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篇幅關(guān)系,只列出前 12 個(gè)袒的成語
成語 | 解釋 | 出處 |
---|---|---|
zuǒ yòu tǎn左右袒 | 袒露左臂和右臂,以示偏護(hù)某一方。偏護(hù)一方為左袒,兩不相助為不作左右袒。 | 西漢·司馬遷《史記·呂太后本紀(jì)》:“行令軍中曰:‘為呂氏右袒,為劉氏左袒。’” |
ròu tǎn fù jīng肉袒負(fù)荊 | 肉袒:光著身子;負(fù)荊:背負(fù)荊條。赤裸上身,背著荊條請(qǐng)罪,愿受責(zé)罰。 | 西漢·司馬遷《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廉頗聞之,肉袒負(fù)荊,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td> |
bù zuǒ yòu tǎn不左右袒 | 左右袒:露出左右臂。不偏不倚,保持中立。 |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珊瑚》:“二成又懦,不敢為左右袒?!?/td> |
luǒ chéng tǎn xī裸裎袒裼 | 袒裼:露臂;祼裎:露體。指脫衣露體,沒有禮貌。 | 《孟子·公孫丑上》:“爾為爾,我為我,雖袒裼裸裎于我側(cè),爾焉能浼我哉?” |
ròu tǎn xī xíng肉袒膝行 | 肉袒:光著身子;膝行:雙腿跪著向前挪動(dòng)。脫衣裸體,雙腿跪著向前挪動(dòng),以示順從降服或認(rèn)罪。 | 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79回:“寧王大喜,依了他計(jì),相約次日早朝,肉袒膝行,請(qǐng)罪道:‘蒙皇上賜宴,力不勝酒,失錯(cuò)觸了妃履,臣出無心,罪該萬死。’” |
tǎn xiōng lù bì袒胸露臂 | 袒:裸露。敞開上衣,露出胳膊,指沒有修養(yǎng)和禮貌。 | 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37回:“遠(yuǎn)遠(yuǎn)望見一個(gè)長(zhǎng)大漢子,草帽短衣,肩上背了行囊,袒胸露臂,忙忙的走來。” |
tǎn xiōng lù bèi袒胸露背 | 敞開上衣,露出胳膊。 | 蔡?hào)|藩《南北史演義》第71回:“湛越加咆哮,迫令宮女褫李氏衣,使她袒胸露背,然后取鞭自撻?!?/td> |
kē tóu tǎn tǐ科頭袒體 | 科頭:不戴帽子;袒:裸露。不戴帽子,袒露身體。形容傲慢不羈的神態(tài)。 | 晉·葛洪《抱樸子·刺驕》:“若夫貴門子孫及在位之士,不惜典刑,而皆科頭袒體,踞見賓客?!?/td> |
ròu tǎn miàn fù肉袒面縛 | 肉袒:去衣露體,表示愿受責(zé)罰;面縛:兩手反綁面對(duì)勝利者,表示放棄抵抗。脫去上衣,反縛著手。形容順從投降。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宋微子世家》:“微子乃持其祭器造于軍門,肉袒面縛,左牽羊,右把茅,膝行而前以告。” |
tǎn bì huī quán袒臂揮拳 | 挽袖露臂,揮動(dòng)拳頭。形容準(zhǔn)備動(dòng)武的樣子。 | 元 關(guān)漢卿《拜月亭》第四折:“我特故里說的別,包彈遍,不嫌些蹬弩開弓,怎說他袒臂揮拳?!?/td> |
tǎn xī luǒ chéng袒裼裸裎 | 袒裼:露臂;祼裎:露體。指脫衣露體,沒有禮貌。 | 先秦 孟軻《孟子 公孫丑上》:“爾為爾,我為我,雖袒裼裸裎于我側(cè),爾焉能浼我哉?” |
ròu tǎn qiān yáng肉袒牽羊 | 牽羊:牽著羊,表示犒勞軍隊(duì)。古代戰(zhàn)敗投降的儀式。 | 《左傳·宣公十二年》:“鄭伯肉袒牽羊以逆,曰:‘孤不天,不能事君,使君懷怒以及敝邑,孤之罪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