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年
詞語解釋
紀年
記年代的方法,如用干支紀年,用皇帝年號紀年或用公元紀年等。
英a way of numbering the years;
按照年月先后排列史實的一種史書體裁。
例《竹書紀年》
英chronological record of events;
翻譯
- 英語 to number the years, calendar era, annals, chronicle
- 德語 gedenken (an Jahrestag etc.)? (V)?, zelebrieren (V)?, (English: Calendar era)?
- 法語 annales
引證解釋
記年歲。
引《左傳·襄公三十年》:“臣小人也,不知紀年。臣生之歲,正月甲子朔,四百有四十五甲子矣,其季於今三之一也。”
記年代。我國過去用干支紀年,從 漢武帝 到 清?末又兼用皇帝的年號紀年;公歷紀年則用假定的 耶穌 生年為第一年。
引唐?韓愈 《河南府同官記》:“建中 初,天子始紀年更元。”
清?姚衡 《寒秀草堂筆記·賓退雜識》:“日本 紀年,有謂專以 寬永 為號,故錢文如此。”
郭沫若 《中國史稿》第二編第三章第四節:“共和 元年(公元前841年)是我國歷史上有確切紀年的開始。”我國史書體裁之一。以年月為序排列史實。如《竹書紀年》。
國語辭典
紀年
記載年代。
例如:「我國在過去是以干支紀年的。」
依年代先后為記載綱領的編史方法。
例如:「竹書紀年」。
近編年
網絡解釋
紀年 (年代起名的方法)
紀年是人們給年代起名的方法。主要的紀年有帝王紀年、公元紀年、歲星紀年和干支紀年等。在中國,早在公元前2000多年就有了自己的歷法。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內,中國使用的是“干支紀元法”,即把十天干和十二地支分別組合起來,每60年為一個周期。注:2014年為第79個甲子的第31年,自黃帝來算起,2014年是4711農歷年.。
分字解釋
※ "紀年"的意思解釋、紀年是什么意思由CNDU漢語詞典查詞提供。
紀年造句
1.回顧地球紀年史讓我們再次抵達了滇池西岸的梅樹村,回到了那地層的神秘史記,當我們攤開那片片軟足螺、單眼板、腹足類等化石時,內心激蕩不已。
2.彭光涵為了解各國國旗、國徽圖樣和各國紀年,貪早摸黑,一頭扎進當時北平各圖書館和大學,查索有關資料。
3.《小腆紀年附考》有一處提到,“四鎮之兵不下數十萬人”。
4.此處部分出土文物帶有明顯遼金時期的皇家特征,并有紀年文字可以明確判定這個建筑始建年代為遼道宗耶律洪基統治時期。
5.《竹書紀年》:(帝舜)有虞氏四十二年,玄都氏來朝,貢寶玉。
6.這一文化遺存的時間,據測定,約在公元前1900年左右,屬于夏代紀年范圍內。
7.《竹書紀年》上記載周孝王時,長江的支流漢水,分別在公元前903年和897年有兩次結冰,結冰之后,緊接著就是大旱。
8.浦江哥期末考試里有兩樣必考內容,繁體字和干支紀年法,于是中文系的小朋友們每天對著繁簡對照表抄來抄去,或者對著一個甲子表數來數去。
9.坐在彭道友對面的張如青,趁一張清代《小腆紀年》書頁晾干的間隙,對著一本《晉唐小楷五種》,臨摹起王羲之的《樂毅論》。
10.根據《史記》和《竹書紀年》的記載,越王不壽確有其人,而根據《越絕書》和《吳越春秋》記載的越王世系,并無不壽的名字。
11.此外,部分出土文物還有“大安八年”、“大安九年”等紀年文字,可明確判定該建筑始建年代為遼道宗耶律洪基統治時期。
12.遺址南墓群出土魏、晉畫像磚、木尺、猴形木印、漢、晉紀年簡牘、彩繪木車馬等珍貴文物,部分已被國家文物局專家組鑒定為國家一級文物。
13.由于這一時期社會動蕩,人口銳減,加上各王朝國祚時間短,倘若沒有明確紀年,很難與漢魏時期的墓葬區分。
14.此外,部分出土文物還有“大安八年”、“大安九年”等紀年文字,可判定該建筑始建于遼道宗耶律洪基統治時期。
15.大同沙嶺北魏壁畫墓于2005年發現,是大同市北魏墓群中唯一保存紀年漆皮文字和繪畫以及墓室壁畫的磚室墓。
16.這一年也就成為按競技會計算的全希臘紀元的開端,公元前4世紀時人們開始把奧林匹克競技會的序次作為紀年的序次。
17.在盛行以干支紀年的當時,公私書牘,詩文寫作,凡要落款的,除年號外,就用干支,干支觀念,比今人強得多,是錯不了的。
18.喜歡了解奇怪知識并且博而不精的夏承淵,在第四太陽紀年末日里從掙扎求生到引領人類反抗命運。
19.從已知的格里歷年份計算干支紀年:年份數減4,除以10的余數是天干,除以12的余數是地支。
20.《小腆紀年》卷1第4頁:“崇禎二年己巳月,征兵勤王。
相關詞語
- nián dài年代
- shào nián gōng少年宮
- zhōu nián周年
- nián huà年畫
- nián zh?ng年長
- yuán nián元年
- shēn nián身年
- měi nián每年
- nián wěi年尾
- guò nián過年
- dà nián大年
- qù nián去年
- duō nián多年
- xi?ng nián享年
- shào nián zǐ少年子
- fēng nián豐年
- xi?o nián yè小年夜
- liú nián流年
- mò nián末年
- zhī mìng zhī nián知命之年
- biān nián shǐ編年史
- nián jià年假
- l?o nián老年
- nián yòu年幼
- nián nián年年
- kuà nián dù跨年度
- qīng nián jié青年節
- lì nián歷年
- wàn nián lì萬年歷
- nián jiān年間
- sòng nián pán送年盤
- nián hào年號
- sān nián bì三年碧
- zhōng nián rén中年人
- nián pǔ年譜
- nián yǒu年友
- nián mài年邁的意思
- nián mài年邁
- nián yì年誼
- nián shù年數
- quán nián全年
- nián lì年歷
- qīng nián tuán青年團
- běn nián dù本年度
- chéng nián成年
- shào nián fàn少年犯
- hè nián piàn賀年片
- yī nián shēng一年生
- yíng nián pèi迎年佩
- nián lì年例
- tiān nián天年
- z?o nián早年
- shào nián xíng少年行
- nián k?o年考
- nián suì年歲
- nián cài年菜
- suí nián zhàng隨年杖
- dà nián rì大年日
- yǒu nián有年
- yǒu nián jì有年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