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刻


      拼音mù kè
      注音ㄇㄨˋ ㄎㄜˋ

      詞性動詞

      詞語解釋

      木刻mù kè

      1. 在木上刻圖畫的藝術(shù)或方法,尤指在木料斷面上刻制圖畫以供印刷機拓印。

        wood engraving; woodcut;

      翻譯

      • 英語 woodcut
      • 德語 Holzschnitt (S)?
      • 法語 gravure sur bois

      引證解釋

      1. 用木料雕刻的。

        宋?吳曾 《能改齋漫錄·神仙鬼怪》:“木朝 開寶 中, 真州 有漁者釣得一木刻婦人,背刻‘ 丁 氏’二字。”

      2. 指木雕之物。此指傳集人眾的木雕符信。

        宋?沉括 《夢溪筆談·雜志二》:“予奉使按邊,始為木圖寫其山川道路……至官所,則以木刻上之。”
        此指木雕的地理模型。 明?陶宗儀 《輟耕錄·刻名印》:“今 蒙古 、色目人之為官者,多不能執(zhí)筆花押,例以象牙或木刻而印之。”
        此指木雕的人名印章。 清?魏源 《圣武記》卷七:“﹝ 雍正 ﹞十三年春,苗疆吏以徵糧不善,遠(yuǎn)近各寨蠭起,徧傳木刻,妖言四煽,省城大吏尚不之信也。”

      3. 木版雕印。參見“木板”。

        宋?汪逵 《淳化閣帖辨記》:“其本乃木刻,計一百八十四板,二千二百八十七行。其墨乃 李廷珪 墨,墨黑甚,如漆。其字比諸刻為肥。”
        魯迅 《朝花夕拾·阿長與<山海經(jīng)>》:“《山海經(jīng)》也另買了一部石印的,每卷都有圖贊,綠色的畫,字是紅的,比那木刻的精致得多了。”

      4. 版畫的一種。用刀在木板上刻成圖形,再拓印在紙上。

        魯迅 《書信集·致張慧》:“弟非畫家,不敢妄說,惟以意度之,木刻當(dāng)亦與繪畫無異,基本仍在素描,且畫面必須統(tǒng)一也。”
        魯迅 《書信集·致羅清楨》:“我以為少年學(xué)木刻,題材應(yīng)聽其十分自由選擇,風(fēng)景,靜物,蟲魚,即一花一葉均可。”

      國語辭典

      木刻mù kē

      1. 一種版畫。用刀在木板上刻出圖形,再用紙拓印。計有陰刻、陽刻或陰陽混合刻三種表現(xiàn)法。

      2. 木制的雕刻品。

      分字解釋


      ※ "木刻"的意思解釋、木刻是什么意思由CNDU漢語詞典查詞提供。

      木刻造句


    1. 1.金陵刻經(jīng)處所保持的中國古代傳統(tǒng)的木刻水印技藝,現(xiàn)列入聯(lián)合國非遺項目。

      2.孩兒巷附近,元宵節(jié)可去陸游紀(jì)念館體驗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木刻水印技術(shù);住在稻香園的,可去社區(qū)小舞臺“卡拉OK大家唱”跟鄰居爭奪麥霸頭銜。

      3.2003年,榮寶齋還專門出版了他的木刻水印書法。

      4.黎族木刻文化始于刻木記事在人類的早期特別文字發(fā)明之前,先民們?yōu)榱吮阌谟洃浐突ハ嘟涣?發(fā)明了結(jié)繩記事、刻木記事或用某種物件記事的方法。

      5.嬌妻的愛情使黃永玉更加勤奮耕耘,他的藝術(shù)靈感也隨之奔涌而出,他的木刻畫在香港漸漸有了名氣。

      6.穿過這片“水院”,便是古樸的民居風(fēng)格,一座典型的徽派雙面戲臺完整坐落其中,全木質(zhì)結(jié)構(gòu)以榫卯銜接,質(zhì)樸的風(fēng)俗木刻畫清晰可見。

      7.李樺通過他的刻刀,將這一場面宏偉壯觀地表現(xiàn)出來,木刻技巧駕馭自如,即使是肋木的腳架也刻畫得一絲不茍。

      8.工藝美術(shù)大師、來自烏克蘭的藝術(shù)家、非遺傳承人及市民手工藝大賽獲獎達(dá)人齊上陣,教授“木刻水印”“彩色玻璃鑲嵌”“瓷盤釉雕”和“嘉定竹刻”等技藝。

      9.也可以選擇用特殊材料制作的畫,如花泥畫、剪紙畫、木刻畫和繩結(jié)畫等,因為這些裝飾畫多數(shù)帶有強烈的傳統(tǒng)民俗色彩,和中式裝修風(fēng)格十分契合。

      10.這部新歌特風(fēng)格的鐵制雙廂觀光電梯高45米,各廂內(nèi)部均為木刻裝飾,可容納24人。

      11.此次展出的作品題材多樣,既有傳統(tǒng)的木刻水印及石版,也有高解像的鐳射技術(shù)混合打印。

      12.前兩天,他逛義烏國際商貿(mào)城時看到東陽某廠生產(chǎn)的木刻畫非常精致,打算買幾幅樣品回去,如果受當(dāng)?shù)叵M者歡迎,他再來義烏進(jìn)貨。

      13.“以前都是線裝木刻的雕版,1921年開始輯印《四部備要》,這是有史以來第一次用現(xiàn)代排版技術(shù)排出來的古籍。

      14.1938年,胡風(fēng)先生在武漢主辦了第二屆“全國抗敵木刻畫展覽會”,對抗戰(zhàn)文藝和現(xiàn)代版畫藝術(shù)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15.此外,作為絕世不傳的善本書籍《契丹藏》的復(fù)刻本,遼金石經(jīng)更是價值倍增,成為校勘歷代木刻藏經(jīng)字句脫誤的最好版本。

      16.事實上,臨摹潘天壽的作品,技術(shù)難度不太大,前幾年也爆出過有一幅潘天壽的木刻水印復(fù)制品拍出了四五百萬元的事。

      17.傳統(tǒng)藏娘唐卡除了手繪技藝外,還有一種手繪兼木刻套版印刷的工藝。

      18.這兩部箋譜均用套色木刻水印,并在世界印刷史上率先采用“拱花”技術(shù)。

      19.禪城七旬老人梁海源耗時兩個半月,雕成百元幣木刻畫,愿以五六千元賣出。

      20.為了滿足觀賞和研究的高度所需,1910年時大英博物館理事會成員曾委任日籍的倫敦出版和印刷業(yè)者大橋新太郎制作一幅高品質(zhì)的木刻復(fù)制品。



    2. 亚洲欧洲精品无码AV| 国产成人毛片亚洲精品|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蜜桃|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人人网站|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精品亚洲成在人线AV无码| 亚洲人成综合在线播放|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中文app|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大全| 亚洲人成在线电影| 亚洲国产精华液网站w| 亚洲αv在线精品糸列| 亚洲av日韩av无码| 亚洲va在线va天堂va888www|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亚洲AV动态图| 久久精品亚洲中文字幕无码网站| 图图资源网亚洲综合网站| 亚洲伊人久久大香线蕉苏妲己|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导航 | 亚洲精品一品区二品区三品区| 亚洲日韩激情无码一区| 亚洲午夜未满十八勿入网站2| 国产精品亚洲αv天堂无码| 国产亚洲精品国看不卡| 亚洲香蕉网久久综合影视|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AAA片|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婷婷软件|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婷婷软件| 亚洲视频一区在线| 亚洲一本之道高清乱码| 亚洲色偷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欧美中文日韩视频| 日韩亚洲人成在线综合| 亚洲五月午夜免费在线视频| 亚洲色精品aⅴ一区区三区| 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无码| 亚洲综合一区二区国产精品| 亚洲国产人成在线观看| 亚洲色大成WWW亚洲女子| 国产成人亚洲毛片| 亚洲熟妇无码另类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