 前蜀 杜光庭《中和周天醮詞》:“蠢彼不庭,敢違天道……欲恃其蜂合蟻聚之勢,仗鋤耰白挺之徒,垂二十年不賓睿化。” |
qián fǔ hòu hé前俯后合 | ||
bù hé shí jì不合實際 | 指想法、計劃等不現實。 | 毛澤東《關于農業互助合作的兩次談話》:“凡是主觀主義的,不合實際的,都是錯誤的。” |
jiū hé zhī zhòng糾合之眾 | 指糾集起來的百姓。 | 《史記·酈生陸賈列傳》:“足下起糾合之眾,收散亂之兵,不滿萬人。” |
bì kǒu hé shé閉門合轍 | 猶言閉門造車,出門合轍。比喻互相投合。 | 宋 趙令畤《侯鯖錄》卷八:“山谷云:東坡墨戲,水活石潤,與予草書三昧,所謂閉門合轍。” |
qiān zài yī hé千載一合 | 一千年才有這么一個時機。形容機會極其難得。同“千載一時”。 | 《漢書 王襃賈傳》:“上下俱欲,歡然交欣,千載一合,論說無疑。” |
tóng xīn hé yì同心合意 | 同“同心一意”。 | 東漢·班固《漢書·匡衡傳》:“朕嘉與君同心合意,庶幾有成。” |
yīng jié hé pāi應節合拍 | ①合乎節拍。②用以比喻得心應手,運用自如。 | 韋君宜《似水流年·一個煉鐵廠的歷史》:“他們一面拉風箱一面唱歌,應節合拍。” |
chéng shàn lí hé承嬗離合 | 繼承演變。 | |
hòu hé qián yǎng后合前仰 | 合:彎身俯地;仰:仰面朝天。身體前后晃動,不能自持。形容大笑的樣子。 | 元·高文秀《遇上皇》第一折:“東倒西歪,后合前仰,離席上,這酒興顛狂。” |
hé zhōng gòng jì合衷共濟 | 猶言同心協力。 | 謝彬《民國政黨史》第四節:“進步黨亦感兩黨提攜之必要,故遇事胥能合衷共濟。” |
bì gé zì zé閉合自責 | 指關起門來自我反省。同“閉合思過”。 | 《漢書何并傳》:“詡(嚴詡)本以孝行為官,謂掾史為師友,有過輒閉合自責,終不大言。” |
dòu chún hé shé斗唇合舌 | 猶言耍嘴皮子,賣弄口才。 | 南唐·劉崇遠《金華子雜編》卷上:“韓三十五老大漢向同年覓得一副使,而更學斗唇合舌。” |
pín jiàn qīn qī lí,fù guì tā rén hé貧賤親戚離,富貴他人合 | 他人:外人;合:聚合。貧賤時親朋戚友都疏遠你,富貴時素不相識的人都會來巴結你。指人情冷暖,世態炎涼。 | 明·馮夢龍《古今小說》第22卷:“有句古詩說得好,道是:‘貧賤親戚離,富貴他人合。’賈似道做了國戚,朝廷恩寵曰隆,那一個不趨奉他?” |
fēng yún huì hé風云會合 | 風云:指難得的好機會;會合:遇合。比喻有能力的人遇上好機會。 | 宋·陳亮《與陳君舉》:“一旦風云會合……便可以坐福一世蒼生。” |
qǐ chéng zhuǎn hé起承轉合 | 起:是開端;承:是承接上文加以申述;轉:是轉折;合:是結束全文。舊時詩文寫作結構章法方面常用的程式。泛指文章的做法。 | 元 范德璣《詩格》:“作詩有四法:起要平直,承要春容,轉要變化,合要淵水。” |
fēng tún wū hé蜂屯烏合 | 形容人群蜂蟻般雜亂地聚集在一起。同“蜂屯蟻聚”。 | 宋 王禹偁《賀圣駕還京表》:“蕞爾林胡,無名內侮,蜂屯烏合,鼠竊狗偷;必想邊民奪挺以毆攘,亭長持繩而縶縛。” |
tóng zhì hé dào同志合道 | 志:志趣;道:道路。志趣相同,意見一致。 | 清·方望溪《兵部尚書法公墓表》:“始知公忠孝發于至誠,體國憂民,常恨未得同志合道人,相與輔成治教。” |
chí quán hé biàn持權合變 | 以權宜之計適應已經變化的局面。 | 清·梅曾亮《答朱丹木書》:“閣下前任劇邑,治悍民,不尚黃老;今官督糧道,乃尚黃老,此持權合變才也。” |
luò luò guǎ hé落落寡合 | 落落:孤獨的樣子;不合群。寡:少;合:合群。孤孤單單;很難合群。 | 明 名教中人《好逑傳》:“母親石氏,隨父在任,因鐵公子為人落落寡合。見事又敢作敢為,恐怕招愆,所以留在家下。” |
qíng tóu yì hé情投誼合 | 同“情投意合”。 | 清·徐大椿《洄溪道情·祭顧碧筠》:“我天生頑魯,狂放粗豪。性別形殊,一冰一炭,情投誼合,如漆如膠。” |
tōu hé gǒu róng偷合茍容 | 偷:茍且。奉承迎合別人,使自己能茍且地生活下去。 | 先秦 荀況《荀子 臣道》:“不恤君之榮辱,不恤國之臧否,偷合敬容,以持祿養交而已耳,謂之國賊。” |
yún hé xiǎng yīng云合響應 | 猶言云集響應。 | 宋·陳亮《上孝宗皇帝第一書》:“是云合響應之勢,而非可安坐而致也。” |
lù lù guǎ hé碌碌寡合 | 形容性情孤僻,與人合不來。 | 清 林則徐《札各學教官嚴查生員有無吸煙造冊互保》:“其系善良,只因碌碌寡合,以致結保無人。” |
fú tú qī jí,zhòng zài hé jiān浮圖七級,重在合尖 | 浮圖:佛塔;合尖:造好塔尖。比喻辦成事情的關鍵在最后。 | 《新五代史·李菘傳》:“為浮屠者,必合其尖。” |
bì gé sī guò閉合思過 | 指關起門來自我反省。 | 《漢書 韓延壽傳》:“民有昆弟相與訟田自言,延壽大傷之……是日移病不聽事,因入臥傳舍,閉合思過,一縣莫知所為。” |
rì yuè hé bì日月合璧 | 指地球進入太陽與月球之間或月球進入地球與太陽之間所發生的現象。“日月合璧”在朔發生日食,在望發生月食。 | 東漢·班固《漢書·律歷志上》:“日月如合壁,五星如連珠。” |
dào gǔ jī jīn,yán yuǎn hé jìn道古稽今,言遠合近 | 道:講;稽:考核;合:契合。談論古時的事要結合今天的實際,說遠處的事要結合眼前的事。 | 漢·桓寬《鹽鐵論·論災》:“夫道古者稽之今,言遠者合之近。” |
bēi huān hé sàn悲歡合散 | 悲:悲哀;歡:歡樂;合:團聚;散:離散。泛指人世間悲與歡、聚與散的遭遇和心情。 | 唐·元稹《敘詩寄樂天書》:“當花對酒,樂罷哀余,通滯屈伸,悲歡合散。” |
qì hé jīn lán契合金蘭 | 契合:投合。金蘭:指朋友間相處信誠。形容朋友間意氣相投,感情深厚。亦作“契若金蘭”。 | 明·汪廷訥《獅吼記·賞春》:“自合與老爺情投膠漆,契合金蘭。” |
péng xīn hé lì朋心合力 | 朋:同。團結一致,共同努力。 |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李固杜喬傳贊》:“李杜司職,朋心合力。” |
zhì tóng qì hé志同氣合 | 志趣相同,意見一致。 | 宋·曾敏行《獨醒雜志》第四卷:“逢原每不樂補之所為,而墨花實不逮,唯長于平遠,遇志同氣合者始為作之。” |
biǎo lǐ xiāng hé表里相合 | 表里:內外;合:協同。里外相互協同。 | 西周·呂尚《陰符》:“左右有水,前有大阜,后有高山,戰于雨水之間,乘敵過邑,是謂表里相合。” |
qíng tóu qì hé情投契合 | 同“情投意合”。 |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30卷:“兩下挑燈對坐,彼此傾心吐膽,各道生平志愿,情投契合,遂為至交。” |
wǔ hé liù jù五合六聚 | 比喻屢次聚合到一起。 | 《史記·春申君列傳》:“天下五合六聚而不敢救,王之威亦單矣。” |
yì qì xiāng hé意氣相合 | 意氣:志趣和性格。指志趣和性格相同的人彼此投合。 | 唐·杜甫《贈王二十四侍御》詩:“由來意氣合,直取性情真。” |
huǐ fāng wǎ hé毀方瓦合 | 毀去棱角,與瓦礫相合。比喻屈己從眾,君子為道不遠離于人。后指毀棄自己的原則,迎合世俗。 | 語出《禮記·儒行》:“慕賢而容眾,毀方而瓦合,其寬裕有如此者。”鄭玄注:“去己之大圭角,下與眾人小合也。” |
zhì tóng dào hé志同道合 | 形容彼此志向相同;信仰、志趣一致。志:志向;道:道路;信仰。 | 晉 陳壽《三國志 陳思王植傳》:“及其見舉于湯武、周文,誠道合志同,玄漠神通。” |
tóng chén hé wū同塵合污 | 謂行為同于流俗之人,合于污濁之世。 | 明·李贄《藏書·大臣傳·狄仁杰》:“同塵合污,與世委蛇。” |
tiān yuán còu hé天緣湊合 | 天緣:自然的機緣。舊時認為男女結成夫妻是天意所配合。也指事屬巧合。 | 元·石子章《竹塢聽琴》第四折:“這婚姻是天緣湊合。” |
liú lí yù hé流離遇合 | 流離:流轉,離散;遇合:指遇到賞識自己的人。流離失所又再團聚。 | 清·黃宗羲《柳敬亭傳》:“流離遇合,破家失國。” |
tōng shí hé biàn通時合變 | 同“通權達變”。 | 清·梅曾亮《復上汪尚書書》:“立者非他,通時合變,不隨俗為陳言者是已。” |
yán jīn jiàn hé延津劍合 | 指晉時龍泉、太阿兩劍在延津會合的故事。后以“延津劍合”或“延津之合”比喻因緣會合。 |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三卷:“方知兩劍分而復合,以此變化而去也。至今人說因緣湊巧,多用‘延津劍合’故事。” |
fǎn jīng hé yì反經合義 | 雖違背常道,但仍合于義理。 | 《北史·爾朱榮傳》:“榮女先為明帝嬪,欲上立為后,帝疑未決。給事黃門侍郎祖瑩曰:‘昔文公在秦,懷嬴入侍。事有反經合義,陛下獨何疑焉?” |
dào tóng zhì hé道同志合 | 猶言道合志同。 | 宋·司馬光《又謝龐參政啟》:“嘗托僚寀,獲友高明,道同志合,出處如一。” |
bù móu ér hé不謀而合 | 謀:計議;商議;合:相合一致。事先沒有商量過而彼此意見或行動卻完全一致。 | 晉 干寶《搜神記》第二卷:“二人之言,不謀而合。” |
wài hé lǐ chà外合里差 | 比喻口是心非。 | 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第46回:“你說你恁行動,兩頭戳舌獻勤,出尖兒,外合里差。” |
ruò hé fú jié若合符節 | 比喻兩者完全吻合。 | 《孟子 離婁下》:“[舜和文王]得志行乎中國,若合符節。先圣后圣,其揆一也。” |
tǔ yáng jié hé土洋結合 | 把簡單的設備或技術同現代化的設備或技術結合起來。 | 凌叔華《古韻》:“天津是中國北方的商業中心,漫步街頭,西式或土洋結合的簡陋店鋪比比皆是。” |
láo yì jié hé勞逸結合 | 逸:原指安樂;安閑。這里指休息。工作和休息相結合。指既要積極工作;又要適當休息。 | 鄧小平《關于科學和教育工作的幾點意見》:“搞好勞逸結合,不僅不會降低而且有助于提高教學質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