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篇幅關系,只列出前 100 個弄的成語
成語 | 解釋 | 出處 |
---|---|---|
pí pá bié nòng琵琶別弄 | 見“琵琶別抱”。 | 清·李漁《奈何天·計左》:“命短的,做了離魂倩女;命苦的,做了琵琶別弄。” |
huáng chí nòng bīng潢池弄兵 | 潢池:積水塘;弄兵:玩弄兵器。舊時對人民起義的蔑稱。也指發動兵變。 | 東漢 班固《漢書 循吏傳 龔遂》:“其民困于饑寒而吏不恤,故使陛下赤子盜弄陛下之兵于潢池中耳。” |
rèn rén bǎi nòng任人擺弄 | 聽憑別人操縱處置。 | 鄧小平《黨與抗日民主政權》:“其次是把非黨干部、把群眾看成任人擺弄的傀儡,必然脫離群眾,引起群眾的反對。” |
shǐ qiāng nòng bàng使槍弄棒 | 指使弄刀槍棍棒等兵器,借指習武。 |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39回:“因他會寫諸家字體,人都喚他做圣手書生。又會使槍弄棒,舞劍掄刀。” |
tiáo chún nòng shé調唇弄舌 | 見“調唇弄舌”。 | 《醒世恒言·李汧公窮邸遇俠客》:“況在私衙中,料中外人來往,恣意調唇弄舌。” |
wán nòng cí zǎo玩弄詞藻 | 以經常虛偽地使用華麗詞語為標志的言語行為。 | |
pǐn xiāo nòng dí品簫弄笛 | 吹奏洞簫和笛子。指人擅長音樂。 | |
nòng xū zuò jiǎ弄虛作假 | 虛假;不實;制造假的現象以欺騙別人。 | 廖魯言《一九五九年農業戰線的任務》:“在執行生產計劃的全部過程中,也應該實事求是,力戒浮夸和弄虛作假。” |
diū méi nòng sè丟眉弄色 | 做眉眼 | 元·高文秀《黑旋風》第二折:“我才說道恕生面少拜識,他做多少丟眉弄色。” |
chū guāi nòng chǒu出乖弄丑 | 出丑,丟臉。 | 金 董解元《西廂記諸宮調》卷下:“已恁地出乖弄丑,潑水再難收。” |
wǔ gùn nòng bàng舞棍弄棒 | 揮舞著棍棒,高壓統治。 | 路遙《平凡的世界》第二卷第36章:“人民都成了反革命,而真正的反革命都戴著馬克思主義的面具,在人民頭上舞棍弄棒……” |
diào mò nòng bǐ調墨弄筆 | 謂玩弄文字技巧。 | 漢·王充《論衡·佚文》:“天文人文,文豈徒調墨弄筆為美麗之觀哉?載人之行,傳人之名也。” |
nòng méi jǐ yǎn弄眉擠眼 | 用眉眼向人示意。有貶意。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九回:“妙在薛蟠如今不大上學應卯了,因此秦鐘趁此和香憐弄眉擠眼,二人假出小恭,走至后院說梯己話。” |
bān kǒu nòng chún搬口弄唇 | 搬:搬弄;弄:賣弄。指說長道短,挑拔是非或賣弄口才。 |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43回:“又見我兩日不回,必有人搬口弄舌,想是疑心,不做買賣。” |
gù nòng xū xuán故弄虛玄 | 猶故弄玄虛。 | 沙汀《困獸記》十一:“他既不滿意呂康的故弄虛玄,對于吳楣也有一點討厭,覺得他太張巴,太繁瑣。” |
wǔ nòng wén mò舞弄文墨 | 亦作“舞文弄墨”。①玩弄法律條文,曲解其意。②玩弄文辭;耍筆桿子。 | 《隋書·王世充傳》:“善敷奏,明習法律,而舞弄文墨,高下其心。” |
cháo fēng nòng yuè嘲風弄月 | 嘲:嘲笑;弄:玩賞;風、月:泛指各種自然景物。指描寫風云月露等景象而思想內容貧乏的寫作。 | 唐·白居易《將歸渭村先寄舍弟》詩:“詠月嘲風先要減,登山臨水亦宜稀。” |
nòng guǐ diào hóu弄鬼掉猴 | 比喻調皮搗蛋。 |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46回:“心里再要買一個,又怕那牙子家出來的,不干不凈,也不知道毛病兒,買了來三日兩日,又弄鬼掉猴的。” |
wǔ cí nòng zhá舞詞弄札 | 猶言舞文弄墨。 | 唐·劉知畿《史通·曲筆》:“其有舞詞弄札,飾非文過,若王隱,虞預毀辱相凌,子野、休文釋紛相謝。” |
chuán bēi nòng jiǎ傳杯弄斝 | 傳:傳遞,傳送;弄:酒宴中戲弄;斝:古代青銅制的圓口三足酒器。指酒宴中互相斟酒。 | 元·無名氏《符金錠》:“投至得今日開筵,傳杯弄斝。” |
huǒ shàng nòng bīng火上弄冰 | 比喻一下子消失凈盡。 | 明 吳承恩《西游記》第35回:“潑魔苦苦用心拿我,誠所謂水中撈月;老孫若要擒你,就好似火上弄冰。” |
bó shā nòng gǒng搏砂弄汞 | 搏:撥弄;弄:收拾;汞:水銀。撥弄砂子,收拾水銀。比喻難以收拾。 | 明·吳承恩《西游記》第25回:“這潑猴枉自也拿他不住,就拿住他,也似搏砂弄汞,捉影捕風。” |
yuǎn chù kuā chēng,jìn fāng mài nòng遠處夸稱,近方賣弄 | 夸稱:夸獎。在遠近各處夸獎、稱頌,炫耀 |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36回:“全靠恩官作成,遠處夸稱,近方賣弄。” |
nòng xìng shàng qì弄性尚氣 | 指憑感情辦事,好耍脾氣。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四回:“這薛公子的混名,人稱他‘呆霸王’,最是天下第一個弄性尚氣的人,而且使錢如土。” |
nòng yǐng tuán fēng弄影團風 | 形容心魂不定。 | 明·湯顯祖《牡丹亭·診崇》:“須不是依花附木廉纖鬼,咱做的弄影團風抹媚癡。” |
fān chún nòng shé翻唇弄舌 | 翻:反轉;弄:戲耍。傳閑話,弄是非。指用花言巧語搬弄是非。 | 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第56回:“第一要才學,第二就要人品了,又要好相處,沒些說是說非,翻唇弄舌,這就好了。” |
qí lóng nòng fèng騎龍弄鳳 | ①比喻成仙。②比喻騰達。 | 明·陳與郊《義犬》第一出:“騎龍弄鳳之兆,這有何妨。” |
mán shén nòng guǐ瞞神弄鬼 | 欺騙擺弄別人,背著人在暗中搗鬼 |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20回:“你又護著他了!你們瞞神弄鬼的,打是我不知道呢!” |
niān háo nòng guǎn拈毫弄管 | 拿筆。借指寫作或繪畫。 | 明·徐渭《女狀元》第一折:“且喜這所在,澗谷幽深,林巒雅秀,森列于明窗凈幾之外,默助我拈毫弄管之神。” |
nòng qiǎo chéng zhuō弄巧成拙 | 弄:賣弄;耍弄;巧:靈巧;拙:愚笨。本想賣弄聰明;做得好些;結果卻做了蠢事或把事情弄糟。 | 宋 黃庭堅《拙軒頌》:“弄巧成拙,為蛇畫足。” |
diū xià pá er nòng sào zhǒu丟下耙兒弄掃帚 | 放下這樣,又做那樣。比喻事情總做不完。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47回:“上上下下,那不是他操心?你一個媳婦,雖然幫著,也是天天‘丟下耙兒弄掃帚’。” |
chuán bēi nòng zhǎn傳杯弄盞 | 指酒宴中互相斟酒。 | 明 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第十回:“兩傍列坐,傳杯弄盞,花簇錦攢。” |
nòng yù chuí xiāo弄玉吹簫 | 弄玉:秦穆公之女。比喻男歡女悅,結成愛侶,共享幸福。 |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47回:“蕭史教弄玉吹簫,為《來鳳》之曲。” |
nòng zhāng zǎi xiàng弄獐宰相 | 把“弄璋”寫成“弄獐”的宰相。比喻不學無術鉆營權勢的人。 | |
diào zhū nòng fěn調朱弄粉 | 調弄脂粉,打扮妝飾。 | 宋·朱淑真《恨別》詩:“調朱弄粉總無心,瘦覺寬馀纏臂金。” |
nòng guǎn diào xián弄管調弦 | 猶弄竹彈絲。 | |
nòng wén qīng wǔ弄文輕武 | 弄:戲弄,玩弄。耍弄文士的策略,輕視運用武力。 |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25回:“紹怒曰:‘汝等弄文輕武使我失大義!’” |
zào huà nòng rén造化弄人 | 造化:迷信者所謂的運氣,福分。指命運作弄人。 |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67回:“我們在坐四十五人,似乎并無一人落第,那知今日竟有八人之多,可見天道不測,造化弄人,你又從何捉摸。” |
jǐ méi nòng yǎn擠眉弄眼 | 弄眼:使眼色。擠眉毛和眨眼睛向別人示意。也作“擠眉溜眼”。 | 元 王實甫《破窯記》第一折:“擠眉弄眼,俐齒伶牙,攀高接貴,順水推舟。” |
mài nòng xué wèn賣弄學問 | 指故意顯示自己有文化水平。 | |
diào fēng nòng yuè調風弄月 | 調弄風月。喻男女間的談情說愛。 | 元·查德卿《醉太平·春情》曲:“春風管弦,夜月秋千,調風弄月醉花前。” |
diào zuǐ nòng shé掉嘴弄舌 | 掉:搖動;弄:耍弄,播弄。指吵架。 | 明·天然癡叟《石點頭》第六卷:“況且他是賣席子,你是做豆腐,各人做自家生理,何苦掉嘴弄舌,以至相爭。” |
diāo fēng nòng yuè刁風弄月 | 偷情的隱語。 | |
tiáo shé nòng chún調舌弄唇 | 猶言調唇弄舌。 | 明·徐元《八義記·孤兒出宮》:“須不會調舌弄唇。對天修合方真藥圣,揭榜入宮庭。” |
sāo tóu nòng zī搔頭弄姿 | 原指梳妝打扮。后形容女子賣弄姿色(含貶義)。 |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李固傳》:“大行在殯,路人掩涕。固獨胡粉飾貌,搔頭弄姿,槃旋偃仰,從容冶步,曾無慘怛之心。” |
zhào shén nòng guǐ召神弄鬼 | 召喚或迫使精靈或魔鬼等出現或服從自己。 | |
niān huā nòng yuè拈花弄月 | 玩賞花月。 | 明·周履靖《錦箋記·游杭》:“拈花弄月須乘少,問水尋山莫待遲。” |
yú nòng rén mín愚弄人民 | 欺騙捉弄老百姓。 | 春秋·魯·左丘明《左傳·襄公四年》:“浞行媚于內,而施賂于外,愚弄其民。” |
nòng xuān dǎo guǐ弄喧搗鬼 | 弄喧:耍弄玄虛。形容故弄玄虛,暗施詭計。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16卷:“世人但說盜賊,便十分防備他,不知那拐子便與他同行同止,也講不出弄喧搗鬼,沒形沒影的。” |
mài nòng xuán xū賣弄玄虛 | 玄虛:玄妙虛無的道理。指故意耍花招,使人理解不透。 | 巴金《復仇集·亞麗安娜》:“吳素來愛賣弄玄虛,說話每說到重要的地方便住了口。” |
nòng fǔ bān mén弄斧班門 | 在魯班門前舞弄斧子。比喻在行家面前賣弄本領,不自量力。 | 唐 柳宗元《王氏伯仲唱和詩序》:“操斧于班、郢之門,斯強顏耳。宋 歐陽修《與梅圣俞書》:“昨在真定,有詩七八首,今錄去,班門弄斧,可笑可笑。” |
zhuā guāi nòng qiào抓乖弄俏 | 耍聰明,賣弄乖巧。 | 明·吳承恩《西游記》第五十六回:“沙僧道:‘莫爭講,這里不是那抓乖弄俏之處,且進去!且進去!’” |
nòng zuǐ nòng shé弄嘴弄舌 | 弄:玩弄,賣弄。猶言耍嘴皮子。形容賣弄口舌或搬弄是非。 | 明 吳承恩《西游記》第四十四回:“這個弼馬瘟著然會弄嘴弄舌。” |
nòng fěn tiáo zhī弄粉調脂 | 調:調和;脂:胭脂。指以脂粉妝飾容顏。 | 《貨郎旦》第四折:“我本是窮鄉寡婦,沒什的艷色嬌子,又不會賣風流弄粉調脂,又不會按宮商品竹彈絲。” |
niān huā nòng liǔ拈花弄柳 | 比喻玩弄女人。 | 元·高明《琵琶記·瞷詢衷情》:“綠鬢仙郎,懶拈花弄柳,勸酒持觴,眉顰知有恨,何事苦相防?” |
mài nòng fēng qíng賣弄風情 | 故意裝出嬌媚的姿態誘惑人。 | 清·李百川《綠野仙蹤》第47回:“又見金鐘兒不住的賣弄風情,將全副精神都用在何公子身上,毫無一點照應到自己,那里還坐得住?” |
yín fēng nòng yuè吟風弄月 | 吟:吟詠;指作詩;弄:玩弄;玩賞;泛指自然景物。吟詠、玩賞風花雪月。原指以風花雪月為題材而寫作;現多指空虛無聊;沒有真情實感;缺乏實際內容的詩人。 | 唐 范傳正《李翰林白墓志銘》:“吟風詠月,席地幕天。” |
tiáo sī nòng zhú調絲弄竹 | 絲:弦樂器;竹:管樂器。彈撥吹奏樂器。 | 元·湯式《贈人》:“論文時蕓窗下摘句尋章,論武時柳營內調絲弄竹。” |
bān nòng shì fēi搬弄是非 | 搬弄:挑撥;是非:指口舌紛爭。把別人的話搬來弄去;有意從中挑撥是非出來。 |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十回:“惱的是那狐朋狗友,搬弄是非,調三窩四。” |
nòng qiǎo fǎn zhuō弄巧反拙 | 見“弄巧成拙”。 | 明·程登吉《幼學瓊林》第二卷:“西子捧心,愈見增妍;丑婦效顰,弄巧反拙。” |
nòng fěn tiáo zhū弄粉調朱 | ①謂以脂粉飾容。②喻雕琢辭藻。 | 宋·周邦彥《丹鳳吟》詞:“弄粉調朱柔素手,問何時重握。” |
shǐ guāi nòng qiǎo使乖弄巧 | ①耍手腕;耍花招。②猶言賣俏。 | 清·李漁《比目魚·放生》:“一任你使乖弄巧妝奇異,只要我們墻價不低。” |
wǔ qiāng nòng bàng舞槍弄棒 | 指使弄刀槍棍棒等兵器,借指習武。 |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82回:“試看全伙里舞槍弄棒的書生,猶勝滿朝中欺君害民的官吏。” |
zā zuǐ nòng chún咂嘴弄唇 | 見“咂嘴弄舌”。 |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二回:“[王舉人]眼看見那小學生的仿紙上的名字是荀玫,不覺就吃了一驚;一會兒咂嘴弄唇的,臉上做出許多怪物像。” |
ruò bù hǎo nòng弱不好弄 | 弱:年少;好:喜歡;弄:玩耍。年幼時不愛玩耍。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僖公九年》:“夷吾弱不好弄,能斗不過,長亦不改,不知其他。” |
jiā shì nòng quán挾勢弄權 | 倚仗勢力,玩弄權術。 | 清·洪昇《長生殿·情悔》:“況且弟兄姊妹,挾勢弄權,罪惡滔天,總皆由我,如何懺悔的盡!” |
nòng kǒu míng shé弄口鳴舌 | 弄口:逞巧辯,搬弄是非;鳴:發聲。掉弄口舌。指巧言辯飾或挑拔是非。 | 南朝梁·任昉《奏彈范縝》:“弄口鳴舌,只足飾非。” |
nòng jīn cāo fǔ弄斤操斧 | 拿斧頭砍東西。引申指對作品的雕琢。 | 宋·張來臣《珊瑚鉤詩話》第一卷:“如楊大年西昆體非不佳也,而弄斤操斧太甚,所謂七日而混沌死也。” |
nòng bīng huáng chí弄兵潢池 | 《漢書·循吏傳·龔遂》:“海瀕遐遠,不沾圣化,其民困于饑寒而吏不恤,故使陛下赤子盜弄陛下之兵于潢池中耳。”潢池,積水池。后因以“弄兵潢池”喻起兵。有不足道之意。 | 《漢書·循吏傳·龔遂》:“海瀕遐遠,不沾圣化,其民困于饑寒而吏不恤,故使陛下赤子盜弄陛下之兵于潢池中耳。” |
wǔ wén nòng fǎ舞文弄法 | 舞、弄:耍弄,玩弄;文:法令條文;法:法律。歪曲法律條文,舞弊徇私。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貨殖列傳》:“吏士舞文弄法,刻章偽書,不避刀鋸之誅者。” |
nòng qiǎo chéng guāi弄巧呈乖 | 呈:顯示;乖:機警。指賣弄乖巧,耍小聰明。 | 元·無名氏《黃鶴樓》第三折:“你若是弄巧呈乖,我著你須臾間除鱗切尾。” |
zhuāng shén nòng guǐ裝神弄鬼 | 比喻玩弄手段蒙騙人。 | 宋 無名氏《錯立身》戲文第12出:“我舞得,彈得,唱得。折莫大擂鼓吹笛,折莫大裝神弄鬼。” |
zā zuǐ nòng shé咂嘴弄舌 | 形容貪饞的樣子。 | 清 吳敬梓《儒林外史》第十回:“他一時慌了,彎下腰去抓那粉湯,又被兩個狗爭著,咂嘴弄舌的來搶那地下的粉湯吃。” |
huáng shi dào nòng潢池盜弄 | 見“潢池弄兵”。 | 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灤陽續錄》:“猥鋒嫞斧,潢池盜弄何為哉!” |
qiè nòng wēi quán竊弄威權 | 指玩弄權柄。 | 宋·蘇舜欽《火疏》:“在輔弼無椑國體者去之,居左右竊弄威權者去之。” |
bān kǒu nòng shé搬口弄舌 | 挑撥是非。同“搬唇遞舌”。 |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四十四回:“必然嫂嫂見我做了這些衣裳,一定背后有說話;又見我兩日不回,必有人搬口弄舌,想是疑心,不做買賣。” |
mài nòng jùn qiào賣弄俊俏 | 指婦女故意賣弄容貌美麗的輕佻行為。 | 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一本第四折:“扭捏著身子百般做作,來往向人前賣弄俊俏。” |
wǔ wén nòng mò舞文弄墨 | 舞:弄;墨:文筆。形容玩弄文字技巧。 |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43回:“豈亦效書生,區區于筆硯之間,數黑論黃,舞文弄墨而已乎?” |
tī tiān nòng jǐng踢天弄井 | 能上天,能入地。比喻本領極大。也形容頑皮到極點。 | 元 秦簡夫《東堂老》第二折:“你道有左慈術踢天弄井,項羽力拔山也那舉鼎。” |
zhàng dù nòng zhāng杖杜弄麞 | 指人借讀別字。 | 《舊唐書·李林甫傳》:“有用‘杕杜’二字者,林甫不識杕字,謂吏部侍郎韋陡曰:‘此云杖杜何也?’陡俯首不敢言。又太常少卿姜度誕子,林甫手書慶之曰:‘聞有弄麞之慶’” |
chí dāo nòng bàng持刀弄棒 | 持:拿;棒:木棍。形容喜歡習武。 |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88回:“小女自幼亦喜持刀弄棒。” |
duō guāi nòng qiào掇乖弄俏 | 乖:乖巧;弄:耍弄;俏:容態輕盈美好。賣弄乖巧風流 | 《捉鬼傳》第七回:“一個叫做輕薄鬼,言語不實,最好掇乖弄俏。” |
tuán shā nòng gǒng摶沙弄汞 | 摶:把散碎的東西捏聚成團;汞:水銀。比喻白費力氣、無法管束 | 明·吳承恩《西游記》第25回:“這潑猴枉自也拿他不住;就拿住他,也似摶沙弄汞,捉影捕氣。” |
yú qī nòng zǐ娛妻弄子 | 和妻子兒女玩樂。 | 《西游補》第九回:“如今天下有兩樣待宰相的,一樣是吃飯穿衣,娛妻弄子的臭人……一樣是賣國傾朝,謹具平天冠,奉申白玉璽。” |
diào zhī nòng fěn調脂弄粉 | ①指婦女涂抹脂粉,整容打扮。②喻指詩文的富麗香艷。 | 宋·李頎《古今詩話》:“徐仲雅李九皋俱善詩。徐詩富艷,李多用事。李謂徐曰:‘公詩如美女善調脂弄粉。’徐曰:‘公詩乃鬻冥器者,乃垛疊死人耳。’” |
huǒ shàng nòng xuě火上弄雪 | 比喻易于敗亡,事情很容易辦到。 | 清·李綠園《歧路燈》第74回:“誰知錢不由正經路來的,火上弄雪;不由正經路去的,石沉大海,日減月削,漸漸損之又損,而至于無。” |
tiáo zuǐ nòng shé調嘴弄舌 | 調嘴:耍嘴皮。指背地里說人閑話,搬弄是非。 | 明·洪楩《清平山堂話本·快嘴李翠蓮記》:“這早晚,東方將亮了,還不梳妝完,尚兀子調嘴弄舌!” |
tiáo xián nòng guǎn調弦弄管 | 弦:弦樂器;管:管樂器。彈撥吹奏樂器。 | 明·楊柔勝《玉環記·玉簫嘆懷》:“調弦弄管,持觴舉杯;吟風詠月,朝東暮西。” |
bǔ fēng nòng yuè捕風弄月 | 捕:捉拿,捉取。形容事物虛無飄渺,沒有根據。 | 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12回:“響馬得財漏網,瘟太守面糊盆,不知苦辣,倒著落在我身上,要捕風弄月,教我哪里去追尋。” |
nòng fǎ wǔ wén弄法舞文 | 弄、舞:耍弄,玩弄;法:法律;文:法令條文。指玩弄文字,曲解法律條文,以達到徇私舞弊的目的。 | 《史記 貨殖列傳》:“吏士舞文弄法,刻章偽書,不避刀鋸之誅者,沒于賂遺也。” |
bān chún nòng shé搬唇弄舌 | ①挑撥是非。②賣弄口才。 | ①明 徐某《殺狗記 看書苦諫》:“搬唇弄舌,口是心非,到底有失,不可輕信。”②許地山《海角底孤星》:“你們念書人底能干只會在女人面前搬唇弄舌罷。” |
nòng yuè cháo fēng弄月嘲風 | 弄:玩賞;嘲:嘲笑;風、月:泛指各種自然景物。指描寫風云月露等景象而思想內容貧乏的寫作。 | 唐·白居易《將歸渭村先寄舍弟》詩:“詠月嘲風先要減,登山臨水亦宜稀。” |
shuō shì nòng fēi說是弄非 | 見“說是談非”。 | 《解放日報》1943.1.23:“從‘老好人’薛××的眼里,以為大家又在說是弄非了。” |
yáo chún nòng shé搖唇弄舌 | 耍嘴皮,嚼舌頭。形容耍弄嘴皮進行挑撥煽動。 | 清·貪夢道人《彭公案》第100回:“你休要搖唇弄舌,你紀大太爺是安善良民,守分百姓,豈可同賊人為伍?” |
nòng yuè tuán fēng弄月摶風 | 弄:玩弄;摶:捏聚成團。指以吟詠風花雪月、閑適生活的寫作。 | 明·無名氏《東籬賞菊》第二折:“喜秋清樂意逍遙,常則是弄月摶風,快活到老。” |
gù nòng xuán xū故弄玄虛 | 故意耍花招;欺騙人。玄虛:用來掩蓋真相;迷惑別人的欺騙手段。 | 韓非《韓非子 解老》:“圣人觀其玄虛,用其周行,強字之曰道。” |
nòng yù tōu xiāng弄玉偷香 | 偷香:指晉代賈充的女兒偷竊西域奇香贈給韓壽。比喻男女私通。 | 元·楊景賢《西游記》第五本第17折:“香馥郁銷金帳,光燦爛白象床,俺兩個破題兒待弄玉偷香。” |
sāo shǒu nòng zī搔首弄姿 | 搔:用手指梳;弄:賣弄。原指修飾儀容。后形容裝腔作勢賣弄風情。 |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李固傳》:“大行在殯,路人掩涕。固獨胡粉飾貌,搔頭弄姿,盤旋偃仰,從容冶步,曾無慘怛之心。” |
chā quān nòng tào插圈弄套 | 比喻耍陰謀陷害人。 | |
hán yí nòng sūn含飴弄孫 | 飴:飴糖;即麥芽糖。指含著飴糖;逗弄孫兒。形容老年人晚年生活悠閑;充滿家庭樂趣。 | 《東觀漢記 明德馬皇后紀》:“吾但當含飴弄孫,不能復知政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