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
詞語解釋
范仲淹
(989—1052) 北宋政治家、將領、文學家。字希文,祖籍邠州(今屬陜西),移居吳縣(今江蘇蘇州市)。少孤貧,學習刻苦,真宗大中祥符八年(公元1015年)進士,仁宗康定元年(公元1040年)以龍圖閣直學士與韓琦并任陜西經略安撫使,守衛邊塞多年。慶歷三年(公元1043)任參知政事,力主革新政治,因受呂夷簡為首的保守派反對,未被采納。后出任陜西四路宣撫使,于赴穎州途中病卒。贈兵部尚書,楚國公,謚文正,后世稱范文正公。著有《范文正公集》二十九卷。范仲淹一生致力于政治改革,同時主張詩文革新,是北宋詩文革新運動的先行者之一。散文以抒發個人政治懷抱的《岳陽樓記》為代表作。
英Fan Zhongyan;
翻譯
- 英語 Fan Zhongyan (989-1052)?, minister of Northern Song, led failed reform of 1043, also writer and author of On Yueyang Tower 岳陽樓記|岳陽樓記
- 德語 Fan Zhongyan (Eig, Pers, 989 - 1052)?
- 法語 Fan Zhongyan
國語辭典
范仲淹
人名。(西元 989~1052)?字希文。宋名臣,吳縣人,為秀才時即以天下為己任,仁宗時官至參知政事,元昊反,以龍圖閣直學士與夏竦經略陜西,號令嚴明,夏人不敢犯,羌人稱為「龍圖老子」,夏人稱為「小范老子」。喜好彈琴,然平日只彈履霜一曲,故時人稱之為「范履霜」。卒謚文正。
網絡解釋
范仲淹 (北宋名臣)
范仲淹(989年8月29日-1052年5月20日),字希文,漢族。蘇州吳縣人。北宋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
范仲淹幼年喪父,母親改嫁長山朱氏,遂更名朱說。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范仲淹苦讀及第,授廣德軍司理參軍,迎母歸養,改回本名。后歷任興化縣令、秘閣校理、陳州通判、蘇州知州等職,因秉公直言而屢遭貶斥。康定元年(1040年),與韓琦共任陜西經略安撫招討副使,采取“屯田久守”方針,鞏固西北邊防。慶歷三年(1043年),出任參知政事,發起“慶歷新政”。不久后,新政受挫,范仲淹被貶出京,歷知邠州、鄧州、杭州、青州。皇祐四年(1052年),改知潁州,范仲淹扶疾上任,于途中逝世,年六十四。追贈兵部尚書、楚國公,謚號“文正”,世稱范文正公。
范仲淹政績卓著,文學成就突出。他倡導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思想和仁人志士節操,對后世影響深遠。有《范文正公文集》傳世。
(概述圖范仲淹像來源:清殿藏本)
分字解釋
※ "范仲淹"的意思解釋、范仲淹是什么意思由CNDU漢語詞典查詞提供。
范仲淹造句
1.愁腸已斷無由醉,酒未到,先成淚。范仲淹?
2.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范仲淹?
3.愛青陽、九華山山水秀美,戀契友范仲淹情深,曾有言“愛彼九華書契”。
4.教易為善,善而人正,國之所以治。范仲淹?
5.再如北宋時的范仲淹,身為宰相,卻兩袖清風,其二子只有一件長褂,誰出門誰穿。
6.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范仲淹?
7.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范仲淹?
8.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發征夫淚。范仲淹?
9.人不寐,將軍白發征夫淚。范仲淹?
10.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發征夫淚。范仲淹?
11.碧云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范仲淹?
12.碧云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范仲淹?
13.銜遠山,吞長江,浩浩蕩蕩橫無際涯;朝暉夕陽,氣象萬千。范仲淹?
14.紛紛墜葉飄香砌,夜寂靜,寒聲碎。真珠簾卷玉樓空,天淡銀河垂地。年年今夜,月華如練,長是人千里。愁腸已斷無由醉,酒未到,先成淚。殘燈明滅枕頭攲,諳盡孤眠滋味。都來此事,眉間心上,無計相回避。范仲淹?
15.都來此事,眉間心上,無計相回避。范仲淹?
16.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范仲淹?
17.碧云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黯鄉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夢留人睡。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范仲淹?
18.范仲淹在應天為母守喪期間,雖然離開了政界,但并沒有忘卻對社會問題的關注。
19.宋代一改婚姻重門第舊風,名相王旦、富弼、呂蒙正,范仲淹、韓琦與王安石,女婿門第多無足稱道。
20.范瑤為宋代名臣范仲淹的后裔,世居蘇州,曾任大同知府,正是他組織畫士將乾隆南巡蘇州的場面描繪出來的。
相關詞語
- fáng fàn防范
- fàn wéi范圍
- shèng dé yí fàn盛德遺范
- guī fàn規范
- fàn zhěn范縝
- zhòng lù nuò仲路諾
- yān yu?n淹遠
- fàn wén lán范文瀾
- yān jì淹寂
- yān dì淹睇
- zhòng jiā仲家
- wáng fàn王范
- wéi fàn圍范
- shì fàn世范
- zhòng yù仲豫
- zhū zhòng朱仲
- zhòng róng仲容
- zhòng xuān仲宣
- zhòng shāng仲商
- yān yùn淹藴
- jiǔ yān久淹
- yān cáng淹藏
- nǐ fàn擬范
- yān xiáng淹詳
- yān gāi淹該
- zhòng chūn仲春
- yí fàn遺范
- zhòng míng仲明
- yān jiǎn淹蹇
- fàn chóu范疇
- zuò fàn作范
- yān dǔ淹篤
- fàn běn范本
- fàn chéng dà范成大
- zhù fàn鑄范
- shī fàn失范
- tōng fàn通范
- jù yān遽淹
- zhòng yóu仲由
- zhòng zǐ仲子
- zhòng sūn仲孫
- yān báo淹薄
- yān yān chán chán淹淹纏纏
- yān xiáng淹翔
- tǐ fàn體范
- zhòng fù仲父
- yí fàn儀范
- zhòng jǐng仲景
- yān guǐ淹晷
- yān wǎn淹晩
- zhòng dì仲弟
- zhòng gōng仲弓
- zhēn fàn貞范
- zhòng dá仲達
- wǔ fàn五范
- yān cǎi淹采
- yán fàn顏范
- yān tì淹替
- sì zhòng四仲
- yān bó淹泊