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堡
詞語解釋
土木堡
地名。在今河北懷來縣東。本名統(tǒng)漠鎮(zhèn),唐初高開道所置,后沿誤為“土木”。明永樂初置堡。正統(tǒng)十四年(公元1449年)英宗率軍與瓦剌作戰(zhàn),被俘于此,堡毀。后嘉靖、隆慶間又曾重修。參見“土木之變”。
引證解釋
地名。在今 河北 懷來縣 東。本名 統(tǒng)漠鎮(zhèn),唐?初 高開道 所置,后沿誤為“土木”。 明?永樂 初置堡。 正統(tǒng) 十四年(公元1449年) 英宗 率軍與 瓦剌 作戰(zhàn),被俘于此,堡毀。后 嘉靖、隆慶 間又曾重修。參見“土木之變”。
國語辭典
土木堡
地名。位于今察哈爾省懷來縣附近,明英宗曾于此兵敗,被也先俘虜。
網絡解釋
土木堡
土木堡是位于中國河北省張家口市懷來縣境內的一個城堡。土木堡坐落于居庸關至大同長城一線的內側,是長城防御系統(tǒng)中的一個組成部分。
土木堡位于懷來縣城的東10公里,為一船形城堡,堡城南北長約五百米,東西長有1000米左右,城墻高6、7米左右。堡墻現(xiàn)存的只有南墻和西墻。原為土筑磚包,現(xiàn)只剩土墻。
在明代,榆林堡、土木堡和雞鳴堡是京北三大堡。1449年,明英宗親征蒙古瓦剌部,不料被瓦剌軍隊圍困于土木堡,明軍大敗,史稱土木堡之變。1457年英宗奪門之變復辟以后,在堡內修建了顯忠祠,以祭祀、褒揚土木堡之變中犧牲的二、三十員明朝將領。
分字解釋
※ "土木堡"的意思解釋、土木堡是什么意思由CNDU漢語詞典查詞提供。
土木堡造句
1.明正統(tǒng)十四年,蒙古瓦剌部入侵,英宗親征,致使數(shù)十萬大軍覆沒,英宗被俘,史稱“土木堡之變”。
2.這顯忠祠是大明朝廷為土木堡之戰(zhàn)罹難將士祭祀亡靈所建,一座牌坊,連著破敗的三重大殿。
3.當權力毒藥引發(fā)兄弟鬩墻后宮爭斗時又會有怎樣的殘酷?明朝與韃靼“土木堡”。
4.《萍蹤俠影錄》以明朝土木堡之變?yōu)闀r代背景,寫忠臣于謙孤軍抵抗蒙古的悲劇;并穿插張士誠后裔張丹楓與宦門俠女云蕾之間的愛恨沖突。
5.解鈴還需系鈴人,既然土木堡之變是王振一手搞出來,那讓他再改變一下又有何難。
相關詞語
- yǔ mù bīng雨木冰
- huā mù花木
- sān mù三木
- huī tǔ灰土
- nián tǔ粘土
- cí tǔ瓷土
- xīng xīng mù猩猩木
- tǔ g?i土改
- tàng tǔ niú趟土牛
- tǔ qì土氣
- mù liào木料
- pò tǔ破土
- sōng mù b?n松木板
- c?o mù草木
- shí tǔ食土
- mù shuān木栓
- mù mù rán木木然
- zuò tǔ胙土
- mù shān木柵
- tǔ yǔ土語
- yǐ c?o fù mù倚草附木
- shā tǔ沙土
- zhēn tǔ甄土
- tǔ pào土炮
- mù jī木屐
- mù zhuāng木樁
- yún tǔ云土
- dú mù chuán獨木船
- mù wū木屋
- lǐng tǔ領土
- dōng tǔ東土
- zhí tǔ植土
- mù huà shí木化石
- dú mù zhōu獨木舟
- huì tǔ穢土
- zhēn mù貞木
- kā tǔ mù喀土穆
- guā tǔ ér刮土兒
- huáng tǔ dì黃土地
- wū mù烏木
- zhú tǔ竺土
- tǔ fēng土封
- fán mù màn凡木蔓
- tǔ háo土豪
- tǔ lǐ tǔ qì土里土氣
- chì tǔ guó赤土國
- tǔ dòu土豆
- kū mù táng枯木堂
- cùn tǔ寸土
- wò tǔ沃土
- hóng mù紅木
- tǔ céng土層
- sōng tǔ松土
- c?o tǔ chén草土臣
- xuàn mù què旋木雀
- wú tǔ zāi péi無土栽培
- tǔ yí土宜
- gù tǔ故土
- mù shǔ木薯
- tǔ shān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