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篇幅關系,只列出前 100 個說的成語
成語 | 解釋 | 出處 |
---|---|---|
shuō lái huà cháng說來話長 | 表示事情很復雜,不是幾句話就能說清楚(多指不大愉快的事)。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66回:“說來話長。五年前我們老娘家里做生日,媽和我們到那里與老娘拜壽。” |
shuō yǔ tán yún說雨談云 | 雨、云:男女歡合。談論男女歡合之事。 | 元·湯式《賞花時·送友人觀光》套曲:“弄柳拈花手倦抬,說雨談云口倦開,須發已斑白,風流頓改。” |
kǒu shuō wú píng口說無憑 | 單憑口說,不足為據。 | 元 喬吉《揚州夢》第四折:“咱兩個口說無憑。” |
féng rén zhǐ shuō sān fēn huà逢人只說三分話 | 逢:遇見。指人與人互相欺瞞,不把實際情況或心里話說出來。 | 宋·朱熹《朱子語類》第21卷:“如今俗語云,逢人只說三分話,只此便是不忠。” |
jiǎng jīng shuō fǎ講經說法 | 講傳宗教經典,宣揚宗教教義。亦指引經據典地談說議論。 | 《西游記·南游記》第一回:“到今日來,靈山興旺,今十大弟子,講經說法。” |
yì wén chuán shuō異聞傳說 | 不同尋常的奇異的消息。 | 清·西周生《醒世姻緣傳》第26回:“詫異得那合學生員,街上的百姓,通國的鄉紳,面面相覷,當做件異聞傳說!” |
shuō cháng huà duǎn說長話短 | 同“說長道短”。 |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三卷:“數里論黃雌陸賈,說長話短女隨何。” |
shēng gōng shuō fǎ,wán shí diǎn tóu生公說法,頑石點頭 | 傳說晉朝和尚道生法師對著石頭講經,石頭都點頭了。比喻精通者親自來講解,必能透徹說理而使人感化。 | 晉·無名氏《蓮社高賢傳·道生法師》:“竺道生入虎丘山,聚石為徒,講《涅槃經》……群石皆為點頭。” |
èr huà méi shuō二話沒說 | 指很干脆地采取行動。 | 馬烽、西戎《呂梁英雄傳》:“正說中間,門外雷石柱慌慌張張進來,一把拉住老武,二話沒說,往外就走。” |
shuō tiáo niàn kuǎn說條念款 | 指做出多項承諾,多項保證 | 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第75回:“你家漢子說條念款說將來,我趁將你家來了?這也不難的勾當,等他來家,與了我休書,我去就是了。” |
kuáng gǔ zhī shuō狂瞽之說 | 狂:輕狂;瞽:盲目。愚妄無知的言論。 | 《南史·虞寄傳》:“使得盡狂瞽之說,披肝膽之誠。” |
shuō jīn dào gǔ說今道古 | 從今到古無所不談,無不評論。 | 元 張可久《端正好 漁樂》:“人間開口笑樵漁,會談今論古。” |
shēng gōng shuō fǎ生公說法 | 生公:晉末高僧竺道生,世稱生公。竺道生解說佛法,能使頑石點頭。比喻精通者親自來講解,必能透徹說理而使人感化。 | 《蓮社高賢傳》:“竺道生入虎丘山,聚石為徒,講《涅槃經》,群石皆點頭。” |
shuō fēng shuō shuǐ說風說水 | 指攛掇慫恿。 |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14卷:“茶童見了錢,歡喜起來,又去說風說水道:‘娘子受了兩杯,也該去回敬一杯。’” |
wèi rén shuō xiàng為人說項 | 為:替;項:唐朝項斯,字子遷,為楊敬之所器重。指替人說好話。 | 唐·楊敬之《贈項斯》:“平生不解藏人善,到處逢人說項斯。” |
shuō qiān shuō wàn說千說萬 | 說了許許多多的話。 | 宋·朱熹《朱子語類》第67卷:“今人解《易》……說千說萬,與《易》全不相干。” |
shuō hēi dào bái說黑道白 | 比喻對人對事任意評論。 | 明 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第60回:“你這丫頭,也跟著他恁張眉瞪眼兒,說黑道白的。將就些兒罷了。” |
shuō huáng dào hēi說黃道黑 | 比喻對人對事任意評論。 |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41回:“你這廝在蔡九知府后堂,且會說黃道黑,撥置害人,無中生有攛掇他。” |
shuō méi zhǐ kě說梅止渴 | 同“望梅止渴”。 | 宋·李清照《打馬賦》:“說梅止渴,稍蘇奔競之心;畫餅充饑,少謝騰驤之志。” |
jiā zhì rén shuō家至人說 | 傳到每一家,人人都知道。 | 《漢書 匡衡傳》:“臣聞教化之流之流,非家至而人說之也。” |
shuō qīn dào rè說親道熱 | 說親切熱情的話。用來形容只在口頭上親熱。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76回:“可恨寶姐姐、琴妹妹天天說親道熱。” |
shuō shì nòng fēi說是弄非 | 見“說是談非”。 | 《解放日報》1943.1.23:“從‘老好人’薛××的眼里,以為大家又在說是弄非了。” |
shuō gǔ tán jīn說古談今 | 談說古今事。形容話題廣泛。 | 元·石子章《竹塢聽琴》第二折:“只待要說古談今,尋山問水,傍柳穿花;那里也修身正己,利民潤物,治國齊家。” |
shuō shì tán fēi說是談非 | ①評說是非。②指搬弄口舌。 | 元·無名氏《點絳唇·贈妓》:“不問生熟辦酒食,他便要異盞傳杯,說是談非,斜眼相窺。” |
nuò cí guài shuō懦詞怪說 | 荒誕無稽之談。 | 清·俞正燮《癸巳存稿·<洪范>洛書義》:“《易經大全》、《書經大全》言九圈十圈之河圖洛書,懦詞怪說布滿篇章。” |
shuō shì dào fēi說是道非 | 見“說是談非”。 | 明·馮夢龍《喻世明言》第38卷:“我的父母沒眼睛,把我嫁在這里,沒來由教他來望,卻教別人說是道非。” |
lùn cháng shuō duǎn論長說短 | 議論別人的是非好壞。 | 清·褚人獲《堅瓠十集·卷堂文》:“算功課論長說短,欲訴無門。” |
bù kān zhī shuō不刊之說 | 指正確的、不可修改的言論。 | 宋 吳曾《能改齋漫錄 議論》:“故中興難于創業,是謂不刊之說”。 |
hǎo shuō dǎi shuō好說歹說 | 形容用各種理由或方式請求或勸說。 | 清 李寶嘉《文明小史》第三回:“掌柜的便同他們好說歹說,說我們都是鄉鄰,你們也犯不著來害我。” |
shuō dào cáo cāo,cáo cāo jiù dào說到曹操,曹操就到 | 指談論到某人,某人恰巧來了。 | 曾樸《孽海花》第29回:“無巧不成書!說到曹操,曹操就到。” |
tán jīn shuō gǔ談今說古 | 從今到古無所不談,無不評論。形容談話內容廣泛。 | 曾樸《孽海花》第五回:“倉樵談今說古,興高采烈,雯青只好勉強應酬。” |
xiǎo yán xiǎo shuō謏言謏說 | 謏:小。指不值得重視的言論或指流言蜚語。 | 清·吳騫《拜經樓詩話》:“下至謏言謏說,巷議街談,茍足以資記注而廣多聞,要未必為三長之士所盡斥。” |
hú shuō luàn dào胡說亂道 | 亂編瞎說,胡說八道。 | 元 鄭光祖《芻梅香》第四折:“我待不言語來,忍不得你這般胡說亂道。” |
yī jiā zhī shuō一家之說 | 指有獨特見解、自成體系的學說或論著。 | 《舊唐書·陸贄傳》:“聽一家之說則例理可征;考歷代所行,則成敗異效。” |
shuō xián dào dàn說咸道淡 | 說別人閑話。 | |
fú chēng liú shuō浮稱流說 | 稱:稱引。廣泛稱引,豐博談論。 | 西漢·劉安《淮南子·要略》:“故為之浮稱流說其所以能聽,所以使學者孳孳以自幾也。” |
zhēn rén miàn qián bù shuō jiǎ真人面前不說假 | 指在真誠的人或了解情況的人面前不說假話 | 宋·釋普濟《五燈會元·南康軍云居山了元佛印禪師》:“真人面前不說假,佛也安,祖也安。” |
zhǐ tiān shuō dì指天說地 | 指著天說到地。形容無所不談。 | 清·西周生《醒世姻緣傳》第46回:“那媒人指天說地,叫屈稱冤。” |
cóng hé shuō qǐ從何說起 | 從哪里開始說。 | 曾樸《孽海花》第20回:“這一席話,不覺把雯青說得呆了半晌,方掙出一句道:‘這從何說起呢?’” |
huà cháng shuō duǎn話長說短 | 評論他人的好壞是非。 | 清·張南莊《何典》第五回:“起初還恐怕雌鬼要話長說短,遮遮掩掩的瞞著他。” |
chī ér shuō mèng癡兒說夢 | 癡:呆,傻。原指對傻子說夢話而傻子信以為真。比喻憑妄想說不可靠或根本辦不到的話 | 宋·辛棄疾《水調歌頭》:“莫向癡兒說夢,且作山人索價,頗怪鶴書遲。” |
cháng huà duǎn shuō長話短說 | 要說的話很多,一時不能說清,只用扼要的幾句話表明主要意思。 | 清 李綠園《歧路燈》第三十六回:“長話短說,你與譚學生是同盟兄弟,他贏了俺一百多銀子。 |
bǐ yán miù shuō秕言謬說 | 秕:壞,不良的;謬:錯誤。錯誤的言論。 | 《辛亥革命前十年間時論選集 論三從》:“秕言謬說,自相矛盾。” |
biàn cí qiǎo shuō便辭巧說 | 指牽強附會、巧為立說。 | 《漢書·藝文志》:“便辭巧說,破壞形體,說五字之文,至于二三萬言。” |
gǎn xiǎng gǎn shuō敢想敢說 | 敢于沖破某種束縛思索問題和發表意見 | 謝覺哉《青年人怎樣鍛煉自己》:“敢想、敢說也是一種斗爭。首先要和自己的舊思想作斗爭。” |
bù yóu fēn shuō不由分說 | 由:讓;順 隨;分:辯別。不容許辯爭。 | 元 武漢臣《生金閣》第三折:“怎么不由分說,便將我飛拳走踢只是打?” |
shuō dōng dào xī說東道西 | 沒有中心地隨意說。 | 杜鵬程《在和平的日子里》第四章:“老工程師哪有工夫聽別人說東道西?” |
hú zhōu luàn shuō胡謅亂說 | 胡謅,隨意胡說。 | 元·楊文奎《兒女團圓》第三折:“則你休聽他這酒魔的漢呵,一謎里便胡謅亂說。” |
shuō shuō ér yǐ說說而已 | 非實質性的事物,空談,閑談。 | 清·無名氏《說呼全傳》第二回:“但是僚友必要恥笑于我,只好說說而已的了。” |
shuō duǎn lùn cháng說短論長 | 議論別人的好壞是非。 | 漢 崔瑗《座佑銘》:“無道人之短,無說己之長。” |
máng rén shuō xiàng盲人說象 | 比喻看問題以偏概全。 | 元 黃溍《書袁通甫詩后》:“吾儕碌碌,從俗浮沉,與先生相去遠甚,而欲強加評品,正如盲人說象。” |
guǐ yán fú shuō詭言浮說 | 虛假不實的話。 | 《資治通鑒·梁武帝太清元年》:“[侯景]釁暴惡盈,側首無托,以金陵逋逃之藪,江南流寓之地,甘辭卑禮,進孰圖身,詭言浮說,抑可知矣。” |
shuō cháng shuō duǎn說長說短 | 同“說長道短”。 | 宋·葉適《愛日齋叢鈔》第三卷:“詞語甚工,然猶說長說短,說人說我,未能盡抱滕之意也。” |
kōng kǒu shuō kōng huà空口說空話 | 形容光說不做事,或光說而沒有實際行動證明。 | 孫中山《說知難行易》:“你們廣西有幾百萬人,不是幾個人能夠教得成的,也不是空口說空話可以算得事的。” |
tán yuán shuō tōng談圓說通 | 論說權變之道。 | 明·高攀龍《答葉臺山書》:“寧稟前哲之矩,硁硁為鄉黨自好,而不敢談圓說通,自陷于無忌憚之中。” |
tán kōng shuō huàn談空說幻 | 謂談說佛理。 | 明·趙南星《答周元孚書》:“兄數罹骨肉之變,乃嫂復中捐,何以自遣,談空說幻,何足以解。” |
shuō qiān dào wàn說千道萬 | 道:說。指各種各樣的說法。后用來形容話說的很多。亦作“說一千道一萬”。 | 李國文《冬天里的春天》第四章:“我不管別人說千道萬,大主意我自己拿,哪怕只活一天,這一天,是我的。” |
jiàn rén shuō rén huà,jiàn guǐ shuō guǐ huà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 | 指看人說話與處事。形容人善于說話 |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38回:“第二要嘴巴會說,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見了官場說官場上的話,見了生意人說生意場中的話。” |
dào xī shuō dōng道西說東 | 謂亂加談論。 | 《敦煌變文集·茶酒論》:“阿你兩個,何用匆匆?阿誰許你,各擬論功!言詞相毀,道西說東。” |
guǎn kuī zhī shuō管窺之說 | 管窺:從管中看物。比喻見解局限、偏頗、膚淺。 | 魯迅《集外集·<窮人>小引》:“陀思妥夫斯基的人和他的作品,本是一時研究不盡的,統論全般,決非我的能力所及,所以這只好算作管窺之說。” |
zhòng shuō fēn róu眾說紛揉 | 各種說法紛亂而混雜。形容有各種各樣的議論。 | 宋 司馬光《進交趾獻奇獸賦表》:“麟,瑞獸也,曠世而不可睹,其于經有名而無形,傳記有形,而去圣久遠。縱說紛揉,自非圣人,莫能識其真。” |
tán tiān shuō dì談天說地 | 天上地下;無所不談論。形容漫無邊際地談論或指隨意閑扯。 | 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 錢秀才錯占鳳凰儔》:“錢青見那先生學問平常,故意談天說地,講古論今。” |
shuō dì tán tiān說地談天 | 天上地下,無所不談。形容話題廣泛或巧于言辭。 |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十三回:“指揮說地談天口,來誘翻江攪海人。” |
méi yǒu shuō de沒有說的 | 指沒有可以指責的缺點。 | |
shuō hǎo shuō dǎi說好說歹 | ①謂百般勸說或請求。②褒貶,評論好壞。 | 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第16回:“我趕眼錯就走出來,還要攔阻,又說好說歹,放了我來。” |
hǎi shuō shén liáo海說神聊 | 漫無邊際的胡吹亂談。 | 王蒙《友人和煙》:“我呢,要請老兄多多恕罪,從此戒煙戒酒,戒牌戒棋,海說神聊,我也再是奉陪不起。” |
chī rén shuō mèng癡人說夢 | 癡:呆;傻。原指對傻子說夢話;傻子信以為真。現在比喻憑妄想說根本辦不到的荒唐話。 | 宋 無名氏《愛日齋叢鈔》第三卷:“蘇公肯亦效癡人說夢邪?” |
dǎ kāi chuāng hù shuō liàng huà打開窗戶說亮話 | 指直率而明白地講出來。 | 朱自清《哀互生》:“人是可以互相愛著的,除了一些成見已深,不愿打開窗戶說亮話的。” |
shuō zuǐ láng zhōng說嘴郎中 | 比喻喜歡說空話、大話而沒有本事的人。 | 劉斯奮《白門柳·秋露危城》第11章:“原來全是些靠不住的說嘴郎中!” |
wú zhī wàng shuō無知妄說 | 妄說:胡說。缺乏知識,隨意瞎說。 | 毛澤東《“農村調查”序言》:“因為這種議論或批評,沒有經過周密調查,不過是無知妄說。” |
zhǐ dōng shuō xī指東說西 | ①見“指東話西”。②猶言指桑罵槐。 | 曹禺《雷雨》第三幕:“你要罵我就罵我,別指東說西,欺負媽媽好說話。” |
yóu cí fú shuō游辭浮說 | 游:虛浮不實。虛浮不實的議論。 | 《晉書·范汪傳》:“王何蔑棄典文,不遵禮度,游辭浮說,波蕩后生,飾華言以翳實,騁繁文以惑世。” |
dào dōng shuō xī道東說西 | 見“道西說東”。 | 《劉知遠諸宮調·知遠別三娘太原投事》:“自入舍做女婿,覷俺咱似兒戲,使著后,道東說西暢憋氣。” |
yì duān xié shuō異端邪說 | 邪說:有害的學說。異端:不符合正統的思想或理論。與正統的思想不相容的主觀或學說。 | 宋 趙與時《賓退錄》第二卷:“異端邪說日交馳,圣哲攻之心費辭。” |
héng shuō shù shuō橫說豎說 | 說服別人或向人提出請求 | 《景德傳燈錄·希運禪師》:“且如四祖下牛頭融大師,橫說豎說,猶未知向上關棙子。” |
jiǎng shì shuō fēi講是說非 | 猶言說三道四。形容不負責任地胡亂議論。 | 元 柯丹邱《荊釵記 受釵》:“這財禮雖是輕微,你為何講是說非?” |
féng rén qiě shuō sān fēn huà逢人且說三分話 | 逢:遇見。指人與人互相欺瞞,不把實際情況或心里話說出來。 |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第32卷:“孫富叫家童算還了酒錢,與公子攜手下船,正是:逢人且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 |
zhòng shuō fēn yún眾說紛紜 | 紛紜:言論、事情等多而雜亂。說法多而雜。 | 元 戴表元《剡源集》第20卷:“然當純公既沒,眾說紛紜,卒能堅忍植立。” |
xiā shuō bā dào瞎說八道 | 沒有根據或沒有道理地瞎說,指亂編瞎說。 | 丁玲《水》:“大福,你這小子懂什么!菩薩又看不見,你盡瞎說八道……” |
chǒu huà shuō zài qián tóu丑話說在前頭 | 不中聽的話先說出來以免發生矛盾。 | 柳建偉《英雄時代》第23章:“丑話說在前頭,這件事誰的嘴里缺把門的,說了出去,后果只能自負。” |
tán kōng shuō yǒu談空說有 | 泛指閑談、空談。 | 宋 蘇軾《寄吳德仁兼簡陳季常》詩:“龍丘居士亦可憐,談空說有夜不眠。” |
zhù shū lì shuō著書立說 | 著:寫作;立:成就;說:學說。寫書或文章,創立自己的學說。 | 清 吳敬梓《儒林外史》第35回:“將南京元(玄)武湖賜與莊尚志著書立說,鼓吹休明。” |
yín xué liú shuō淫學流說 | 淫:浮華;流說:指不合正道的邪說。浮華的學問,不合正道的邪說。 | 戰國·衛·呂不韋《呂氏春秋·知度》:“至治之世,其民不好空言虛辭、淫學流說。” |
xiā shuō bái dào瞎說白道 | 沒有根據或沒有道理地瞎說,指亂編瞎說。 | 清·石玉昆《三俠五義》第91回:“李氏聽了,啐道:‘呸!沒的瞎說白道的了。’” |
shuō dōng tán xī說東談西 | 見“說東道西”。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六回:“然后蹭到角門前。只見幾個挺胸疊肚指手畫腳的人,坐在大板凳上,說東談西呢。” |
zuǒ shuō yòu shuō左說右說 | 反復地說。 | 王松《老游擊隊員》:“李科長跟他左說右說,他怎么也聽不進。” |
shuō dào zuò dào說到做到 | 言行一致,說過的話一定用行動實現。 | 莫應豐《將軍吟》第二章:“你看吧!我說到做到。” |
hé yán shuō sè和顏說色 | 見“和顏悅色”。 | 《論語·為政》“子夏問孝,子曰:‘色難。’”劉寶楠正義引漢·鄭玄注:“言和顏說色為難也。” |
dàn kōng shuō zuǐ彈空說嘴 | 猶言唱高調說空話。 | 《警世通言·莊子休鼓盆成大道》:“莫要彈空說嘴。假如不幸我莊周死后,你這般如花似玉的年紀,難道捱得過三年五載?” |
yī yú zhī shuō一隅之說 | 片面的說法;偏見。 | 《后漢書·王充等傳論》:“數子之言當世失得皆究矣,然多謬通方之訓,好申一隅之說。”李賢注:“一隅謂一方偏見也。” |
mèng zhōng shuō mèng夢中說夢 | 原為佛家語,比喻虛幻無憑。后也比喻胡言亂語。 |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第596卷:“復次善勇猛,如人夢中說夢所見種種自性。如是所說夢境自性都無所有。何以故?善勇猛,夢尚非有,況有夢境自性可說。” |
kàn rén shuō huà看人說話 | 指不按規矩辦事,處理問題因人而異 |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38回:“第二要嘴巴會說,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見了官場說官場上的話,見了生意人說生意場中的話。” |
yī bù èr shí sì shǐ,bù zhī cóng hé shuō qǐ一部二十四史,不知從何說起 | 二十四史:清乾隆時刻《史記》等24部史書。比喻情況復雜,頭緒繁多,不知從哪里說起才好。 |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序:“覺世間變幻之態,無有過于中國官場者……嘗苦一部二十四史,不知從何處說起。” |
zhī cí màn shuō枝詞蔓說 | 指繁冗蕪雜的言論。 | 宋孔平仲《續世說 言語》:“元宗問昊筠以道法,對曰:‘道法之精無如五千言,其余枝詞蔓說,徒費紙札耳。’” |
shuō bái dào lǜ說白道綠 | 說長道短,信口雌黃。比喻對人對事任意評論。 |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21回:“正在那里張家長、李家短,說白道綠。” |
néng shuō guàn dào能說慣道 | 形容人口才好,很會講話。 | 明 無名氏《漁樵閑話》第三折:“但熟甜瓜軟處偏捏,蠟槍頭會道能說。” |
xiàn shēn shuō fǎ現身說法 | 本佛教用語;指佛能依附一切有生命的東西;顯現出種種身形來講解佛法。后比喻以親身經歷和體驗為例來說明某種道理。 | 宋 釋道原《景德傳燈錄 釋迦牟尼佛》:“亦于十方界中現身說法。” |
zhǐ shān shuō mò指山說磨 | 比喻錯此說彼。 | 明 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第十回:“如何遠打周折,指山說磨,拿人家來比。” |
guāng shuō bù liàn光說不練 | 指只會說而不干實事。 | 浩然《艷陽天》第12章:“那是天橋的把戲,光說不練。” |
shuō dé qīng qiǎo說得輕巧 | 說起來很簡單容易。 | 李國文《冬天里的春天》第一章:“你不要吃燈草灰,說得輕巧,你腳跟前還有幾張嘴張著等著喂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