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zhǎng lì
注音ㄓㄤˇ ㄌ一ˋ
繁體長吏
1.六月乙未,禁諸州長吏親隨人掌廂鎮局務。
2.親故多勸余為長吏,脫然有懷,求之靡途。
3.獻帝建安三年(198年),獻帝征鄭玄為大司農,這是位列九卿的高官,給安車一乘,所過郡縣長吏送迎。
4.當時,州郡長吏多借色目人的銀子以應付汗廷征稅,這種借貸息累數倍,民間稱為羊羔兒利,其利滾利,乃至后來許多人賣妻鬻子都不足以償還。
5.等到子布到了驛館,長吏用綢布裹著桔子獻上.
6.國有十余縣,長吏多阿附貴戚,贓污狼藉,于是奏免其八,禁斷淫祀,奸宄逃竄,郡界肅然。
7.后來,長吏認為這樣做顯得不夠敬重,就改用布包柑,過后,又常常擔心細布是否會磨損壞柑子。
8.長吏政俗、閭閻疾病、水旱災傷,并一一條錄奏聞。
9.時諸州長吏多武夫,專以軍旅為務,不恤民事;知誥在升州,獨選用廉吏,修明政教,招延四方士大夫,傾家貲無所愛。
10.至元三十一年(1294)四月,欽奉詔條內一款,五岳四瀆,遣使詣祠致祭;其名山大川、圣帝明王、烈士載在祀典者,所在長吏,除常祀外,擇日致祭,廟宇損壞,官為修理。
11.朕無益百姓,皆如孝文皇帝制度,務從約省。刺史、二千石長吏皆無離城郭,無遣吏及因郵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